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的“平補平瀉法”有哪幾種用法?

“平補平瀉”一詞,首見於明代陳會的《神應經》,後來楊繼洲在《針灸大成》中又有所論述,近人在講針刺手法時也將此作為刺法名。上述三者,名稱雖同,實際用法卻不完全一樣。

針灸的“平補平瀉法”有哪幾種用法?

(1)先瀉後補法

《神應經》所說的“平補平瀉”,是指一種“先瀉後補”的刺法,認為施針時應先行瀉法,在“瀉邪”的基礎上,然後施用補法,補其“真氣”。原文說:

“凡人有疾,皆邪氣所湊,雖病人瘦弱,不可專行補法。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其餘諸疾,只宜平補平瀉,須先瀉後補,謂之先瀉邪氣,後補真氣。”

陳會的針法出自席弘,主要以左轉、右轉捻針來分補瀉,又結合陰陽經、左右側、男女的不同,區分得很繁瑣。“先瀉後補”實際是將“瀉法”和“補法”的轉針先後並用以增強手法操作。

針灸的“平補平瀉法”有哪幾種用法?

(2)小補小瀉法

《針灸大成》所稱的“平補、平瀉”,則是指“小補”、“小瀉”,這是楊氏從補瀉分大小的論點出發而出來的,相對於“大補”、“大瀉”,這是指一種刺激量較小的操作較簡單的平和補瀉方法。《針灸大成·問刺有大小》條下說:“有平補、平瀉,謂其陰陽不平而後平也。陽下之曰補,陰上之曰瀉,但得內外之氣調則已”。以按針為主就是“平補”,以提針為主就是“平瀉”,不用過度捻針。

(3)得氣為度法

近人所稱的“平補平瀉”,則是指一種不分補瀉的以得氣為主的刺法。南京中醫學院主編的《針灸學》試用教材(1979年版),在解釋平補平瀉時說:“進針後均勻地提插、捻轉,得氣後出針,為平補平瀉。”這種以得氣為度的刺法,有人認為相當於古代所稱的“平針法”,它注重手法上的平和,而與《神應經》的先瀉後補,《針灸大成》的小瀉小補意義不完全相同。

針灸的“平補平瀉法”有哪幾種用法?

我個人認為針刺本身偏瀉,以刺入後左右緩慢同至數捻轉,得氣後留針,十分鐘後同樣手法施術,三次施術起針,大家都是怎麼運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