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新聞2018.10.23星期二

大盤指數

理財小新聞2018.10.23星期二

【373.2萬張!50ETF期權成交創新高】隨著A股市場連續大漲,50ETF認購期權也迎來飆升。連續兩個交易日,50ETF期權成交量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從10月19日的ETF期權日成交量332.6萬張,攀升到10月22日的373.2萬張。其中,認購期權從10月19日的194萬張,飆升到10月22日的238.2萬張。這也是50ETF認購期權成交量首次突破200萬張規模。

【鐵路建設再掛加速擋 9月份投資額超千億元】補短板穩投資的系列政策正在“發酵”,9月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超千億元。22日,前9個月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已完成5722.89億元,項目加速開工之勢明顯。有專家分析認為,鐵路基建工程項目是基建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成年初制定的7320億元既定計劃應是板上釘釘。如果考慮到穩投資的整體目標,今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有可能再次接近8000億元。(上海證券報)

理財小新聞2018.10.23星期二

宏觀經濟

【億萬富翁李澤楷收購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印尼子公司控制權】據外媒報道,億萬富翁李澤楷麾下的富衛集團(FWD Group)以4.26億澳元(3.02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聯邦銀行的印尼壽險部門控制權。這筆於週二宣佈的交易將提振李澤楷在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保險市場之一的存在。對於澳大利亞聯邦銀行來說,出售其所持80%的股份是退出非核心業務並專注於其核心國內業務的更廣泛的重整努力之一。

【 資本熱市場冷 智能快遞櫃遭遇尷尬 】 政策上持續加碼,資本也在加快湧入,智能快遞櫃正由一二線城市加速向三四線城市佈局。然而,與資本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智能快遞櫃市場遭遇的用戶不理解不買賬、運營方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問題仍未解決。總體而言,智能快遞櫃還是入不敷出,處於嚴重虧損狀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已走入十字路口。(經濟參考報)

理財小新聞2018.10.23星期二

頭條新聞

個稅扣除細則20問:租房扣除為何高於房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相關文件,請教權威人士,整理出了20大焦點問題,在此為大家一一作答。

1問◎專項附加扣除何時可以真正實施?

根據安排,15天的徵求意見期過後,經過修改完善並提交國務院討論,專項附加扣除辦法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

2問◎收入沒達到5000元起徵點的可以抵扣嗎?

目前,扣除“三險一金”等項目後,個人收入沒有達到5000元起徵點的人群還不需要繳納個稅,暫時就不會涉及到扣除問題。

3問◎專項附加扣除需要納稅人自行申報嗎?

根據規定,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可以提供信息由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時辦理。簡單地說,納稅人可以提供相關信息,由單位代扣代繳。同時,由於部分信息涉及到個人隱私,納稅人也可以選擇向稅務機關自行申報。

4問◎為了實現扣除,老百姓會不會因為發票或證明跑斷腿?

專家指出,總體看,此次公佈的辦法較好地兼顧了公平和效率,減負力度超出預期,稅收徵管也力求簡便易行,儘量避免讓納稅人提供各種證明。舉例來說,納稅人在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方面的支出發票等都是不需要提供和進行額外說明的。同時,鑑於該政策涉及面廣、實施情況複雜,國家正在加快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防範虛假騙稅逃稅行為,確保徵管風險可控。

5問◎二孩子女教育支出可以抵扣嗎?

可以抵扣,徵求意見稿顯示,按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這也契合國家目前放開二孩的大政方針,可以有力減輕二孩家庭的支出負擔。

6問◎三歲以下的嬰兒,花銷也很大,為什麼不能抵扣?

一位業內資深專家向記者表示,子女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三歲以下屬於撫育階段,不屬於教育階段,暫時還未納入抵扣範圍。

7問◎租金扣除需要什麼證明?

根據徵求意見稿,納稅人應當留存住房租賃合同。

關於房租扣除,有兩點需要解釋。其一,房租採取定額扣除而不是按租金髮票限額據實扣除,是考慮了目前租房市場的實際情況,即大部分租賃行為並沒有開具發票。其二,如果把發票作為前置條件,可能會增加納稅人負擔,還會推高租金價格。

8問◎租金扣除為什麼分地區?

