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納粹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時,德軍總兵力剩餘多少?

天翼用戶2326714


截止到1945年5月,納粹德國剩下的總兵力還是相當可觀的,據統計在投降之時,德國納粹單單是陸軍就有250萬左右,其中100萬軍隊還是裝備精良的部隊。其他的,空軍還有2000多架戰鬥機,海軍還有200餘艘U型潛艇,


我們看一看陸軍250萬人和裝備的具體情況。駐捷克的中央集團軍90萬人,共有1700輛坦克和突擊炮,運輸機和戰鬥機等一共1000餘架;駐挪威、丹麥一共30萬軍隊,擁有坦克500多輛,戰鬥機和轟炸機400餘架。意大利、B集團軍共60萬,坦克突擊炮1000餘輛;南斯拉夫德軍共40餘萬,坦克突擊炮300餘輛,飛機200餘架;波羅的海地區駐德軍25萬,坦克突擊炮600餘輛,飛機數量超過100架。

很多人覺得可惜,如果不是希特勒自殺的話,有這麼多兵力難道不足以抵抗一陣子嗎?其實早在3月份,納粹德國的軍工業就已經全線癱瘓。德國不比美國和蘇聯,國土面積本來就不大,資源嚴重不足,實在撐不下去。加上地理位置不佔優勢,幾個強勁的國家合圍,左右夾擊,本土沒有戰略縱深,即使有裝甲部隊也沒有什麼大作用。後勤保障不了,就算有這麼多人,打仗也是空耗兵力,所以投降也是他們的唯一選擇了。

這些德國固有的缺陷是重要原因,而希特勒的死讓這幾百萬納粹士兵失去了靈魂。在他自殺之後,很多納粹黨員絕望自殺。效忠希特勒的大國大廈黨衛軍誓死抵抗,全部戰死,沒有人投降。但是對於部分德國國防軍來說,投降就意味著結束戰爭,他們不像日本那樣,撐到最後一滴血也要為天皇戰鬥。很多士兵在希特勒自殺之前就已經向盟軍主動投降,而百姓們也無心戀戰。

失去了首都和元首的納粹德國完全像一盤散沙一樣,加上因為後期德軍消耗太大,新招募的士兵大多是老弱的男子,而且都分散在歐洲的各個國家,包括武器也是,不可能馬上送回德國。戰爭結束之後,僅僅是蘇聯就俘虜了200多萬德國戰俘,他們被送往西伯利亞進行勞役改造,虐待之下能活下來的人已經不多了。除了戰俘,蘇聯還虜獲了50萬平民,最後回到德國的不超過5萬。

德國納粹挑起了二戰,而德國在這場戰役之中的代價也是慘烈的。對於今天的德國人來說,納粹德國的投降等於德國的解放。由此也可以看出,德國納粹投降已經是民心所向,即便擁有的士兵眾多,希特勒也不會翻盤的。


木劍溫不勝


二戰開戰時,即德軍攻擊波蘭時兵力120萬,(有的說160萬),德軍攻擊法國時,兵力335萬,德軍進軍蘇聯巴巴羅薩行動時,兵力550萬,德國最強的1941年.全歐洲的納粹軍隊有1020萬,德國宣佈投降時,兵力還有250萬左右。


戰爭後期雖然德軍還有二百多萬軍隊,但各有其職,能調遣的機動部隊已經寥寥無幾。可以這麼說吧,德軍1945年西線的"守望萊茵"行動(阿登戰役)已經是強弩之末,雖然給盟軍造成一定損失,但此役後德軍再無反擊的力量。再加上東線蘇聯緊隨其後發動了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德軍不得不從西線調兵到東線,可見其兵力已是捉襟見肘。

後期投降時庫爾蘭包圍圈裡面有大約30萬人;捷克斯洛伐克大約40-50萬人;南歐方向有大約20-30萬人(意大利抵抗美國人,還有F集團軍群在南斯拉夫一帶);最強的黨衛隊裝甲部隊在匈牙利,按照希特勒的命令要攻擊布達佩斯;在奧地利還有部分部隊;挪威大約有20萬。



此外就是西線部隊了,但能算上精銳的真心不多,庫爾蘭口袋裡的,面對波羅的海方面軍,還能支撐下去已經很不容易了,在挪威的更不用說,根本回不來。在匈牙利的,希特勒不肯放棄,繼續在那裡作戰,這麼一算就清楚了,實在沒兵了。歐洲戰場的戰役級別動不動就百萬,就算再給德軍二百萬,兩場戰役下來也是杯水車薪。何況德軍面臨的對手那麼多,簡直四面楚歌。


