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宋安之


明朝從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1644年崇禎上吊自盡,歷經16個皇帝。

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葬於南京孝陵、第二任皇帝建文帝失蹤、明景帝因為得位的特殊原因葬在西山。其餘的十三個皇帝都葬在了北京昌平也就是今天的十三陵。

明十三陵始建於永樂帝正式遷都北京後,即開始選的陵址。從永樂7年修建長陵後,到清初順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歷經200多年,以北京昌平長壽山為主峰,左右環列,是個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皇家陵寢建築群,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下宮殿。

先上一張全家福~



想講清楚慶陵的故事,就得先說說陵墓的主人。

慶陵葬的是明光宗朱常洛,是明代第14位皇帝。歷史上悲催的皇帝很多,但是像朱常洛這樣的可能是少之又少了。20年的太子生涯只換來30天的皇帝體驗。準確地講總共29天。

但他卻是明代傳奇色彩最濃的一位皇帝,明宮三大疑案都與他有關。

朱常洛~



他爹是明神宗,就是萬曆皇帝。後宮佳麗無數,但是老天就是捉弄他,一直沒有人給他生出個兒子來,這讓皇宮上下群臣百姓都很驚慌,明神宗自己也很鬱悶,但當時的不孕不育技術極度不發達,也沒什麼神醫敢給皇帝開一個“必生兒子”的方子,就這樣過了很多年。 一直到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明神宗去參拜自己母后的時候突然看上了母后後宮裡的一個宮女,在一番威逼利誘和霸王硬上弓後,明神宗就冷靜了下來,他對這個宮女失去了興趣。

不過,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位姓王的宮女懷孕了!在經歷多次風險後,宮女把孩子生了下來,而且還是個男孩!這本應該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但明神宗一臉的懵逼,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然而,急著抱孫子的太后才不管明神宗的鬱悶,況且給皇帝生兒子的是自己身邊的宮女,信得過,因此一聲令下就承認了這個孩子的地位,並且還把宮女封為妃子。這就是朱常洛他媽王恭妃。這個可憐的孩子就是朱常洛。

不知道為什麼明神宗對這對母子異常討厭,加上明神宗當時最寵愛的是鄭貴妃,而且就在朱常洛出生不久,鄭貴妃也生了兩個兒子,這讓明神宗對朱常洛更是冷落有加,對這位大兒子的教育、生活方面的事情更是從來都不聞不問,以至於到了成年的時候,朱常洛還是文盲一個,斗大的字都不認識。

看過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的人都知道,明神宗和臣子博弈的主要一件事就是立太子的爭論。文武百官們秉持老祖宗的訓誡,認為太子一定要長子來做;明神宗卻想立鄭貴妃的大兒子來做太子,因為中國古代歷來"太子者,國之根本"之說,為此,百官與皇帝爭執不已,最後開啟了長達10多年的“爭國本事件”。 在這十幾年裡,明神宗不上朝,躲開文武百官,而文武百官想盡辦法騷擾明神宗,雙方鬥智鬥勇10幾年,最終在太后的干預下,明神宗只好同意立當時虛歲20歲的朱常洛為太子,而這卻成為朱常洛的悲劇初始。

來,讓我們認識一下他爹一一渣渣神宗萬曆帝朱翊鈞~



繼續講,因為朱常洛並不是萬曆皇帝心儀的太子人選,所以他的位置一直岌岌可危。

萬曆對朱常洛實在是喜歡不上來,對他心中充滿了鄙視,無論朱常洛做什麼,做事做的如何盡心盡力,就是得不到他爹的肯定,時不時還要被痛罵一頓。

而沒有成為太子母親的鄭貴妃對朱常洛更是恨到骨髓,不僅時常在明神宗面前煽風點火,更經常派人騷擾朱常洛,最過分的一次,鄭貴妃派人直接潛入朱常洛的寢宮,用木棍襲擊朱常洛的頭部,意圖讓朱常洛死於非命好讓自己的兒子上位,這就是著名的明宮三大案之一的梃擊案。

好在朱常洛命大,居然在這種“父親不愛、後母虐待”的生存環境裡,煎熬了20多年,可能都快熬不住的時候,明神宗終於駕崩了,40多歲的朱常洛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上一張鄭貴妃的照片,這也是個傳奇人物:明朝有過兩個皇貴妃,憲宗朱見深的萬貴妃和萬曆的鄭貴妃,都是深受皇帝恩寵的女人,且和皇上相愛不渝。



