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移民」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金庸之後還有武俠?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金庸先生為他十四部中、長篇小說所寫的一副對聯,但如今卻已成為絕唱。

「諾亞移民」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金庸之後還有武俠?

就在昨天,金庸先生在位於香港的養和醫院去世,這也就意味著,幾代人的集體記憶,在一瞬間終結,從此江湖再無金庸。一時間社會各界,都以自己的方式來紀念這位武俠江湖的“老大”。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他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也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諾亞移民」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金庸之後還有武俠?

1955年2月8日,查良鏞首次以“金庸”之筆名在報紙上開始連載小說《書劍恩仇錄》。他的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其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譽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他筆下的武俠世界不只有兒女情長,恩怨情仇,更有激盪人心的家國情懷,特別是他借郭靖之口說出的那句“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他的武俠小說,以日更的節奏推進,數十年無間斷,直到1972年封筆,才結束了他的武俠“世界”。

「諾亞移民」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金庸之後還有武俠?

在他封筆之時,他寫了十四部武俠小說,而且部部堪稱經典,它不僅捧紅了一些影視演員,還捧紅了書裡的人物,比如,郭靖、楊過、韋小寶、令狐沖等等,真的是影響了一個時代。而在他八十一歲高齡之時,毅然決然去往劍橋大學讀書,和普通人一樣,每天揹著書包,穿梭在劍橋的校園裡,在那裡“武學大家”變成了別人不太關注的查先生、在那裡不再有知名作家光環、不再是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而他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學問。

「諾亞移民」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金庸之後還有武俠?

在金庸先生的眼裡,任何時候學習都不算晚,永遠保持謙卑的態度去探索人生的未知,自尊而不自負,驕傲而不自滿,這也是他最後留給我們這些武俠迷們至關重要的“武功秘籍”。

查良鏞先生的一生可以說是讓別人非常的羨慕,名利雙收,但是誰又能真正瞭解這其中走來的苦呢。從一個家道中落的“公子哥”到聞名華人圈的“大俠”,從懵懂少年到暮遲老者,他走了一生,真的是猶如一部武俠小說,前半生奔騰肆恣,後半生不斷向學。而在他這一生中,要說老先生遺憾的事情,諾亞移民想,那無疑就是他完美的錯過了夏夢,眾多周知,夏夢是他暗戀的一個對象,他曾經特意為夏夢寫過《絕代佳人》的劇本,還把她比作西施:

“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

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

雖然坊間一直流傳兩人互相愛慕的小道新聞,不過夏夢在認識金庸前,其實已經結婚。至於真相如何,現如今都隨著金庸先生的逝世而落下帷幕。

「諾亞移民」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金庸之後還有武俠?

人生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在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人是如此,移民也是如此,不少的人在想要移民的時候卻碰上了收緊的政策,而在這政策開放之時,卻是搖擺不定,由此錯失良機。

「諾亞移民」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金庸之後還有武俠?

諾亞移民最後想說的就是,人的一生也許會有不少的的遺憾,也許在你老了之後,你會說:“要是我當時怎樣了,會不會現在就不會是這樣呢?”但是沒有也許,不要讓你的遲疑變成你一生的遺憾,趁著現在澳洲的移民政策還相對寬鬆的時候,抓緊時間辦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