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在明代的畫家中說到沈貞,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提到他的侄子沈周,卻是人人皆知。

作為明季吳門四大家之首的沈周,其繪畫是有家學淵源的,他是先受教於其伯父沈貞,後才求學於杜瓊門下,應該說沈貞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

今天我們來見識這位少有人知的才子高人的一件作品,在這躁動日子裡,感受一份清淡。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竹爐山房圖 明 沈貞 豎軸

紙本設色115.5x35cm

遼寧博物院藏

這裡我們欣賞的是沈貞作於成化七年(1471)的《竹爐山房圖》軸。

作者於圖右上方自識:“成化辛卯初夏,餘遊毗陵,過竹爐山房,得普照師□酌竹林深處,談話間出素紙索畫,餘時薄醉,挑燈戲作此圖以供清賞。南齋沈貞。”

下鈐白、朱文印各一方,楷書題跋的書法風格和後來的明四家有很大不同,顯示出沈貞對唐代楷書的重視。左上方還有清乾隆帝題畫詩一首。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由沈貞自題可知,此圖是其71歲時,在毗陵為饋贈普照法師而作,《竹爐山房圖》是一件古意盎然而又充滿明初文人畫情趣的作品。

首先是畫的內容,作品描繪的是宋代畫家大量表現的山村寧靜生活場景,所不同的是在鄉村的基調上,加入了文人高士的逍遙理想。

通往蓬門的溪邊小徑上,一村民佇立其間,與此形成反差的是溪對岸的竹林,茅屋之內二高士正品茗清談,茅屋之外書童正在烹茶。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遠方山巒聳立,老樹槎椏,山岩腳下,清溪湍流,雜樹、山房、水榭、庭院錯落其間。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其點睛之筆在中景部分,蒼翠之叢竹圍繞著山房, 一片生意盎然之態;山房內一僧一俗正對坐閒談,應是沈貞與普照禪師相晤,門外一沙彌在竹林下正用竹爐烹茶,似有清香彌散其間,而溪畔則又有一人捧物尋徑而來;幽谷、清溪、雅人、香茗,此境頗得清幽之雅趣。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全圖所繪景物是由近至遠,結構同於王蒙的山水,而輕淡的筆意似又是沿襲於倪瓚。沈貞的祖父沈良,與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好友,王蒙有一次踏雪夜訪沈良,即興所作的畫圖,就一直為沈家珍藏。

其父沈澄亦承家學、雅好書畫,與吳中名士皆友善,而當時吳門文人都是畫嗜元韻的。因此沈貞之畫也是近於元人,追求一種隱逸自樂的境界。

作為沈貞傳世罕見的精品,《竹爐山房圖》時代風格是極為鮮明的,他承繼著趙孟頫的遺韻,與劉珏、杜瓊諸家相接近。由此,我們也得以探明沈周畫風的出處,並知道了沈貞承前啟後的脈絡。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符合現代審美觀的一張古代山水,沈周的叔叔沈貞畫的,見過嗎?

圖中提到的“竹爐山房”,原為惠山寺的彌陀殿,因明初詩僧普真竹爐煮茶的逸事,後改成此名。惠山寺高僧普真(性海)晚年住在聽松庵,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普真請湖州竹工編制竹爐,竹爐高不滿尺,上圓下方,形狀如同道家的乾坤壺,以謂天圓地方之說。

竹爐製成後,汲二泉水,煮陽羨茶。當時無錫著名畫家王紱,因患目疾,正在聽松庵秋濤軒靜養,專門為竹爐繪圖,學士王達為竹爐記序作詩,構成珍貴的《竹爐圖卷》,成為了明代惠山一件盛事。

所以,沈貞繪《竹爐山房圖》亦雅事也,其流風雅韻,五百年後的我們讀來,仍有心嚮往之的感覺。

——沈貞——

生於明建文二年(1400),卒年不詳,從其成化十八年為沈周題《秋林曳杖圖》可知,其83歲時(1482)尚健在。

字貞吉,號南齋、陶庵、陶然道人、吳門野樵,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工律詩及古文辭,善繪事。弟沈恆(沈周父),字恆吉,號同齋,亦工詩,善丹青,而沈貞山水則是師法董源、杜瓊,並吸取了元代諸家之長,具煙林清曠、平淡天真之趣。

他每賦一詩、作一畫,輒頓時乃就,其畫精妙處直逼宋人,因不以賣畫為生,故不肯輕為人作,治學態度非常嚴謹,力爭作品精益求精,所以傳世畫作極少。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