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硬拉200kg+,這個狠人的完整經驗分享

本文適合初級以上健身愛好者

原著:Paul Carter

編譯:陸肆壹

在我早年的競技力量舉生涯中,硬拉是我的難題。我討厭它,主要是因為我不擅長它。我個人肢體的槓桿結構導致我不知道怎麼去適應這個動作。

但是當我最終將硬拉做得不錯的時候,我學到了許多關於“什麼方法有用,什麼方法是浪費時間”的知識。

如果你對你的硬拉感到沮喪,請注意,這篇文章介紹的東西幫助我突破了600磅和700磅硬拉,它們也會幫到你。

別痴迷架上硬拉

帶你硬拉200kg+,這個狠人的完整經驗分享

我喜歡用架上硬拉來訓練上背部,但並不會用它來輔助提高傳統硬拉。人們常說架上硬拉可以“強化鎖定階段”、避開鎖定粘滯點,但這種效果存疑。

如果架上硬拉真的有幫助,那麼可能的解釋是你的上背部太弱,限制了你穩定後側鏈的能力。而通過架上硬拉強化了上背部後,你的傳統硬拉在短期內得到了強化。

絕大多數人在做架上硬拉或箱上硬拉時,身體所處的位置與他們傳統硬拉(從地面啟動)時所處的位置是完全不同的。

架上硬拉相比傳統硬拉,可以使用高出10%以上的做組重量,但這通常並不能帶來直接的轉移效果幫助傳統硬拉進步,舉個例子:

某個訓練者傳統硬拉的極限是500磅。

於是他決定做架上硬拉,最終它可以用架上硬拉600磅做組。

他並沒有意識到架上硬拉和傳統硬拉的不同身體位置,會造成什麼影響。

當他重新回到傳統硬拉時,發現能力並沒有提高。

他感到煩躁又傷心。

那麼,既然架上硬拉的目的是為了強化一個癥結(比如上背部太弱),為什麼它就不管用呢?——因為傳統硬拉並不侷限於這一個癥結點。而且,其它癥結點造成的影響可能更大得多,比如硬拉的啟動階段就很可能是更強大的癥結點(具體解決方案見下一條)。

別做額外的下背部訓練

帶你硬拉200kg+,這個狠人的完整經驗分享

豎脊肌的恢復時間是所有肌肉群中最長的。硬拉和深蹲都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下背部的負擔。再加上如果你同時也做了前蹲,直腿硬拉,或者農夫行走……你懂的。沒有任何理由再加入山羊挺身之類的額外下背部訓練。

事實上,加入這種額外訓練可能正是你瓶頸期的原因所在。這也是為什麼我強烈建議將深蹲和硬拉放在同一天訓練的原因,因為這樣可以在一週中給下背部足夠的恢復時間。

這麼做——強化你的上背部,背闊肌,膕繩肌

如果你讓我給你介紹一個硬拉力量強大的傢伙,我就會給你介紹那些引體和划船能力也很強大的傢伙。

當然,也會有一些非常胖的運動員,他們可以硬拉很大重量,但不能做引體向上。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如果想要硬拉大重量,就需要強化中背部和上背部的力量。

你的中背部和上背部應該用什麼動作?選擇那些讓你能夠漸進負荷的動作(通常也是你真正喜歡做的動作)這些都取決於你的經驗。

對於膕繩肌,我會選擇超程直腿硬拉和早安式體前屈。

超程直腿硬拉


帶你硬拉200kg+,這個狠人的完整經驗分享


使用輕重量做腳墊高的直腿硬拉,延長運動幅度。注意作者的傳統硬拉極限是700磅以上,視頻中200磅直腿硬拉只是30%的極限負重——你可能不能像他一樣用200磅來訓練。

沒有哪個動作能像超程直腿硬拉這樣強化我的後側鏈,從上背部一直到膕繩肌,我的600磅傳統硬拉就是靠超程直腿硬拉來突破的。這個動作很好地強化了我在上文提到的“啟動癥結點”。

早安式體前屈


帶你硬拉200kg+,這個狠人的完整經驗分享


至於早安式體前屈,我將負重控制在184磅-225磅,主要關注動作中肌肉的充分拉伸。即使我的傳統硬拉後來超過700磅,體前屈也沒有加到太重。

別做高容量或高次數組

硬拉是一種“索取多於給與”的動作,它很容易造成恢復問題,比其它任何複合動作都更顯著。

為什麼?許多教練說這是因為手臂直接承載大重量、以及脊椎和自主神經系統承受了強烈的衝擊。他們還認為,這會對交感神經系統造成高度的刺激,抑制副交感神經系統,導致系統的大規模恢復需求。