1945年五月,德國向美,英,法三國投降人數的分佈大致是:蒙哥馬利的英軍受降50萬德國俘虜,英國-加拿大聯軍受降200萬人,這些俘虜大多數在德國投降後放回了家,其中有30萬人被送往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大軍。美國在歐洲和北非受降525萬人,約100萬死在了戰俘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戰爭剛結束的那段時間,蘇聯共接收了238.8萬德國戰俘以及109.7萬歐洲其他國家的戰俘。這不包括大量在戰場被俘馬上被處決和立即死亡的德國軍人。

另外還有包括婦女、兒童和老人在內的50萬德國平民被抓進了斯大林的勞改營。能回國的十分之一隻是一個概略數。很多人認為只有5%-8%左右。比如第六集團軍被俘九萬,戰後回國只有區區六千人。


左手槍炮右手玫瑰


《戰略忽悠局》告訴您,德軍在1945年5月宣佈投降時,公認的兵力約250萬。

在中國,二戰軍迷最多的應該是德國軍隊了,準確的說是德國陸軍軍迷。

發一張德國二戰陸軍軍裝給大家欣賞一下,鐵鐵的帥氣啊

德軍幾位元帥也是令眾多軍迷欽佩不已。

比如閃電戰的創始人,也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倡導者,裝甲集團作戰創始人-古德里安。

比如閃擊波蘭,奇兵穿越阿登山區、一戰擊潰法軍、攻陷法國,巴巴羅薩計劃再攻蘇聯的曼施坦因。

再比如有著沙漠之狐、帝國之鷹美譽的隆美爾,都是中國軍迷界耳熟能詳的人物。

除了出名的將帥,德軍武器也是獲得了廣大軍迷的追捧,比如虎式坦克

再比如豹式坦克。

1945年5月9日,德軍宣佈投降,小局在開篇前說了,德軍還剩250萬軍隊,這些軍隊具體分佈為:

1、90萬部隊在捷克,下轄1700多輛坦克和突擊炮,1000餘架飛機、多為容克運輸機和戰鬥機;

2、30萬部隊在挪威丹麥,下轄500多輛坦克,400餘架戰鬥機和轟炸機;

3、60萬部隊在意大利,下轄1000餘輛坦克和突擊炮;

4、40萬部隊在南斯拉夫,下轄300餘輛坦克和突擊炮;

5、20萬部隊在波羅的海地區,下轄600餘輛坦克和突擊炮,100餘架飛機;

另外,德國空軍還有大約2000架作戰飛機,德國海軍還有U型潛艇200餘艘,這些差不多就是德國軍隊在投降時的最後家當了,這些部隊在歐洲戰場不算什麼,但如果都投入到亞洲戰場,那估計是所向披靡了,就算是小日本也只能捱揍吧。


感謝大家的觀看,請關注《戰略忽悠局》,小局會繼續讓您好看。


戰略忽悠局


無論兵力剩餘多少,投降都是德國的唯一選擇,也是他們最後的救贖。

1939年9月1日,德國納粹入侵波蘭;1945年5月7日,德國納粹宣佈無條件投降。經過全世界人民長達六年的堅持抗戰,反法西斯聯盟終於迎來了最後的勝利。但此時仍有數百萬德軍駐守在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這個數量到底是多少呢?不要著急,馬上為您揭曉!

希特勒上臺時,德國兵力只有10萬。到了德軍攻佔波蘭時,兵力為160萬。等到德軍攻擊法國時兵力為335萬左右,而進攻蘇聯時兵力為550萬。1941年是德軍總兵力的巔峰,為1020萬。到了最後的投降時刻,德軍此時仍然擁有250萬左右的軍隊!