目前確實分為三類扣除標準,承租的住房位於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年1.44萬元(每月1200元);除上述城市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年1.2萬元(每月10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小於100萬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孫鋼表示,扣除標準較大程度覆蓋了全國平均租金支出水平,同時兼顧了各地租金水平的差異性。

9問◎租房抵扣標準為什麼比房貸高?

孫鋼表示,住房租金扣除標準總體上略高於房貸利息扣除標準,體現了對租房群體的照顧。當前導向是大力發展租賃市場,租金抵扣額的安排也和租賃市場的鼓勵政策吻合。

10問◎繪畫、藝術、體育運動等個人興趣愛好培訓能否抵扣?

根據徵求意見稿,繼續教育包括學歷繼續教育、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

一些未納入職業目錄的個人興趣愛好培訓,與職業技能關聯度不高,暫不納入此次扣除範圍。請注意,這裡的關鍵點在於職業技能關聯度。

11問◎學歷教育每年有學費可以按年扣除,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一位業內專家向記者舉例,並非只要參加培訓就能扣除,而是在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額扣除。

12問◎納稅人是否需要證明自己的首套房貸?

據記者向銀行系統人士諮詢,首套房貸認定信息較為健全,不需要納稅人自己提供太多額外證明。

13問◎贍養老人包括哪些老人?

按照徵求意見稿,贍養老人包括60歲(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贍養人;而其他法定贍養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去世,實際承擔對祖父母、外祖父母贍養義務的孫子女、外孫子女。

權威專家向記者表示,贍養岳父母目前不在扣除範圍之列,但如果夫妻雙方各自都有父母需要贍養,是各自申報專項附加扣除。舉例來說,兩個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夫妻贍養四位老人,夫妻兩人可以分別按照每月2000元申報扣除。

14問◎被贍養老人是指無經濟來源的還是離退休人員都算?

按照徵求意見稿,被贍養老人只需要兩個條件,首先老人已滿60歲,其次是納稅人的父母或其他法定被贍養人,與老人的經濟狀況無關,沒有經濟來源的、離退休人員都包含在內。

15問◎非獨生子女家庭的贍養老人支出如何扣除?

根據徵求意見稿,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可以與兄弟姐妹分攤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如平均分攤、約定分攤等情況。但是,每一納稅人分攤的扣除額最高不得超過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16問◎哪一類人群可能受益最大?

專家向記者分析,通常情況下,生活支出負擔較重,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貸的中年人獲利最大。在同等扣除額的情況下,收入較低的人群減稅比例更大,比如月收入7000元(扣除“三險一金”後)的人,滿足2000元的扣除項目,就無需繳納個稅啦,減稅比例達到100%。

17問◎兩個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間需要有一個書面分攤協議嗎?

根據徵求意見稿,被贍養人指定分攤或者贍養人約定分攤的,需要簽訂書面分攤協議。

18問◎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

記者瞭解到,政策制定部門廣泛徵求包括企業、個人、社會團體以及各省市人大代表等在內的各方意見,並在先期採取無方案徵求意見方式,廣泛吸納民意,此外還參考了國際上的經驗。

以首套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為例,目前商業銀行貸款月均利息約1025元到1189元,徵求意見稿規定每月1000元的扣除標準,與此較為接近。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分析,從國際上看,韓國、墨西哥、意大利等國房貸利息扣除限額占人均月工資約10%到15%,上述扣除標準約佔我國人均月工資15%,處於較高水平。

19問◎為什麼不直接在5000元基礎上提升起徵點?

權威專家向記者解釋,綜合所得稅制比較科學,簡單地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沒有考慮納稅人生活負擔的差異化,這並不公平。專項附加扣除的最終效果,是讓部分納稅人個稅感到負擔減輕,其長遠意義在於推進國家綜合治理,深化個稅綜合與分類改革,體現稅收公平。

20問◎個稅改革如何促進消費?

專家向記者表示,此次個稅的改革關鍵點在於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稅收負擔,中等收入群體迎來大利好,可以增加相應人群的稅後收入,拉動消費。

理財小新聞2018.10.23星期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