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新聞2018.10.30星期二

大盤指數

理財小新聞2018.10.30星期二

【境外投資者9月增持境內債券僅57億 環比銳減93%】進入9月份,境外機構的增持力度忽然大打折扣,僅錄得約57億元,環比8月份的716億元增持規模,減少了約93%;較今年前8個月月均671億元的增持規模大幅縮水。境外投資者增持境內債券速度大幅減緩,這將給境內利率債收益率走勢造成影響。據瞭解,境外機構投資行為的回縮,主要由於中美利差的縮窄疊加人民幣6月份以來的貶值導致。由於外資機構投資力度的走弱,市場亦擔憂中國國債收益率下行失去一大助力。(21)

【MSCI:A股公司ESG評級偏低正常,不影響擴大A股納入因子】MSCI應用股權研究團隊執董、ESG評級負責人吉斯(Guido Giese)稱,MSCI已完成對“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中423家公司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評測,86%的公司低於BBB級(即低於中位數),不過,ESG評級偏低不會影響未來擴大A股納入因子的決策。該決策與A股的可交易性更為相關,包括停牌現象、流動性、風險對沖工具等。目前MSCI已經開始進行投資者諮詢,並計劃在2019年2月28日或之前公佈此項諮詢結果(擴大納入因子至20%)。(一財)

理財小新聞2018.10.30星期二

宏觀經濟

【小米、蘇寧易購、二三四五等互聯網公司被財政部點名】財政部日前發佈的《2018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顯示,在2017年度會計執法檢查中發現,互聯網行業呈現輕資產運營、股權與債權投資相互交織、管理架構與法人實體分離、業務運營無疆域限制等突出特點。部分企業跨境轉移利潤、逃避繳納稅收等問題比較突出。被點名的互聯網企業中,包括了小米、蘇寧易購、二三四五、樂視網、三七互娛等上市公司。(上證報)

【9月份貨幣基金規模縮水7000億 創單月之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貨幣基金規模縮水超過7000億元,刷新了單月紀錄。業內人士認為,貨幣基金規模大幅萎縮,既有收益率下降、季度末資金面緊張等原因,也受短債基金“替代效應”的影響,而貨幣基金三季度大量限購,也對壓制規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當前貨幣基金8萬億總規模的大體量下,單月規模變化數千億量級也將成為新常態。(證券時報)

理財小新聞2018.10.30星期二

熱點新聞

【跟高盛唱反調 摩根士丹利表示週期性熊市即將來臨】一天前,高盛重申了對股市前景的樂觀態度,高盛表示,交易員對經濟以及企業營收增長出現的放緩現象反應過度了。儘管高盛也提到風險下行增大,但摩根士丹利股票分析師Mike Wilson的觀點要悲觀得多。Wilson今日在最新公佈的報告中對華爾街同行謹慎樂觀的觀點潑冷水,他表示,“在流動性狀況改善、估值進一步壓縮或2019年收益預期降低之前,應該拋售股票。”Wilson認為“滾動熊市”在持續擴大,並直接瞄準標普500指數,他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長期牛市的背景下,標普500指數正在演變成一個適當的週期性熊市;不難分析股市正逐漸接近熊市:儘管標普500指數僅從高位下跌了10%,但40%的美國股票和幾乎所有行業都從52周高點下跌了20%。因此,Wilson認為,市場在傳達很清晰的信號——明年盈利增長的普遍前景過於樂觀。

理財小新聞2018.10.30星期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