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評定”的困惑如何“破解”!

教師“職稱評定”的困惑如何“破解”!

職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在職稱評定過程中和評定後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同樣也值得深省!所以如何打造一個科學的,公平公正公開的職稱評定機制顯得至關重要!

解決問題肯定是要找出原因,找到病根,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解決問題,所以下面羅列幾個問題及原因:

一: 上課的職稱不高,職稱高的不上課!

職稱高的或者擔任領導幹部,或者教齡較長,承擔的教學任務較輕,有的甚至門衛室,管理宿舍,管理考勤!原因是已經進了高級,進特級也無望,教學成績好壞對自己影響也不大!所以進而導致工作沒有動力,積極性差,教學效果不理想,或者乾脆不參加一線教學!

職稱低的當然是要拼,拼成績,拼論文,拼優質課,拼各種證件,拼到最後條件夠了又傻眼了!條件夠的多,名額少,怎麼辦?好一點學校排隊,不好的那就拼“別的”,那麼問題就出現了是吧?工作沒少做,到頭一場空,老師怎能不困惑!

二:評定條件國家的有,地方有,學校也有!

國家的是硬性的,沒什麼好講,必須達到!但地方的,特別是學校的條件,就是人為設定的,今年這樣,明年那樣,一年一個樣,你的步伐永遠跟不上變化!這裡是不是矛盾又出現了,條件設定的隨意性成為了又一隻攔路虎!

三:為了積累條件而積累條件,為了晉級而晉級!

論文可以抄,抄的不行可以買!證件沒有可以講條件要,比如不給優秀班主任證我就不當班主任了!最後又是集,又是買,又是要弄來的條件是不是有點變味呢?含金量怎麼樣呢?

晉級以後待遇提高了,認可度也高了!工作積極性反而不高了!是不是有違晉級的初衷?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職稱在評定過程中和評定後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摻雜到裡面去最終導致了職稱評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公正性大打折扣!

職稱的高低和教學成果和薪資待遇本應是成正比的,但最終的結果倒是成了反比!這樣教師怎能不困惑?

所以怎麼打破現有評價機制,消除不正常因素對職稱評定的影響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打造出一個以教學能力,教學成果,教學貢獻的評價機制,而不是片面的以年齡,教齡,學歷,職位等進行評價的機制!

職稱是對教師持續教學活動的一個綜合評價,絕不能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給我們教育發展的未來埋雷!

以上僅是個人想法,僅供大家討論和交流,難免存在有失偏頗的地方,勿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