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在《凡爾賽條約》的束縛下仍然具有發動戰爭的實力?

軍武小咖


先說觀點:實際上,在德國發動二戰之前,早就已經擺脫了《凡爾賽》條約的束縛,不然德國根本不具備發動戰爭的實力。我們看看《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束縛,你就能理解我的觀點。



一戰以後,作為戰敗國,德國被迫和英法美等戰勝國簽署了屈辱的《凡爾賽》條約。根據條約規定:

領土和人口上: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軍事上:陸軍被限制在100,000員以下,並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海軍只能擁有6艘10160噸,裝備280毫米主炮的非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艇。不得製造及擁有潛艇。 不能擁有空軍。 廢除義務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

經濟上: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1921年賠償金額確定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

這個條約是可以說剝奪了德國作為一個正常國家的權力。要是按照這種情況,德國是不可能發動戰爭的。

德國的轉機來自於1929年國際金融危機,這次危機不僅重創了英法等國,還使得德國失業率暴漲,民眾對於政府的不滿增加,給了納粹政黨機會。1933年,希特勒上臺。

對內,希特勒著力解決就業問題,大力發展經濟。到1938年,德國失業率僅1.3%,而同時期英國為8.9%。從1932年到1937年,國民生產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這些增加了德國民眾對於納粹政黨的信心。

對外,希特勒開始利用外交和軍事,一步步突破《凡爾賽》條約的束縛。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普遍徵兵制,並正式成立空軍。大造軍艦和潛艇。以英法為首的國際聯盟對德國破壞凡爾賽和約的行為採取了綏靖政策,只是口頭上抗議,還寄希望於希特勒能夠抗擊蘇聯。1936年,希特勒派兵佔領了“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的“非軍事地帶”萊茵蘭。1938年3月,德國佔領奧地利。同年,英法德意四國領導人簽訂《慕尼黑條約》,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將蘇臺德割讓給德國。至此,《凡爾賽》條約名存實亡,英法德綏靖政策助長了希特勒的野心,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二戰爆發。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指正。


執著不屈


一戰後不久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金融危機,原本一戰時期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陷入了嚴重的危機當中,當然協約國施加給德國的剝削是嚴重的,恰逢經濟危機,法西斯勢力抬頭,並實施了一系列有利於德國經濟發展的措施,大幅減少了失業率。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並以此發展起來,相反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措施不及德國有效,整體上為戰爭的準備不足。

其實在當時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出現了類似德國納粹主義的勢力,意大利法西斯最先掌握了意大利國家政權,日本法西斯勢力也成功掌握了國家政權。雖然英國、法國、美國等成功遏制了本國法西斯勢力的成長,但是為了在經濟危機破壞沒有消除之前,都沒有進行戰爭的準備。或是準備不足。

對納粹主義狂熱的德國民眾


德意日三國雖屬於法西斯獨裁性質的政權,但是德國的發展最為突出,集中了當時全球頂尖的技術。這是與他在一戰後作為戰敗國同日本,意大利的主要區別。德國的發展有破釜沉舟的意思,在德國納粹黨上臺之前,即便沒有經濟大危機德國人已經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高額的賠款,和在軍事上的限制同時也限制了德國各項工業的發展,由此除了購買力不足整個國家都被高失業率籠罩。“魯爾危機”就是德國消極對待戰勝國壓榨的結果。

集成了高科技的梅塞施密特戰鬥機


《凡爾賽和約》在經濟危機以後就失去了他的作用,德國雖然對外表示他的各項科技是民用的,但是這顯然是在擴軍備戰。英法雖看在眼裡,但是加上國內內的危機,因此不足以要以軍事幹涉的方式阻止德國的發展,這也是當時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厭戰的表現,同時這助長了德國納粹積極備戰,最終導致了英法更加無法阻止後面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並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到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

超前的概念武器V-2導彈


可以這麼說,凡爾賽和約壓制德國的一些列規定,加速了德國進取的決心,刺激了民族仇恨,助長了法西斯主義在德國的發展並最終推翻了民主政權。同時這也打了資本主義制度一個耳光,獨裁在那個時候比其他國家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