這250萬是怎麼計算而來的呢?據相關資料統計,反法西斯盟軍攻佔柏林後,德國納粹在捷克還駐紮有德中央集團軍群90萬,在挪威和丹麥有30萬部隊,在意大利的B集團軍群基本完整、兵力為60餘萬,在南斯拉夫有40餘萬部隊,在波羅的海地區有25萬軍隊……所以總結來看,德國軍隊在1945年投降時總兵力大概為250萬。但是其中裝備較為精良的軍隊,只有大概100萬。

除了這二百五十萬的軍隊,德國海軍仍擁用有U型潛艇200多艘,德國空軍擁有作戰飛機2000多架。於是有人說,此時的德軍仍然是歐洲戰場上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如果不投降,歐洲戰場勢必不會那麼早就結束。


這種說法無疑是錯誤的,原因無他,反法西斯的正義聯盟終將取得最後的勝利。此外在柏林被攻陷後,德國已失去所有的盟國以及領土。可以說,此時的德軍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納粹德國的首領希特勒也在蘇軍攻下帝國大廈之後,在總理府地下室畏罪自殺。

我們都知道,德國是在納粹頭子希特勒的煽動之下,才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而首都柏林的陷落以及元首希特勒的自盡,無疑向他們揭示了一個道理——不正義戰爭的宿命只能是——敗亡。所以無條件投降是德軍唯一的選擇,也是他們最後的救贖。

從1945年宣佈無條件投降到今天,德國都在為他過去犯下的納粹暴行進行深刻的反思,並向全世界人民進行真摯的道歉。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認罪,這個鏡頭也是聯邦德國悔過自新的經典象徵。


WarOH協虎


1945年4月盟軍攻克柏林前,納粹德國只剩下兩個重兵集團,一個在柏林,由海因裡希上將的維斯瓦集團軍群和一部分中央集團軍群,共100萬人和柏林城內還有魏德林上將統領的20萬的守備軍,柏林可能還有十幾個預備師,但都是良莠不齊的空殼子,在這裡不作數。

此照片名為帝國大夏升起旗幟,但這張照片因明顯的修圖痕跡而飽受爭議。

另一個重兵集團是盤踞在柏林南部的布拉格,由舍爾納元帥統領的另一部分中央集團軍群和倫杜利奇上將拼湊的奧地利集團軍,共92萬人。盟軍在進攻柏林前,德國已失去所有盟國和領土,德軍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真正能作戰部隊僅剩下這兩個地方共200萬多一點。

圖為收集據點,在柏林會戰前夕,德國在號召民眾捐款捐物。

1945年4月16日柏林會戰由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正式打響,4月20日希特勒最後一個生日這天決定留在柏林仍幻想拖延戰爭,4月29日柏林城內德軍被盟軍分割孤立,4月30日蘇軍攻下帝國大廈,下午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5月2日德軍放棄抵抗,城防司令魏德林率殘部投降,5月8日夜德軍最高統帥凱特爾元帥簽署投降書。

圖為柏林會戰結束時,盟軍關押德軍戰俘的集中營。

此時柏林德軍還剩下48萬人,全部投降被俘,在布拉格的最後90萬人於5月6日停止抵抗,到5月11日全部繳械投降,共剩下86萬人,至此對法西斯德軍的作戰結束,納粹德國在投降時剩下的部隊為134萬人,另有火炮1萬多門,作戰飛機4500架。以上數據來源於198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圖文繪歷史


根據盟軍和蘇聯軍隊在對德戰爭結束後對德國戰俘的統計數字就可以看出,在戰爭結束後仍有250萬的德國軍隊進入了戰俘營。很多人對此都會表示不解,因為德國不同於日本,德國在二戰中是被攻佔了柏林並且消滅了全部守城的德國士兵的,按理來說德國在戰爭結束後應該不會有任何戰俘,即使有戰俘也應該只是在東線撤退中北俘獲的小批量德國軍隊,那為什麼最後卻有高達250萬人的戰俘數量呢?

首先,在第三帝國的首府柏林被攻佔之後。仍然有大量的德軍在布達佩斯,巴伐利亞,萊茵河等地區進行作戰。蘇軍攻佔柏林的行動可以看出是一場聯動意義上的行動,進攻柏林可以使得一直在防禦作戰的德國軍隊向柏林集中靠攏,以方便蘇聯軍隊可以一次性的在柏林附近將德國剩下的主力全部殲滅。然而尷尬的是,由於美國的“開墾”式轟炸,德軍之間的聯絡早已斷絕,所以導致了四處據點防禦的德國軍隊還是在據點防禦,甚至有相當數量的德國軍隊還不知道柏林的淪陷。

