為什麼有些高三學生容易出現精神和心理問題?

一點燭光照亮前方


看了這麼多的回答,我來說點實際的吧。表面上可以看的很清楚,學生的抗壓能力差。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壓力都是誰給的?學生自己給的!這只是其中一,我來談談其他的。

一、家長。有一些家長希望孩子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也就是那種望子成龍的家長。也有一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同事朋友的孩子考上了好的大學,一種強烈的攀比的心在作祟。另外一種就是書香門第的家庭, 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上好的大學。就是這些家長天天在你的耳邊,說來說去,要你你不煩嗎?沒有壓力嗎?

二、老師。很多學校都有這個待遇,主要針對高三的班主任,如果你的班級由幾個學生考上好的大學,你就會有相應的獎勵。這裡的獎勵我就不說些什麼了,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所以有部分老師在教學方法上和對孩子的態度上包括在開家長會時對家長的態度都比較激進。他們考慮的只有成績。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你說這種壓力大不大?

三、學校。一箇中學能不能成為重點中學?看什麼?成績成績。朋友的孩子自上了高一以後,天天晚睡早起,這都不是事兒。尤其是每個月都有月考。你考就考吧,還排大榜。排第一,第二還好說,他們的壓力只是在於下次考試的時候名次會靠前還是靠後?你再看看排到後面的學生,這種壓力可想而知。結果只有兩個。要麼努力發憤圖強好好學習。要麼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從而產生各種問題。

這就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想跟我討論的可以留言。

最後說一下,有的朋友跟我說。要是把東北所有的大學都變成北大的分校就好了。把華北所有的大學變成清華的分校就好了。把華中所有的學校都變成南開大學的分校就好了。你們說呢?






個個很可愛


筆者作為一個曾經做過多年高三班主任工作的一線老教師,對於為什麼有些高三學生容易出現精神和心理問題,有三個方面的經驗教訓總結如下:

第一、學習疲勞綜合症。高三學習以知識模塊複習為主,許多學生由於高一高二學習基礎不夠紮實,因而在跟上老師的複習計劃和進度中感覺特別吃力;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以時間換空間”,多看多練,打“題海戰”,拼時間與精力的消耗;長此以往,體力透支,精疲力竭,很容易患上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疾病,我們姑且稱之為學習疲勞綜合性,這是誘發有些高三學生精神和心理問題的最普遍的原因。

第二、家庭問題綜合性。引發有些高三學生精神和心理方面問題的另一個主要誘因來自於家庭問題。家庭問題複雜多樣,家庭不和諧,尤其是高啟的離婚率造成的單親家庭是問題的根源,讓心志不堅的孩子處於高度自尊而又極度自卑的思想複雜矛盾狀態,十七八歲的高三孩子敏感而又脆弱,稍有風吹草動,孩子的那根飽受煎熬的脆弱神經便會崩潰,從而引發精神和心理上的問題,讓孩子成績一落千丈,甚至會喪失人生理想追求,而渾渾噩噩、隨波逐流。

第三、高考焦慮綜合性。由於高考緊張、焦慮而引發的高三學生精神和心理問題,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形成也是多方面複雜因素構成的,有來自家庭的過高期望壓力,有社會輿論壓力,也有學校老師的施壓,或同學間的競爭壓力,我們把這個問題稱之為高考焦慮綜合症。適當的壓力,稍微的焦慮,對高三學生來說是能轉化為進取的動力;壓力過大,焦慮過甚,就會引發精神和心理疾病,演化為高考焦慮綜合症。

解決有些高三學生容易出現精神和心理問題的有力措施,就是尋根朔源、對症下藥。

學習方法方面的問題,要堅定學生自信心,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地去穩健解決,而不是搞“疲勞戰”。

家庭矛盾方面的問題,要勇敢面對現實,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改變思想認識著手。

高考焦慮方面的問題,要注重平時有意識的訓練和積累經驗,同時堅定自信,卸下不必要的思想包袱,輕裝上陣!


