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養蘭好不好?在陽臺如何養蘭?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質生活豐富的情況下, 人們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陶冶情操,修身養性,

鍛練身體,結交朋友,而養蘭花可以全面達到這些要求。人們在城市裡生活,大多居住在樓上,所以養蘭一般就在陽臺上,把陽臺建成空中小花園,綠油油的陽臺花開時的紛芳和喜悅,令人愜意。

陽臺養蘭好不好?在陽臺如何養蘭?

陽臺養蘭好不好?在陽臺如何養蘭?

陽臺養蘭好不好?在陽臺如何養蘭?

養蘭既傳統,又時尚。陽臺養蘭既能陶冶性情、修身養性、迴歸自然,又能美化環境,更能充分利用較小的空間,收穫較大的經濟效益。何樂而不為?

陽臺養蘭,隨著地理位置的改變,與前輩所述的養蘭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初學養蘭,往往照本宣科,翻來覆去,一頭霧水。在這裡,將我數年陽臺養蘭的一點淺薄經驗與大家交流,供初學者參考。當然,這也僅僅是陽臺養蘭的一種方法而已.

一、陽臺改造。蘭蕙原本生長在雲霧繚繞、清新寧靜的高山大川之中,要想在喧鬧的市中、高高的陽臺上養好蘭蕙,必須對陽臺實施一定的改造,使之完全封閉,創造一個適合蘭蕙生長的小環境。

普通住宅樓大多有南北兩個陽臺,而朝南的陽臺較適易養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做以下改造:

1、先將陽臺外沿的下部圍牆改為可透光的加厚玻璃固定隔柵,以增強光照。

2、陽臺外沿中部大多使用塑鋼推拉窗,而上部30釐米大多封死。可將陽臺的上部改造為塑鋼推拉窗,以便夏天通風、排出悶熱空氣。

3、一般南陽臺3—4平方米左右,大多貼近客廳、書房或起居室。如建築條件允許,可以打通該隔牆向內延伸1—2米,再築玻璃隔柵,使陽臺與內室分隔。這樣雖然縮小了室內的具體使用面積,但延伸了視覺,加大了採光,而且滿目新綠,會時時給你帶來貼近自然的快樂。

4、陽臺內可因地設置不鏽鋼或塑鋼架2—3層,每層間隔1米以上。避免蘭盆直接放置在陽臺的地面上,不然既容易損壞地面,不美觀,又不透氣,無利蘭草的生長。

必需注意的是:陽臺改造時,地面須做防水處理。

二、盆具及植料。陽臺養蘭可用各種各樣的盆具,主要力求統一、美觀。但為了植蘭更多、養蘭更壯、管理方便,可採用60×45×30CM左右的塑料網籃,每籃植蘭百苗也不覺太擠,蘭根可在籃內自由伸展生長。網籃四周及底部可用棕櫚皮、編織袋、遮蔭網、塑料窗紗等遮擋,以籃內植料不外流而又通氣、瀝水為準。

筆者初用植料“仙土”,發苗率高,但易分層,往往上幹下溼,一旦過幹則難澆透。經數年試驗,覺得可用煤渣[當然,有植金石更好]50%(體積比),拌入50%落葉(杉樹及其它闊葉落葉,草碳土也可)。煤碴用前,須水淋後備置數天。該質料透氣性強,易澆水,微酸性,發苗壯且重量輕。

三、栽培。蘭苗、網籃、植料等準備齊全即可植蘭。蘭苗植前可全株浸入滅菌液浸泡半小時,再

涼幹。網籃底部有孔,非常透氣,不必如盆栽般墊底留空以瀝水。可將配置好的植料涼幹微潤,拌入少量腐熟餅肥、脫脂骨粉使用。

首先,將植料填入籃底約10CM,以便以後蘭根的延伸生長,再將蘭株放入籃內,使之假鱗莖的上部約2cm處和網籃上沿平面對齊,填入植料,搖動網籃,直至填實填平。再用大水衝擊植料,使之更加充實而無間隙。植料可填至假鱗莖的下部。因陽臺內溼度極大,植料保持潮溼狀態.切不可讓植料埋沒蘭苗的葉鞘,否則極易腐根爛心。切記!