而這些地區內的德軍恰恰是德國數量最多的一批軍隊。所以最終高達250萬人的俘獲數量就一點也不奇怪了。而且需要提及的是,蘇聯在進攻柏林的過程中將相當數量的德軍圍困在了布達佩斯這樣的城市之內,並且俘虜呢德國士兵中大量是臨時穿上軍裝的平民和前線下來的傷兵以及從未參加過戰爭的文職人員。並且,德國在二戰結束之前仍然有著規模相當龐大的戰術飛機集群,再加上在各處抵抗的德國軍隊以及早期俘獲的德軍士兵,這個250萬人的俘獲數字還是相當可信的。


利刃軍事






投降書現定:德軍最高統帥部命令德國一切陸、海、空軍及目前仍在德國控制下的一切部隊的司令官於中歐時間1945年5月8日23時至5月9日1時停止一切軍事行動,留在當時所在地點,全部解決武裝,將所有武器和軍事物質移交給當地盟軍部隊司令官或盟軍最高統部委派的軍官代表,所有用於一切作戰的軍事技術裝備,決不加以任何破壞和損傷。



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德國所屬部隊就地向盟軍投降。由於反法西同盟分東西兩個戰線,東線是蘇聯接收東線德軍投降,西線由美英接收西線德軍投降。在簽字投降書前德軍把東西兩線的德軍陸、海、空所屬兵力的部署情況已全部交給盟軍。所以,蘇聯與英法分別受降所屬範圍內的德軍。



據資料顯示,1945年德國投降時兵力有250萬人,這些都是德國部隊裝備精良。


適情雅趣


據說有據可查的,有250萬人左右,包括德國國防軍和部分武裝黨衛軍,有沒有漏算或者多算的成分呢?估計也是有的,畢竟二戰末期,納粹德國已經出現全民皆兵的狀態,再加上一些集中營的看守了,大量的軍事後勤人員了之類的,百萬的規模肯定還是有的,估計這個數字,會有很多迷戀德國的粉絲來惋惜了,為什麼有幾百萬軍隊,竟然投降了?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柏林戰役失敗了,希特勒自殺了,納粹德國的核心已經死了,那麼德國國防軍自然也就需要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了。至於武裝黨衛軍,由於被蘇聯和美國列入了黑名單,很多部隊是不接受投降的,基本上就直接突突了。在戰爭中罪行累累的黨衛軍,基本上也不會享受戰俘待遇,其實在當時看來,盟軍和蘇軍的共識,是把納粹黨和納粹黨衛軍列為犯罪組織的,黨衛軍不能算是正規的軍隊,更像是納粹黨犯罪組織的武裝暴徒。

這其實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從明面上看,黨衛軍幹壞事乾的特別徹底,並且好像還死心塌地不知悔改的跟著希特勒陪葬,因為沒出路呀?德國國防軍,從法理上看是國家的軍隊,是效忠於當年魏瑪共和國憲法的,你納粹黨是合法選舉上臺的政黨,你要發動戰爭,國防軍能不聽嗎?所以德國國防軍和納粹黨的關係,其實是合法的關係,這也是後來所謂“國防軍無罪論”的基礎了,當然了,到底是否乾的壞事少,也很難說,反正後期基本上都扣在納粹黨身上,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盟軍和蘇軍已經找了合理的背鍋俠了,那麼某些不是你乾的壞事,自然也就算到你頭上了。反觀當時的武裝黨衛軍,其實地位就很尷尬,雖然也是正規的軍隊,但是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承認,這就很要命,這也就意味著一旦被俘虜,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也許就被直接突突了,那還得了?所以對於當時的武裝黨衛軍,好像除了跟著希特勒熬到油盡燈枯直至第三帝國整體崩盤,好像也沒太多的出路。

但是德國國防軍就不一樣了,那是合法的國家的軍隊,是不需要為政治家承擔責任的,後來鄧尼茨擔任納粹德國末代元首後,帶著幾百萬軍隊繼續跟著盟軍打,是不是就隨了某些德粉的心願了呢?其實並不是,因為鄧尼茨本人真的算不上是希特勒的腦殘粉,鄧尼茨在關鍵時刻接過這個爛攤子,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同時他要為整個德意志民族負責,這樣務實的品質也是很可貴的,所以說,德國人應該好好感謝鄧尼茨,如果當初他硬是不投降,繼續死拼到底,後來會不會更慘呢?也是很難說的,但肯定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反觀那個所謂的隊友X本,硬是等著捱了兩顆原子彈才投降,還美其名曰“終止了戰爭”,這就只能說是不要臉了。