自在人生wub


一般人只知道高考壓力大,卻不知道高考壓力大的深層次原因。

1.高考“體累”,高考複習有四輪。

一輪二輪三輪加衝刺,這些極其耗費人的精力,耐力,學生一直處於高度緊張,高度訓練,持久疲勞狀態,這極其考驗人的體力和耐力。

2.高考很“腦累”,巨量的重複性學習。

由於追求高正確率,很多題目需要學生在不斷重複練習解題,且體量巨大。這極其耗費學生的耐心。

3.高考很“心累”,月月考週週測,日日練。

由於,成績公佈排名,所以時刻處在競技狀態。大家都在你爭我奪,所以一旦名次落後,那麼帶來的將是巨大的失落和恐懼,自我懷疑否定責備,心理有多大的渴望就有多大的痛苦。心理脆弱的容易陷入失望痛苦境地

4.高考很“挑動人心”

高考前夕,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在塑造,“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功利色彩。似乎考的好,就可以一步登天,坐擁天下名利。考不好,則一事無成,一文不名。這叫人,如何不拼了命去你爭我趕。

體累,腦累,心累,再加上巨大名利的誘惑怎麼不叫學生出現心理精神上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適當的心理開導和壓力釋放,適當的降低目標,等都是必要的降壓手段。

最後祝高考成功,碼字不容易,求贊。



夜下望星辰


我就不知道他們是怎樣,我的高三聽課的只是少數女的聽,男的全都是在玩手機或者睡覺,成績好的依然不掉,而我呢,高一,二時上課都聽,做筆記,可每次考試都是全班倒數第10左右徘徊,上不去下不來,到高三因個人問題,開始墮落,因為之前認真聽課也是這成績不聽也是,高三我乾脆把桌子拉到最後面,開始上課玩手機,發呆,但每次考試成績卻提起來了,班排十幾名穩在,高三後就沒考過倒數,有幾次單課第一或前三,後來想了想,每次考試抱著必考好的心態去考卻是最差的,不在乎卻考好了,

後來我終於弄懂我的原因,是因為高一,二時聽課只會死記硬背,卻弄不懂,所以所付出的努力是沒用的,高三時偶爾聽下課卻可以理解,因為坐在最後,安靜不受左鄰右桌影響,每次聽都以理解為主才獲得收穫。

高考前幾天,我也挺認真看書的,雖然也看不進但也一點點理解,最終,功夫不付有心人,高考文綜獲得以往的最高,語文也獲得較理想成績,唯有數學英語拖了後腿,因為之前數英都沒看過學過,數學5分英語8分,這讓我知道靠運氣是不行的,不過還好也上了大專線,不算遺憾了,因為真的考到水平了,就數英運氣不好,後因交不起學費也不讀了,工作了一年,現在沒工作了,在家躺屍,真的後悔了。

這些真的是我的經歷,沒有吹大。

努力吧!



熬得瀟灑


你好,我是一個心理疾病康復者!

我也就是在高考前後得上了心理疾病!那為什麼這麼多孩子在這個時候得上心理疾病呢?

我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說一下,可能會更加明白清楚!我那時候是家裡面把高考看得太重要,所以我自己也把高考看得太重要,本來家裡面就窮的很,覺得如果考不上大學會很丟人,對不起父母,覺得自己的一生就徹底完了。這是一個方面!

還有就是我那時候,因為從小家裡面就逼我學習,讓我覺得我的人生離開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感覺人生就沒有意義,所以瘋狂的學習,最後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麼,有一天腦海裡出現一個想法:學習是為了什麼……最終陷入到強迫症中,後來又出現焦慮抑鬱各種心理疾病!這是另一個方面!

直到上大學,覺得就會改變,反而更加絕望,帶著面具生活,真累!

也是後來,覺得自己應該放棄了,不活了。這個時候,想起我的父母,我覺得我應該對他們負責,我不能去死,這一個善念救了我,再到後來遇見一個從心理疾病中走出來的老師,然後天賜良機,抓住救命的稻草,最終爬了上來!原來人生如此美好,曾經怎麼沒有發現呢?

現在好起來的有100多人,看著他們重獲喜悅,內心真為他們感到開心自豪與驕傲和激動!



用戶66787152562


本人認為高中生出現心理障礙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1,高中階段學習強度比較大,競爭愈來愈激烈,在這種情形下,弦太繃緊了,必然有繃斷的時候。2,高中生這個年齡是心智、生理趨於成熟的階段,他們一方面尋求獨立,另一方面又掙脫不了家長、老師的襁褓,因此就表現為既反叛又無助。由於他們缺乏成年人所具有的生活常識和社會常識,所以不能正確處理面臨的各種問題,如男女關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一旦負面情緒累積太多而得不到釋放,心理問題就出現了。3,家長、老師大多隻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他們的精神需求。在他們遭遇挫折,面臨困難,對一些問題產生困惑的時候,他們得不到安慰、鼓勵和誘導,長而久之,精神上的壓抑就會轉化成精神障礙。4,一般高中都配有心理輔導老師,但老師職數有限,對學生的心理疏導也是杯水車薪。即使有人數較多的掛職老師,也不專業。因此,學校裡的心理輔導只是一種擺式。5,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中長大的,他們抗挫,抗壓能力特別差,一旦遇到挫折、失敗就會潰不成軍。6,現代社會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孩子如果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他們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孤獨,困惑,憤怒等等。這往往會成為壓垮他們心理的最後一根稻草。心理疾病的成因很多,但只要家庭,老師傾心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可控可防。


