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不會升為直轄市?

閣中論史


武漢基本上是不大可能升為直轄市的

到目前為止,中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裡面,直轄市只有4個。

其中前三個都是地位非常特殊的大城市:北京是全國首都,天津是北京門戶,數百年的北方第一大港,上海是中國最繁華的都市。這三個大城市,從規模來看,遠遠超過所在省份的省會城市,如果轄於省下會顯得強枝弱幹。同時,它們本身也承載了行政管轄之外的重要經濟職能。如果將天津改成河北省省會,或將上海改成江蘇省省會,它們的位置顯得較偏,同時也不便於全面發揮經濟、文化職能。

相對來說,重慶這個直轄市的設置其實有點特殊。重慶直轄的原因是四川面積人口都較多,而成都偏向西北,同時重慶在經濟體量上又和成都不相上下,有點“一山難容二虎”的味道,所以將四川東南劃分一塊出來,加上湖北西部少許地區,組成一個新的省(三峽省),重慶是三峽省的省會。只是後來考慮到新建省的複雜性和擬定劃出的幾塊土地特殊性(地級單位少),才改成直轄市。但實際上,大重慶這個直轄市,下屬了原先重慶、萬縣(萬州)、涪陵、黔江四個地級單位,好幾十個縣級單位,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省的規格了。重慶直轄市其實就是一個川東省,只不過頂著直轄市的名頭而已。

那麼再看看武漢的情況。武漢是湖北目前最強大的地市,在湖北少有匹敵,領導湖北整體發展。同時湖北本身無論從面積還是人口都不算很大,沒有拆分的必要。如果把武漢給單列出來,不管是如天津上海這樣的小直轄市,還是如重慶這樣帶同附近的幾個市(如黃岡、黃石、鄂州)形成一個實質上的小省,都會造成剩下的湖北部分缺少一個有效的經濟核心,發展進一步停滯。國家完全沒有必要進行這種積木遊戲。


巴山夜雨涮鍋


武漢能不能升級為直轄市?其實這就是一個偽命題。在現有的行政區別來看武漢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一個直轄市,因為他沒有成為直轄市的一個先決條件。武漢市作為湖北省省會城市,是湖北省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擁有先天獨厚的交通位置,素有九省通衡之稱。武漢的責任是帶領省內的兄弟共同發展。

如果武漢一旦成為直轄市,整個湖北省的經濟將慘不忍睹,而且也無法找出一個省會城市,其他省內的城市叫無法替代武漢的位置,因此有可能會導致湖北的經濟一蹶不振。湖北第二三大經濟體分別是襄陽和宜昌,襄陽偏向河南,而宜昌在偏向湖南,宜昌境內的葛洲唄還不屬於宜昌市管轄,而是國務院直接領導的。這兩城市都沒有先決的條件可以當作為湖北省會。

湖北的地界是東西狹長,偏中心的也只有荊門,荊門想成為省會城市綜合指標是完全達不到的。而其他城市卻有偏向於和臨近省交界,那是肯定帶不動湖北的經濟發展,而且還容易導致定位不清。南京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所以武漢不可能成為直轄市,因為也沒有必要成為直轄市。畢竟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如果一旦成為直轄市,行政的遷移也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從綜合因素上來看,武漢不可能成為直轄市,同時,國內的所有省會城市,都不可能成為直轄市。


十方印記




武漢能不能直轄,青島,大連,廣州,都有這樣的疑問,其實直轄時代已經過去。



直轄市,是建國以後尤其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直轄市是和省市自治區一樣的等級。甚至還要高半個格。



最早的的三大直轄市,就是北京,天津,上海,1997年加上了重慶。



但是新世紀以後尤其是近十年來,國家中心城市變成了新一輪城市競爭的熱點,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天津,成都,重慶,也是無可爭議的區域中心城市,2017年武漢,鄭州被國家列為國家中心城市。



西安,濟南,青島,瀋陽,杭州,長沙,誰會成為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濟南首先耐不住了,退出爭取力保青島一個。其餘的,西安非常有希望,瀋陽也有盼頭。


天地國學館


確定的說,武漢目前不會升為直轄市!