希望加強生長的可“老、中、青”三苗一組,希望來年見花的可多株連體栽培。瀝水後,可用滅菌劑直接灌盆滅菌。

栽好後,應編置號碼或品名,掛牌以便識別。先用風扇吹乾蘭心之水,便可置入陽臺正常養護。二週內應注意遮蔭。

四、光照。陽臺內光線強而日照長,採光一般比較方便。但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和庭院養蘭光照強弱的時段有所不同:一般庭院,光照最強的莫過於6、7月份,而陽臺如有防雨蓬,在6、7月陽光直射的時候,太陽是不能直接照入陽臺內部的。而5月下旬和8至9月上旬則光線極強,此時應注意防止陽光直射,加設遮蔭網。因蕙花較喜陽而春蘭較喜陰,可以在擺放時,將蕙蘭放置在較易接受陽光的位置。

五、溫度和溼度。一般封閉式陽臺,冬天控制溫度,使用家用加溼器,防止因空氣溼度過低而出現焦尖影響生長等,比較簡單易行。但是在春末、秋初以及盛夏時期,控制溫度和溼度則極難:打開窗戶則溫度較低而溼度太小,關閉窗戶則溼度可通過加溼器控制,而溫度太高,通常最高能達到攝氏40度以上,蘭草很難正常生長。陽臺改造後,只在陰雨天打開窗戶通氣透風。當陽臺內部溫度過高時,可打開上面的推拉窗,熱空氣較輕,會通過上面的窗戶外流。同時,通過加溼度加溼的霧狀水氣較沉,既可保持陽臺內高溼,也可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在高溼的情況下,即使室內溫度在攝氏35度左右,蘭蕙也可正常生長.

六、澆水及施肥。“養蘭澆水學三年”,可見澆水的重要性。其實,蘭蕙對水分的需求並不苛刻。就水質而言,一般人類可飲用的水即可澆蘭;就水溫而言,和氣溫相差無幾的水溫即可。筆者初期養蘭,總將水置放數天再用,隨著蘭花數量的增加,地方日小,需水日多,置水也就日趨困難,便直接用自來水澆灌,未見對蘭花造成傷害。

陽臺封閉,再用加溼器加溼,陽臺內溼度平均達80%—90%,土壤水分蒸發極少。筆者冬、春季月餘澆水一次,夏、秋時節,半月澆水一次。澆水時機因環境不同而不同,可視土壤幹、溼確定,不可形而上學、機械進行。

所用植料中枯枝幹葉未經充分腐熟,隨著時間日長,會慢慢消解,同時會造成盆內植料間距過大,產生植料的空隙,影響蘭草的正常生長。所以每次澆水不但應澆透,還應加大水的衝擊力,對蘭下植料衝淋一段時間。衝淋既可補給盆內清新的空氣,也可整固植料。

澆水次數少,給盆內施肥帶來了困難。上述植料,可滿足盆內蘭1—2年的生長需求,補充肥料可追施葉面肥:將無機肥、生物菌肥放入加溼器內使用。筆者在蘭花生長期每週使用磷酸二氫鉀一次,每月使用植全一次,效果很好。

澆水及盆內施肥數的減少,有效地控制了爛心,肥害的產生.

七、透氣與通風。塑籃四周都是大孔,即使用編織袋、遮蔭網圍住,透氣性也很好,加之配置的植料也極透氣,所以盆內的透氣度不用擔心。

地處城市,汙染較重,遠離地面,燥風極強,和清新的山野相差甚遠。一般情況下,封閉陽臺,杜絕汙染,保證溼度;而在下雨及雨後初晴時可開窗透氣,以風乾蘭葉間的水份。

八、病蟲害的防治。以防為主是原則。蘭株一旦生病,重則不治,輕則即使治癒,葉面斑斑點點再也不可去除,葉尖的焦枯再也不能復綠。對每株蘭苗而言,一旦生病,每斑點都將伴其一生。切不可因蘭草一時的茁壯而忘卻防病。

陽臺養蘭,基本封閉,加之栽培初期經過全面滅菌,所以病源較少,其一利。而高溫高溼,加之免去了冬天的嚴寒、夏天的酷熱等大自然去病滅菌法則,易於生長甲殼蟲及黑斑病,其一弊。可用滅蟲劑每月噴施一次,間隔用滅菌劑每月噴施一次。防範於未然.綠黴素眼藥水不易用與藝草,特別是高藝,筆者曾試過,結果斑是沒了,皆因草先去也.

九、品種選擇。每一種、每一株蘭草都是大自然靈秀的結晶。我們都當珍惜它,愛護它。但陽臺地域畢竟有限,可謂寸土寸金,在這較小的地方要想收穫較大的經濟回報,必須選擇名貴的品種養植。當地的下山新品則可謂是最佳選擇:一方面,由於地理位置變化不大,蒔養起來比較方便;另一方面下山名品較傳統名蘭更有增值潛力;並且既能保護下山原生蘭種,又能為國蘭品種發展添磚加瓦。

筆者故鄉地處皖南山區,既是山青水秀,更有蘭草翩翩。每當開花時節,幽香陣陣,沁人心脾。在那裡耕耘數畝蘭園,卻難以時時顧眷,不得已,只得將心儀之草帶在身邊,種於三尺陽臺,“不亦樂乎”。

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為”,又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假如在你的陽臺內有一株震古爍今之珍蘭,也足以讓人驚羨了。

藝蘭與京劇、書法、國畫等一樣,應視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愛蘭、植蘭、學蘭、知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