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寶寶差點失去“生育能力”,只因媽媽太多疑,無知真的太可怕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有點頭疼腦熱家長就會帶孩子去醫院,可是現代社會醫患矛盾卻越來越多,很多人寧可信網上說的,也不一定聽醫生的建議,而網上有很多過來人的經驗,寶媽們看到了這些“經驗”後,就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也一樣,畢竟打針吃藥手術都有副作用,但是卻忽略了倖存者偏差,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那麼幸運。

三歲寶寶差點失去“生育能力”,只因媽媽太多疑,無知真的太可怕

寶媽太多疑,差點導致孩子失去生育能力

幾天和一個醫生朋友聊天,朋友表示幾天前有個生病的寶寶讓她非常的難過,雖然最後孩子沒什麼事兒,但是因為媽媽的無知遭了本不該遭的罪。

這個寶寶是個男孩,三歲 ,寶媽來了之後說孩子肚子疼,一直哭鬧,朋友一檢查發現孩子是疝氣,這是小孩子比較常見的病,朋友告訴這位媽媽需要進行手術,這位媽媽覺得手術這麼大的事情需要和家人商量一下,於是就帶著孩子回家了。

過了幾天一個媽媽急匆匆的又來到了醫院,還點名讓我朋友給治療,朋友一看疝氣已經壓迫睪丸,再晚兩天,孩子很有可能睪丸壞死了,當時這個寶媽就嚇得腿一下子就軟了,孩子做手術的時候,朋友表示據說孩子做手術的時候,這位寶媽一直是跪在手術室外面的。

三歲寶寶差點失去“生育能力”,只因媽媽太多疑,無知真的太可怕

後來瞭解到,這位寶媽回家之後根本就沒有和家人商量給孩子手術的事兒,因為在這位寶媽的印象中有一個朋友的孩子也得過疝氣,並沒有聽說人家孩子做手術了,於是這位寶媽就問了自己的朋友,這位寶媽的朋友說自己的孩子的確沒做手術,擦了點藥就好了。

於是寶媽就真的照做了,結果差點害得自己家的娃沒有了生育能力。

三歲寶寶差點失去“生育能力”,只因媽媽太多疑,無知真的太可怕

什麼是小兒疝氣,真這麼可怕嗎?得了必須手術嗎?

小兒疝氣是一個很常見的小兒疾病,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溝疝和臍疝兩種,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都是可以治療的,有的時候小兒疝氣平常可能沒有病症,但腹部用力時,就能看出來,尤其是男孩子會更明顯一些。

針對小兒疝氣目前有兩種治療方式,一種是保守治療,也就是不需要手術,讓寶寶自愈,另一種就是通過手術的方式。

1. 保守治療:發生的年齡比較小,一般在一歲以內,但如果孩子哭鬧不止,而疝塊不能回縮,這種時候就要趕快帶孩子去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了。

2. 手術治療:很多一歲以上的寶寶,如果無法治癒,醫生會建議手術,並不是只要過了一歲的孩子就都能進行手術,也並不是不到一歲完全不能手術,醫生會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作出判斷。

疝氣手術是一個比較小的手術,家長不要聽見手術兩個字就覺得對孩子不好,在孩子生病這件事情上還是要聽醫生的話,所謂過來人的經驗並不能代表所有人。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