1.武漢會不升直轄市,並不是武漢不達標,而是武漢在湖北省的地位太重要了。

湖北省在17年的GDP總量是36500億元,武漢一城就達到了13400億元,佔全省的30%強,如果武漢被直轄,湖北省的經濟幾乎被腰斬。17年,湖北GDP全國排名第7位,但武漢直轄後,全國排名將跌至15名左右,而且預計至少在未來5年內,排名將會持續下跌!

2.如果武漢直轄,新的行政區劃後,湖北省將名存實亡。

武漢現有面積8400平方公里,直轄後,可能還會帶走鄂州、黃石、黃岡,孝感等廣大鄂東地區,直轄後面積將可能達到6萬平方公里,佔目前省面積的30%,如此,此湖北省已非彼湖北省了。

3.武漢直轄後,新省會如何選擇?

武漢直轄後,最有可能升級當上省會的無非是兩副(襄陽、宜昌),從兩副目前的情況來看,做省會顯然還是有些勉為其難。那麼新的湖北省會將會怎麼選呢?

如果排除襄陽、宜昌兩副做省會,選擇其他城市做省會,可能又會面臨著新的行政區劃的調整,勢必會帶會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而且還會浪費巨大的人力物力。

而且從湖北周邊城市來看,顯然也沒有適合當省會的城市人選,所以,從以上分析來看,現階段,武漢是不可能直轄的。


感悟社會人生


首先要明白啥是直轄市?

直轄市屬於省級行政單位,是直屬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級行政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特別行政區4種省級行政單位,其中,共有4個直轄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中國直轄市的中共市委書記一般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直轄市名稱主要被中國、朝鮮、韓國、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所採用。


成立直轄市主要要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條,明顯的區位優勢和經濟政治優勢,在國內主要城市中經濟體量靠前,直轄後能夠輻射,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的發展。

湖北省幾乎是聚全省財政之力支援武漢建設。尤其是近幾年,光谷商圈基本集中了湖北所有高新高科技創業企業。沌口開發區幾乎是把十堰二汽整個搬過來了。漢口就不必說了,整個湖北的金融系統的大腦都在。武昌,95所高校,集中了整個湖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這一條滿分。

第二條:人口不少於200萬人,且是所在區域最大的城市。

武漢流動人口加上常住人口超2000萬,有幾個省人口還不到2000萬。叫武漢省都不為過。

第三條:非省會城市優先考慮,且城市和人口規模經濟體量綜合實力等超越所在省省會城市,長期居省內第一位置。

非省會優先,不是說省會不可能。武漢城市和人口規模經濟體量綜合實力等超越所在省省會城市,長期居省內第一位置.武漢市2017年GDP為13410.34億元,省內一枝獨秀遠超於其他城市.

這GDP數據讓湖北其他地級市無言以對。能不能稍微平衡一點……

第四:省會直轄後本省它城有能力肩負省會職責。

這一條零分,湖北除了武漢沒有一個城市能替代武漢的地位。理由見上圖。

第五、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至少達到自足水平,便於往後政府調控。

這一條滿分,簡直是廢話。

第六、儘量不破壞所在省的行政版圖。

這一條零分。如下圖,怎麼摳都摳不出去。


陳歡喜說說


行政級別上,武漢是國家中心城市,同時也是中部六省市中唯一的副省級城市,距離直轄市僅僅一步之遙。行政級別上的優勢也反映了武漢受中央的重視程度,同時也意味著武漢在公共資源的配置上有著無比的優勢!具體可以反映在事項上就是高等院校和大型企業的擁有度。目前為止,武漢擁有高等院校82所,在全國範圍內排名第二,其中不乏像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這樣的985知名院校,武漢“科教重鎮”的榮譽稱號實在是實至名歸!如此強大的教育實力,讓武漢每年輸出的優秀人才也越來越多,武漢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高等人才上的優勢,加上當地開放寬鬆的投資環境,也讓武漢成為了眾多大型企業落戶的不二選擇。比如華為、騰訊等世界級的互聯網大企業也選擇在武漢建設基地。

國家戰略上,武漢作為中部六省市的執牛耳者,同時又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肩負著帶動整個中部崛起的重任。作為中四角的領頭羊,武漢將與長沙、南昌和合肥形成合力,一起將這片區域打造成區域經濟群之一乃至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隨著產業升級的逐步完成,武漢的經濟腹地也必將得到擴展,屆時武漢將成為真正的中部城市霸主。

