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露一回面的文物古蹟,你有幸見過嗎?

一年只露一回面的文物古蹟,你有幸見過嗎?

落星墩又名落星石,亦稱德星山,位於廬山市紫陽堤南二里湖中心,是廬山市地標性建築和象徵性文物古蹟,

它是一座小石島,高數丈,縱橫週迴大約一百餘步,總面積不過1800平方米,與湖口縣大孤山(又名鞋山)遙相呼應。

一年只露一回面的文物古蹟,你有幸見過嗎?

落星墩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傳為墜星所化,宋人蔣之奇有"今日湖中石,

當年天上星"的詩句形容。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載:"落星石,週迴百餘步,高五丈,上生竹木,

傳曰有星墜此以名焉",星子縣(現為廬山市)便因此而得名。

一年只露一回面的文物古蹟,你有幸見過嗎?

落星墩

落星墩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形如星斗乍一看像是星星浮在水面,傳說是星星墜落變化形成,因而取名為落星墩,並且只有正值鄱陽湖枯水期,落星墩才會浮出水面,露出它的真面目,枯水期為每年十一月至來年的四五月份,

到了雨季,落星墩大部分都淹沒了,所以成為“最任性”的古建築。

一年只露一回面的文物古蹟,你有幸見過嗎?

一年只露一回面的文物古蹟,你有幸見過嗎?

五代時,落星墩被封為寶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歷代都加以維修,明代又加建亭臺樓閣,如浮玉樓、玉京軒、崗漪軒、清暉閣等,由於歷盡滄桑殘存無已。後上生竹木,墩境依舊幽雅秀麗。

一年只露一回面的文物古蹟,你有幸見過嗎?

佇立其上,近觀湖水,金鱗競躍,白鷺翻飛,碧波連天一色。遠眺廬山觀音橋秀峰,淡煙輕掩雄姿,上生竹木,田園詩人陶淵明當年"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的歸田情景,彷彿依稀可見。

王安石、黃庭堅、朱熹遊此皆有題詠,王安石詩中所形容的"萬里長江一酒杯"更是千古傳名。

一年只露一回面的文物古蹟,你有幸見過嗎?

近看落星墩,只剩下一亭、一閣和一塔,坐落在落星石上。外邊石牆是後來修建的,據說是為了在雨季的時候,防止漁船誤撞而建立的防範措施。可惜整體畫面卻如此格格不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