王朝322


針對這個問題,作為今年高考學生的家長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是壓力大。因為高考是一個學生一輩孑的大事,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孩子的一生,高三是學生最關鍵的階段。

這種壓力來自學校,要求升學率;來自家長望孑成龍、望女成鳳心態嚴重;來自學生自身,對自身期望值過高,目標院校超過自身實際能力。

其次青春期孤獨感。一般性格內向、不善交往的孩子內心孤獨,情緒得不到很好宣洩,父母不在身邊或溝通有障礙、不得及時與孩子溝通的情況容易出現問題。

第三 在學習考試的過程中出現倒退的情況下,又因為某些方面原因無力扭轉的。一般出現問題的都是從小到大成績相當優異,最起碼學習方面沒有受挫過的學生,在此方面心態不好、承受力差。

第四 身體素質差、平常不愛體育鍛煉的學生也容易出現問題。一方面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高三是強腦力強體力的階段,沒有好的體質是撐不起夢想的;另一方面鍛鍊、身體直接或間接的碰撞都能使情緒得以宣洩,而不致使不良情緒鬱積導致心理問題出現。

第五 興趣愛好面太窄的學生也易出現問題。越是緊張的學習越是要勞逸結合,張馳有度。如果一味學習、調節不當也會出現問題。

第六 就是在家庭關係不和諧,不幸福的家庭環境下長 大的孩子本來就易出現心理問題,在高三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所有問題就暴露無疑。

如果有高三的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多傾聽孩孑心聲,多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與學校老師保持勤聯繫,自己首先要把心態放好,靜待花開。

高考其實不只是學生的事,在某種程度是家長或整個家庭的事。

學校方面也應將心理課程,心理診療室落到實處,重視心理健康。


用戶751532262339夢荷


高三學生年齡一般都在17、18歲。屬青少年時期。容易出現精神和心理問題,也是正常的。

他們首當其衝是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

他們擔心能不能考上大學。大學畢竟不是嘴巴上說說而已就能考上的。考不上如何面對現實,面對父老鄉親。憂鬱,壓抑導致心神不寧。如此考大學能考上嗎?

解鈴還須繫鈴人。首先思想上要放鬆。不要老想著失敗的事。其次要多與人交流。

人生道路漫長。年輕人無須氣餒。許多人成功人士也是經過一番挫折後才成大器的。世上無難事,只有肯登攀!


用戶9454609884794


在如今競爭這麼激烈的年代,想要輕鬆的生活、學習、工作已經很難做到了。掐指一算,好象真的找不到沒有競爭的行業了。高考是每年上演的最大的競爭之一,每個孩子牽動著父母,親人的心。剛恢復高考制度時,考生遠沒有現在那麼多,只要能考上中專,大專,大學的孩子,都會讓無數家庭開心。因為考上後,畢業出來,國家統招統分,都有一份工作,一個崗位。

但時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鉅變,隨著高考的改革,畢業生不再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特別是每年高考人數不斷擴大,工作崗位競爭越來越大,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幾乎一直繃緊著神經,為的是進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雙一流大學,為以後謀一份工作增加籌碼。

特別是進入高中衝刺階段,無論是孩子的體力,還是心理壓力及精神上,其緊張狀態一直持續壓在每個孩子身上。超負荷的學生,幾乎沒有時間在調整,緊張的程度也不敢鬆懈,久而久之,少數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況差的孩子適應不了高強度及負荷的學習,生病已不可避免。另外,很大程度上還有外在環境,社會壓力,各種各樣的壓力揉合在一塊,形成了負面的東西,讓孩子們無所適從,不出現異常情況很難啦。


彭斯斯


大多數神經症或精神病都是在這一時期發生的,而且會伴隨一生。30歲以後患此病就減少了,即使患病也是輕度的,或一過性的。這種病因是非常複雜的,除了遺傳基因,幼兒園、小學的環境也非常重要,聰明的家長,要重視性格以及情商的培養與成長,甚至要放在學習成績前面。抑鬱焦慮,是走上社會的障礙,更是幹事業的大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