地理交通上,根據2016年出臺的《中長期鐵路線規劃》,2020年中國將形成“八縱八橫”的鐵路網格局。武漢也將因為“米字形”的鐵路網成為中國的高鐵中心之一。到那時,武漢將打造“3小時都市圈”,與上海、北京和廣州等大都市的直線距離將縮短好幾倍!在新的交通網絡的佈局下,武漢的城市發展必將邁出新的一步。

最後是經濟總量上。去年武漢的GDP總值已經踏入“億萬城市GDP豪華俱樂部”了,名列全國前十。到2030年,武漢的GDP更將取得爆發式增長,直衝3萬億。政治、經濟和文化體量如此大的武漢,升級為直轄市,依貓哥來看,是指日可待了!


百曉生貓哥


武漢升為直轄市,是歷史的必然!

不要不服氣,在中國,確實沒有第二座城市能承擔起這個歷史重任!

為啥?

首先,武漢地理位置優越,正好處於中國最中心的位置,正好處於整個中國的人口經濟地理佈局的中心!正好處於中國整個水資源流域的中心!中華民族的龍脈長江和中國的脊樑京廣線在武漢交匯,所以,武漢比任何城市更有資格成為中國的中心!

其次,武漢實力強大,規模龐大,基礎良好。武漢不處於沿海,卻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甚至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心城市!工農業生產、交通物流、貿易流通、科技教育都處於中國數一數二的位置。京武滬本身就是中國三大核心一線城市的代表!

再次,武漢成為直轄市,甚至成為首都,是即使演進的必然。武漢一直引進著整個中國的發展,不管是產業技術,還是社會變革。洋務運動,在武漢產生了一大批現代的產業,辛亥革命,從武漢引領了整個亞洲的歷史變遷!——亞洲的共和之火從武漢開始!

武漢的優勢,相比北京,不缺水!相比上海,國防縱深無限!相比成都重慶,地勢平坦,可開發空間大!相比廣州深圳,輻射力強,位置好!沒有理由,武漢會落後於這些城市! 武漢的復興,是即使的必然,更是引領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

歷史上亞洲的第一個直轄市——武漢!必將重現!

總的來說,鑑於武漢的地位實力區位,還有歷史的作用。武漢成為直轄市,是時間問題!甚至成為中國首都,或者今後成立的亞洲同盟首都,也是歷史之必然!


武大東湖


看到這個問題,作為武漢人,我認為有必要談一談了。首先我們來看看目前國家對武漢的城市定位:

武漢,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中央軍委武漢聯勤保障基地駐所,規劃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


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武漢會不會升為直轄市:

一、首先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想讓武漢直轄,好,可以,但是在湖北省內有沒有這樣一座城市能夠取代武漢,來挑起省會的重擔,答案是肯定沒有的,因為除了武漢,省內找不出第二個能拿的出手的城市,說不舉全省之力發展武漢也好,說武漢吸了全省的血也罷,總之現在這個局面是一個客觀現實,湖北沒有了武漢,就是個經濟弱省,經濟進不了全國前十。即使有宜昌、襄陽兩座城市可以衝一衝,那也差的太遠,想成為湖北省省會GDP起碼也得八九千億吧,不能比鄭州跟長沙低太多吧?否則哪裡上的了檯面?而宜昌、襄陽加起來也沒有九千億,任重而道遠。所以國家短期內是不可能讓武漢分離出湖北省的。

二、武漢如果直轄,中部地區的版圖我想勢必會做出很大的調整。不僅僅是湖北,臨省與湖北相鄰的城市也會做出行政區劃調整。因為直轄武漢不是一件小事情,把武漢直轄了會不會再劃入幾個縣市給武漢,那湖北省的面積誰來填補,勢必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三、成立一個直轄市不是說一說那麼簡單的,把一個副省級城市劃歸到省一級的規模,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建設的,從重慶我們就可以看的出來,這個直轄是需要大量的政策➕金錢去扶持的。不是說一說擺個空殼在那裡就可以了。直轄之後能不能夠達到應該有的效果,還是說跟沒直轄影響力差不多,都是需要考量的,沒有任何意義的事國家怎麼會提上議程。

