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喜歡的相親對象結婚,只因為年齡到了,這種做法你能認同嗎

一直在相親的路上掙扎,不知不覺馬上奔三了,面對家人越來越難看的臉色,我也沒什麼好堅持了,其實自己也說不清楚想找個什麼樣的人,只知道眼前這個不是我要找的人,只是年齡不等人,自己家的面子丟不起。

和不喜歡的相親對象結婚,只因為年齡到了,這種做法你能認同嗎

答案是,不該。

這麼說吧,和自己不喜歡的相親對象結婚,是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是中國式情感悲劇的根源。

我來告訴你一個發展軌跡大概會是什麼樣。(不排除沒有感情基礎的兩個人結婚之後突然過出感情來了的可能性,這是極少數的個例,不討論個例。不過我堅持認為如果婚後能愛上之前不愛的人,那是因為婚前其實是有感情的,自己沒認識到而已。好吧這個不分析了)

和不喜歡的相親對象結婚,只因為年齡到了,這種做法你能認同嗎

第一個階段: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形成。

女性相對男性比較感性,天生就對家庭、家人,有依戀的本能,本能上會試圖把丈夫越抓越緊,即使是沒有感情基礎的丈夫。

而丈夫會反感這種沒有感情的聯結,逃到家庭之外去。(其中的一部份會出現出軌行為,以緩解妻子的控制慾和依戀帶來的壓力。也會有一些成天寧願呆在公司也不願回家,也會有寧願跟男性朋友混在一起也不願回家,種種種種。)

和不喜歡的相親對象結婚,只因為年齡到了,這種做法你能認同嗎

第二個階段:妻子放棄對丈夫的控制,轉而控制孩子。

孩子出生之後,妻子的熱情會迅速轉到孩子身上去。(結婚就為了生孩子這種論調我在不下N個人身上看到)。孩子成為了妻子世界的中心,丈夫的角色在家庭中進一步淡化,丈夫進一步邊緣化。

而妻子對孩子的控制,會造就一系列的家庭悲劇。有對孩子的個體邊界不明確,過多參與孩子事務的(常見的那種凡事必指手劃腳孩子做什麼都不對的媽媽);有孩子必須按照她的想法來,一點違反都不行,最後孩子活生生活成無獨立行為能力的巨嬰的。

而這樣的控制,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生悲劇之起源。

和不喜歡的相親對象結婚,只因為年齡到了,這種做法你能認同嗎

第三個階段:孩子不能脫離母親,必須與母親共存。

這個最明顯的一個弊端就是孩子和母親都不知道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獨立的人。兩個人必須互相依存。導致母親過多的參與孩子的事務,孩子遲遲不能擁有對自己人生的決定權。

這個階段已經有很多悲劇例子了,比如孩子上大學母親陪讀的,最嚴重的一個例子是上海某高校碩士因為學校沒給陪讀的媽媽安排住房從而上吊自殺。這個是最最典型的分不清媽媽是媽媽,自己是自己。

第四個階段:孩子成家立室,母親過多參與。(惡劣婆媳關係的起源)

中國的父母最搞笑的一點就是這樣,24歲以前跟你說不許談戀愛,不許想學習以外的事兒。一過25就父母夥同三姑六婆都急了,說你怎麼還不找一個。。。你們倒是讓人正常從16歲戀愛戀起來啊~~~24了還不讓談戀愛,你也不能指望孩子一天之內就無師自通啊。。。

和不喜歡的相親對象結婚,只因為年齡到了,這種做法你能認同嗎

我們暫時不談現在很多人習慣了躲在家庭的殼裡,第一次戀愛時間不斷延遲,30歲都沒戀愛過的比比皆是。

我們先來看不管是通過自己努力跟真正愛的人結了婚的,還是遵守父母之命跟不愛的人結了婚的。

總之,他們結婚了。

至此,家庭悲劇循環正式形成,一個美妙的輪迴開始代代相傳~~~

和不喜歡的相親對象結婚,只因為年齡到了,這種做法你能認同嗎

你只有找到了愛的人,你才會知道愛有多美妙~~~你才有可能逃離這種代代輪迴的悲劇,過上屬於你們兩個人的幸福生活~~~愛是電,也是光,愛會照亮世界,也會穿越隔閡。你不能讓自己後半輩子都活在無愛的沙漠裡呀!

只有你愛一個人,你才會覺得他摳鼻子可愛,放屁可愛,打呼可愛,肥到300斤是可愛,別人都說他是豬頭只有你哈哈大笑說哎呀他最有趣~~明明他最上不了檯面你還緊緊把他摟在懷裡,生怕別的姑娘看他一眼就想搶走他~這才是快樂的生活。

祝所有姑娘都過得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