也許是因為平時受氣太多,突然一下子可以放飛自我了,朱常洛在舉行登基大典後僅10天,就一病不起。第二天的萬壽節,也取消了慶典。

可能是為了討好也可能是某種陰謀,朱常洛剛一當上皇帝,鄭貴妃就給他進獻了美女八人,朱常洛生病與美色是否存在聯繫,令人懷疑。

皇帝病倒後趕緊召見太醫診視,他服下太醫崔父升開的一劑藥後腹瀉不止。隨後,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兩粒紅丸丹,服後病情稍緩,於是下午又服下一丸。結果一覺未醒,第二天就一命嗚呼。

這個悲情的皇帝太苦命了,誰也沒想到他能短命如此。陵止還沒選好就掛了。

埋哪兒呢?大家一籌莫展。突然想起有個建好空置100多年的空位置。就是明代宗景泰帝生前建造的陵,因為他哥英宗發動了“奪門之變”而沒有讓他入祖墳,而是按親王的規格葬在了西山。

這個空穴位救了駕,只稍微修飾了一下,就將朱常洛安葬了進去,這就是慶陵。

不想用"鳩佔鵲巢”這個詞來形容他。因為他太悲情了。

慶陵分為兩個院落,前面的院落為享殿建築群,後面的院落為明樓與寶城。兩個院落之間有神道和橋相連接。

沒錯,院落間有橋連接。因為兩個院落間有一條專門排水的小河。

這就是陵園中間的小橋~

慶陵的祾恩殿院落,大門已經沒了,大殿也只剩下殘牆了。

存在與消逝的,創造與毀滅的,物換星移中,所有的物質都會在時間裡變化、輪轉,而呈現在你我的面前。這,就是歷史的痕跡吧……


百合184023704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明光宗的陵寢。慶陵原為景泰帝所建,景泰帝為英宗所貶,這座陵墓就荒廢了。那麼,明光宗身為一代帝王,為何到最後沒有自己的陵墓,而是鳩佔鵲巢。

原來,明光宗朱常洛生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生母恭妃王氏原為慈聖皇太后的宮女。由於他是明神宗偶然臨幸宮女而生,所以父親明神宗一直對他不感冒。

父親卻寵愛鄭貴妃,將鄭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視若掌上明珠,因此有了廢長立幼的想法。他先是違反古制冊封鄭氏為貴妃,而沒有冊封長子的母親;不久又提出了三王並封的主意,將眾皇子都封為王,以降低長子的地位這件事。幸而為朝臣所阻,沒有成功。在朱常洛和朱常洵兩人中擇一而立的問題上,雙方爭奪激烈,拖延了十餘年。直至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極力諫爭和慈聖皇太后的支持下,朱常洛才被冊立為皇太子。

說起來,朱常洛也怪倒黴,在當太子的時候,就發生一件梃擊案。一天中午,一個壯漢手持棗木棍闖入太子宮,準備行刺。他被值班太監當場抓住,朱常洛才算躲過一劫。試想,一個農民如何能闖進戒備森嚴的皇宮?又如何能輕易找到太子居住的宮殿?後來,官員們經過反覆審理,追查到了鄭貴妃,因為主使者是鄭貴妃,所以大臣們沒有進一步追查,讓兩個太監做了替死鬼。此案成了明宮三大案之一。

萬曆四十八年,歷盡千辛萬苦的朱常洛總算登上了皇位,成了君臨天下的帝王。在他即位的前十幾天,朱常洛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正當群臣和百姓望治之時,明光宗突然病倒了。他得的本來不是什麼大病,只需吃幾服補藥,靜心調養一段時間就可以復原,但是掌管御藥房的太監崔文升向皇帝進了一濟瀉藥,明光宗當天晚上腹瀉三四十次,身體一下就垮了下來,再也起不了床,而且病情日趨惡化。就在這時,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兩粒紅丸。用了第二粒後昏昏睡去,於第二天清晨駕崩。此案最後不了了之,成為了明宮又一大案。

明光宗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走了。由於明光宗死得突然,加上國力空虛,沒來得及為他建陵,只好把明光宗安葬在慶陵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