四、中國中部地區實在是太大了,即使武漢直轄,中部六省涵蓋的面積僅僅憑武漢的影響力根本無法完全輻射到。所以國家把本沒有什麼突出影響力的鄭州扶上臺面,很多同省友市的小夥伴有些不服氣,但是沒辦法啊,人家鄭州位置好啊,又是省會,處於中原中心的位置,交通便利,把鄭州發展好剛好可以輻射中原地區,所以國家才會選擇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去發展,就是基於這樣一個點去考量。

綜上所述,短期內國家不會考慮武漢直轄,如果有可能,我說如果的話起碼滿足兩點,首先湖北省內有一座城市如黑馬一般迅速崛起,經濟突飛猛進到省會的規模。其次,武漢自身經濟實力突飛猛進,猶如火箭一般往上衝,就像上海甩南京那樣,甩開鄭州長沙,我想到那個時候,國家肯定會考慮一下武漢直轄的問題。否則,免談。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答你的疑惑,一家之言,不喜勿噴。如果覺得我說的有幾分道理,那麼就互粉吧!


就事論事的怪咖


中國目前一共有四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其中重慶是最晚設立的直轄市,1997年成立,此後再未設立過新的直轄市,我們現在再談直轄市已經和20多年前大不一樣了,因為強市越來越多,反而讓一些城市莫名的有了成為直轄市的念想,大家都在爭取,其實很多城市都不適合,武漢,就是一個註定做不了直轄市的城市。



大家仔細的分析一下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四個直轄市的歷史,北京是首都,成為直轄市沒有異議,上海是中國經濟第一強市,從清朝晚期起上海的商業地位便無可替代,民國時期上海毫無爭議的成為中央直轄市,在當時已經是遠東地區第一大城市,天津為北京海上門戶,自清朝時天津便已經跟北京捆綁在一起,建國以後天津順利成章的就成了直轄市,而重慶,因為人口,面積都堪稱巨無霸,在當時四川已有成都這個強省會的情況下,重慶的位置顯得頗為尷尬,事實證明重慶直轄是對的,經濟總量在直轄後躍居西部第一,增速高居全國前列。



武漢之前也有過一段中央直轄的經歷,抗戰初期汪精衛在武漢另組國民政府,公然與南京方面分庭抗禮,當時武漢的身份就是中央直轄市,建國以後武漢是公認的全國十大城市之一,副省級城市,湖北省省會,中部地區第一大城市,武漢作為湖北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實際上其重要性比作為直轄市更大,武漢去年的GDP是1.34萬億,湖北省內外另外兩座經濟大市襄陽,宜昌的經濟總量相加都還不到武漢GDP的80%,一個武漢的GDP就佔了湖北省的三分之一強,很難想象武漢一旦直轄了湖北的整體實力會變的多弱。

再者,武漢是著名的強省會城市,經濟實力高居中部第一,武漢一旦直轄,湖北省內哪一座城市可以挑起成為省會的重擔?是襄陽還是宜昌,但這兩座城市經濟體量和經濟輻射力都很低,遠不能和武漢比,武漢聚合了湖北全省眾多的優勢資源,政治,經濟,文化,科教的重心統統都在武漢,作為一省之中心,還去談什麼直轄不直轄,這完全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大國布衣


不會。湖北太過於依賴武漢,如果把武漢切出去,湖北的整體實力就更為低下,再說,找不出區域內可以撐起局面的二哥。還記得我當年高考前就有吵吵說要直轄了,襄樊和宜昌在爭省會城市。不知道是不是謠傳啊,但對於考生來說這是個太好的消息,直轄意味著武漢可以享受和北上廣深一樣低到無窮低的分數線,同時重點大學的在漢招生計劃也可以單列,不用和黃岡中學天門中學出來的考試機器一起拼指標。說實話,我們武漢學生真的拼不過他們。結果,到現在,我都工作多少年了,武漢還在湖北這口鍋裡和地市的考試機器們擠獨木橋。不過是從黃高沔高換成了襄樊四中五中。只希望,高考改革能讓武漢招生單列,直轄的夢,不做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