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裡格曼效應,告訴你悲劇是如何輪迴的,從此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塞裡格曼效應,告訴你悲劇是如何輪迴的,從此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塞裡格曼效應,告訴你悲劇是如何輪迴的,從此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塞裡格曼效應,告訴你悲劇是如何輪迴的,從此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塞裡格曼效應

1975年。美國心理學家塞裡格曼以狗為對象做了下列一組實驗。

程序一:把一條狗放進一個籠子裡。鎖住籠門。使狗無法輕易從籠子裡逃出來。而籠子裡裝有電擊裝置。通過這一裝置給狗施加電擊,電擊的強度剛好能夠引起狗的痛苦,但不會使狗斃命或受傷。

塞裡格曼發現,這隻狗在一開始被電擊時。拼命地掙扎。想逃出這個籠子,但經過再三的努力,它發現無法逃脫後,掙扎的強度就逐漸降低了。

程序二:把這隻受過電擊的狗放進另一個籠子。這個籠子由兩部分構成。中間用隔板隔開,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輕易跳過去的。隔板的一邊有電擊,另一邊沒有電擊。實驗者發現。這隻曾受過電擊的狗除了在頭半分鐘驚恐一陣子之外,此後一直臥倒在地。絕望地忍受著電擊的痛苦。根本不去嘗試有無逃脫的可能。

程序三:把沒有經受過電擊實驗的狗直接放進有隔板的籠子裡。發現這些狗全部都能逃脫電擊之苦。輕而易舉地從有電擊的一邊跳到安全的另一邊。

塞裡格曼把上述實驗中。狗的絕望心理稱之為“習得性無助”。在現實生活中。那些長期經歷失敗的兒童,久病纏身的患者,無依無靠的老人。他們身上常常會出現“習得性無助”的特徵:當一個人發現無論他如何努力,無論他幹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時,他就會覺得自己控制不了整個局面,於是,他的精神支柱就會瓦解。鬥志也隨之喪失。最終就會放棄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絕望。

因“習得性無助”而產生的絕望、抑鬱和意志消沉。是許多心理和行為問題產生的根源。塞裡格曼為了找到防止“習得性無助”產生的辦法,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又重新設計了一個實驗。

讓狗在接受“無法擺脫的電擊”實驗之前。先學會如何逃脫電擊之苦。方法是先把它們放到可以躲避電擊的那個籠子裡,當它們接受電擊時,只需輕輕一跳,就可以免受電擊的痛苦。等到狗學會能輕易地從籠子的一邊跳到另一邊時,再讓它們參與第一個實驗。結果發現。這些狗們就不太容易陷入“習得性無助”的境地。

在對人類的觀察實驗中,心理學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一點感悟 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正如實驗中那條絕望的狗一樣,如果一個人總是在一項工作上失敗。他就會在這項工作上放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無法救藥。

而事實上,此時此刻的我們並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中。這種心理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認為學習成績差是因為自己智力不好,失戀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令人討厭等。

所以要想讓自己遠離絕望。我們必須學會客觀理性地為我們的成功和失敗找到正確的歸因。讓消極和宿命論的想法統統去見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