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不僅是優越的地理位置

英國崛起歷程英國的崛起是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層面的,英國崛起歷程的起點應該籠統地歸至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在該時期,英國已經出現近代代議制政府的雛形,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並迅速發展,人本主義思想開始深入英國民眾內心,近代海軍也已經開始建立起來。

大國崛起: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不僅是優越的地理位置

英國

同時,對外貿易和殖民擴張已然開啟,這一系列影響英國崛起的因素都已經出現或凸顯。英國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之後農民和地主收入最高的地區,當地的工商企業家不得不投入資金來開發人力的替代物,不然會徹底喪失在歐洲乃至世界市場的競爭力。羊吃人也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因為不把農民的收入降到一定程度,根本沒有人願意進工廠做工。直接的證據就是在工業革命以後,英國人的平均收入是下降的。而且英格蘭一直有重視技術的傳統,自威廉征服以來各地封建主經常為了提高風力水力磨坊的效率張榜懸賞,也經常為了各種磨坊的歸屬在國王的法庭上打官司。

大國崛起: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不僅是優越的地理位置

整個社會實際上都存在著重視技術,技術可以換錢的風氣。再加之大航海時代來臨以後,為航海提供導航服務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機械學家的收入暴漲,直接促進了全歐洲努力鑽研科學技術的風氣。在英國這個靠海運立國的國家,影響就更明顯,牛頓胡克等天文數學家出現在英國絕非巧合,乃是歷史的進程和個人奮鬥的產物。英國率先進入工業革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絕非什麼幾個穿越者可以扭轉的。

大國崛起: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不僅是優越的地理位置

中國不行日本不行,歐洲也沒幾個國家行。英國之所以發展這麼快,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得天獨厚的島國位置,其他內陸國家被匈奴人蒙古人暴打或者互相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英國在旁邊坐收漁翁之利;二、正確的科技路線,前期君主專制保證了效率與統一,中期以後完美由封建制過渡到議會制,保證了工商業的興起從而率先到達三本科技——近代工業文明,與英國相比,東方某大國雖然在二本科技時一度繁榮昌盛,萬國來朝,但也由於二本科技停留時間太長耽誤了三本科技進度。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關於英國的地理位置在美國的軍事學家、海權論的代表人物馬漢《海權論》中寫的特別的確切:如果一個國家處於這樣一個地理位置,即用不著被迫在陸地上奮起自衛。

大國崛起: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不僅是優越的地理位置

也不會被引誘在陸地上領土擴張,那麼由於其面向大海的單一性,相對於四周是陸地的國家就具有了一種優勢,英國相對於法國和荷蘭就具有這種優勢。英國由於距離歐洲大陸不進不遠,可以避免歐洲大陸的紛爭自由的進行國內的發展,可以自由的進出公海,又有力的控制著一條重要的交通運輸通道----英吉利海峽,種種優勢使得英國的地理位置獨一無二。2、穩定的政治環境。英國穩定的政治環境可以使英國保持國內政策的連續性,可是實現國家的長遠的發展戰略,而不至於使國家的政策隨著政治動盪的環境朝令夕改。英國最早確定了憲政制度。

大國崛起: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不僅是優越的地理位置

1688年光榮革命後確立的君主立憲制度被稱為“議會之母”,政治制度的確立和穩定為國內的發展保駕護航。除此以外,英國具有島國的特性,推行漸進、連續的政策,注重慣例和傳統,形成了一部不成為的憲法。正是這些特性使得英國避免了法國大革命那樣激進的變革。英國崛起的外部因素及其外交政策的分析.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真正偉大的民族決不屑在國際舞臺上扮演一個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在國際舞臺上扮演一個頭等角色,而一定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角色.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英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獨一無二的因素。大陸均勢的外交政策。英國史學家塔斯布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歐洲不論上演什麼悲喜劇,均勢是永遠的鑰匙。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主要表現為通過維持和左右兩個實力大致相當的集團互相制約和抗衡,避免歐洲陷於任何一個大國或國家集團的支配和控制下。

大國崛起: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不僅是優越的地理位置

在局勢相對穩定或不明朗的情況下,英國對歐洲事務儘量保持超脫態度,在均勢遭到破壞或受到嚴重的威脅時,給與抗衡者以支援。歷史上的路易十四、拿破崙法國挑戰過均勢,歷史上的威廉德國、希特勒挑戰過歐洲的霸權但是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很大程度上就是英國大陸均勢政策。從光榮革命結束到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這期間,英國成功吞併了蘇格蘭,並且在英法七年戰爭中取得勝利。這為英國日後的高速發展奠定了穩定的國內政治環境和廣闊的殖民地空間的基礎。在自由市場經濟,資產者提倡經濟自由主義或自由放任主義,強烈要求實行完全的自由競爭政策,反對封建割據和閉關自守,主張國家不干預經濟生活。在政治上,人民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的主張,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制。

大國崛起: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不僅是優越的地理位置

在文化方面,人民積極發展近代的文化、藝術,普及和提高教育,特別是大力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獎勵發明創造。這些措施對沖破封建主義的束縛、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它從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時起即已存在,隨著自由競爭的發展而發展。具體表現在: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不斷髮展,個別企業的有組織性同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對立,以及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同勞動人民購買力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最後導致爆發週期性的生產過剩危機。第一次普遍性的生產過剩危機發生在1825年,波及英國的主要工業部門。到19世紀中葉,由於世界市場的形成,經濟危機便發展成為世界性的生產過剩危機。在經濟危機期間,整個社會經濟處於極度的震盪和混亂之中,生產力遭到巨大破壞,這一事實表明,自由資本主義有其很大的歷史侷限性。

大國崛起: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不僅是優越的地理位置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十九世紀末。伴隨第一次工業革命而來的不僅僅是豐富的原材料、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和日新月異的科技,還有思想上的偉大成就——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的發表。他的思想,是自由資本主義的第一聲號角聲。是英國國庫日益充盈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蒸汽動力的推廣。這主要應歸功於瓦特,是他改造了蒸汽機,使蒸汽的使用從煤礦中解放出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儘管英國不再是世界舞臺上的主角,但這絲毫未影響它日益鞏固的霸主地位。可以說,維多利亞女皇見證了英國在落日前最後也是最燦爛的時光。維多利亞時代是每一個英國人都難以忘卻的流金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