圖維坦


大概約250萬左右,主要包抬德國國防軍和武裝黨衛軍。

自從柏林戰役失敗後,希特勒要求投降被拒絕,被迫無奈只能選擇自殺,其實哪有這麼便宜,打贏了這些國家都屌於你德國的,而打輸了你卻要求投降回家種田,世上那有這等好事,只賺不賠。

幸虧後來鄧尼茨接任,通過外交才勉強要回這些戰後俘虜,但已經所剩無幾,德國人是屬於開放型、挑戰型、侵略性等性格的衝刺國家,在他們的思想領城是四處擴張尋求發展,人家是八國聯軍打中國,他是一個國家進軍攻打十多個國家,連蘇聯,美國等這些西方大國也敢惹,有點蛇吞象的感覺!

可以想象若這十幾個國家都被德國大敗那後果會怎樣?但有這個可能嗎?人的大腦有幹勁並不是壞事,但最少也要冷靜思考實力和後果。


知足常樂6144539457


要談這個問題,我們只能從歷史中找到答案:1945年4月16日前,納粹德國在東線蘇德戰場能夠投入交戰的共有214個師(其中34個國防軍裝甲師,15個黨衛軍裝甲擲彈兵師),又14個旅。而在西線對美、英軍作戰的只有60個人員裝備不齊的德國師,包括5個黨衛軍裝甲師的約400輛坦克。防守柏林方向的是G.海因裡希上將指揮的“維斯瓦”集團軍群(轄第3裝甲集團軍、第9集團軍),舍爾納元帥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所屬第4裝甲集團軍、第17集團軍(總計48個步兵師、9個裝甲擲彈兵師、6個裝甲師,以及許多其他國民衝鋒隊和黨衛軍外籍兵團,共約8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04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500輛、作戰飛機2300架)。總部預備隊有8個師。

在北方挪威丹麥方向,大約有30萬人德國國防軍的部隊。在南方意大利和巴爾幹方向,大約有40萬國防軍和黨衛軍的部隊。

綜上所述,在柏林戰役之前,納粹德國的軍隊在300餘萬人的規模上下。其中國防軍200餘萬人,黨衛軍100餘萬人。飛機3500餘架,坦克裝甲車輛在3000餘輛。分佈在約3000千米的東西南三條戰線上,還有北部的佔領區。

看了上面的數據是不是感覺納粹德國還有回天之力呢?哈哈,其實不然,相比他們的對手,這點家當只能是寒酸。此時僅蘇聯方面總兵力就達到了一千餘萬人,坦克3.8萬輛,火炮20餘萬門。主攻柏林方向的蘇軍集結了200餘萬人另加16.5萬波蘭軍,6250輛坦克裝甲車輛,4.2萬門火炮,7500架飛機。再來看看盟軍在西線和南線,投入了570萬人,9000餘架飛機,近2萬輛坦克裝甲車輛,8萬餘門火炮。所以,納粹德國的覆滅是不可避免的,要讓這剩餘的300餘萬人的部隊,幾千輛坦克和飛機去對抗一千六百餘萬人,超過6萬輛坦克裝甲車輛,近30萬門火炮的蘇聯和盟軍的部隊,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個敗局是無可挽回了。

在這裡必須說明一下。在帝國覆滅的前夕,曾經號稱忠誠的德國國防軍,在元首和柏林人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無恥的選擇了背叛,眼睜睜的看著柏林陷落,僅僅是為了換取向盟軍投降會獲得戰俘的待遇。而黨衛軍部隊(包括黨衛軍的外國志願兵軍團)則紛紛從各地趕來參加柏林戰役,在危難時刻選擇與他們的元首和執著的夢想一起毀滅,如果不戰也要滅亡的話,還不如為了曾經的夢想拼死一戰。柏林一戰之慘烈,毛子儘管擁有絕對優勢,亦損失了30萬人。戰後毛子靠強姦婦女和虐殺武裝黨衛隊俘虜來洩憤,也是為後人不恥。而黨衛軍被蘇聯和美國定義為犯罪組織,其成員不會受到戰俘對待,也就是說可以被隨意處置,據說黨衛軍成員在戰後德國也不能擔任公職,處處受到歧視,可憐啊。為了所謂的理想,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可悲啊。元首你毀滅了德意志的一切,從此以後德國不再是德國,德意志不再是德意志,悲劇啊。還好我生在大天朝,一個擁有未來和希望的國家,努力吧,實現偉大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