所有這些都是理論都是真實的。尤其是在經歷了艱苦的大重量硬拉訓練日後。

就算我們撇開這些理論不談,科學也明確指出訓練量與極限力量增長沒有直接關係。提升力量的主要驅動力在於:神經系統對更快、更大地移動負重的適應。

沒有任何理由去做大容量(高組數)的硬拉,也沒有理由去做高次數硬拉(高於12次)。這兩種方法都是引發恢復問題的罪魁禍首。

這麼做——2組5次

如果你想在硬拉中建立最大的力量,那麼2組x5次應該是你的主要方案。這很普通,沒什麼特別的,但最有效。

帶你硬拉200kg+,這個狠人的完整經驗分享

別總是用大重量訓練

你不應該總是在日常訓練中進行大重量硬拉,下面是一個常見的場景:

某個訓練者看見自己的硬拉數據每週都在增長。

他持續添加重量,因為每週都做大重量硬拉讓他感到男子氣概和野性。

他發現自己的硬拉力量開始停滯和倒退。

他很生氣悲傷,不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

他放棄了硬拉一段時間,重新訓練時卻發現硬拉力量又增長了,但他沒有思考這裡面的邏輯,依然像以前那些每週大重量硬拉,最後再次發生了停滯和倒退。

這個故事我已經聽過無數次了。硬拉具備這種力量快速上升的潛力,由於下背部的緩慢恢復,訓練者沒有考慮到隨著強度的增加,也需要更多的恢復(尤其是豎脊肌)疲勞會直接造成力量表現下降。

這麼做——使用超程傳統硬拉


帶你硬拉200kg+,這個狠人的完整經驗分享


和上面的超程直腿硬拉一樣,超程傳統硬拉也是我多年來在硬拉訓練中所做的最有成效改變。

有些人認為使用非常大的超程(比如將腳墊高10釐米)能夠更好地提高硬拉啟動力量。但事實上並不能,這裡的原因和我上面描述的架上硬拉一樣,過於超程的硬拉也會讓你的啟動形式與傳統硬拉形成顯著區別,無法帶來很好的轉移效果。

所以我建議使用較小的超程,站在一個標準的45磅槓鈴片上,這個位置與傳統硬拉很相似,但卻可以稍微地增加啟動難度。

小結:

●讓啟動的過程稍微困難一些

●保持動作形式基本相似

●獲得較強的傳統硬拉力量轉移

不久前,硬拉怪物Chris Duffin向我講述了同樣的原理。幾個月來,他一直站在墊子上做硬拉。大概是半英寸的超程。

接著有一週他站在平地上硬拉,很好奇為什麼感覺重量明顯變輕了。然後他意識到之前站在墊子上(哪怕是半英寸)也給他的平地硬拉帶來了極強的轉移效果。

一旦我明白了這一點,我在日常訓練中就再也沒有做過平地啟動的硬拉,我總是故意製造一點小小的超程。

我唯一執行平地硬拉的那天就是比賽日。

帶你硬拉200kg+,這個狠人的完整經驗分享

別模仿那些身體結構是為了硬拉而生的人

這是那些硬拉困難人群所犯的常見錯誤,他們模仿那些先天肢體優勢的人,造搬他們的硬拉形式。

如果你長得像霸王龍,而且你試圖模仿一個長得像黑猩猩的人的訓練方式,那麼你最終會成為一個非常蹩腳的運動員。

人們不明白僅僅1-2英寸運動範圍差距就能帶來顯著影響——

---一個完成硬拉鎖定時,槓鈴置於膝蓋上方的訓練者,相比那些在大腿中部鎖定的人具備更明顯的優勢。

---而在大腿中部鎖定的訓練者,相比那些拉到骨盆附近才能鎖定的訓練者,也具備更明顯的優勢。

根據不同人的手長和腿長,在硬拉中需要克服的總行程也不同,所以對於每個人的最佳硬拉做法也是不同的。

這麼做——用爆發力來訓練硬拉

這是我做的另一個改變,它最終讓我的硬拉超過了700磅。因為我的硬拉先天結構很爛,所以我不再試圖模仿那些先天優勢者的訓練方式。我的槓桿特點決定了我需要以一種更符合個人的方式來訓練硬拉。

這意味著大多數時候要以爆發力的方式來訓練硬拉,用次極限重量,偶爾才觸及極限重量範圍。換句話說,放下我的自負,只做最實際的事情來逐漸提高硬拉力量,而不是每週都在想著如何拉大重量放到社交媒體上炫耀。

在2組5次的練習中,我的大部分做組重量都介於70-80%範圍之間,正式組從來不超過2組。我的訓練週期目的在於最終達到90%的極限重量,並以三倍的爆發力快速完成它。

毫無疑問,如果我能以一個三倍的快速來拉起90%極限重量,我就能在比賽中使用常規速度拉起更顯著得多的負重。

計劃舉例:

第一週:65% x 2組x5次

第二週:70% x 2組x5次

第三週:73% x 2組x3次

第四周:75% x 2組x3次

第五週:80% x 2組x3次

第六週:83% x 2組x3次

第七週:85% x 2組x2次

第八週:90% x 1組x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