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青睞成都早期雙創項目 醫療健康、企業服務、硬件最受歡迎

雙創週期間,如何讓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新經濟環境下更高效的融資成為各方關注焦點。今日下午,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在菁蓉匯推出融創茶館·雙創企業多元化投融資分享會,邀請本土創投機構與50多位全國創客齊聚一堂、暢敘融資升級之“道”。

資本青睞成都早期雙創項目 醫療健康、企業服務、硬件最受歡迎


今年創投圈整體環境不容樂觀,馬太效應明顯,受到資本冷落的初創企業更是緊衣縮食。分享會上,錦泓科貸資深項目經理曹國瑞分析表示,根據統計,2018上半年,成都共披露融資案例78起,相比國內其它區域,成都的早期項目更受資本青睞,上半年A輪及A輪前共發生46起融資,其中天使輪24起。醫療健康、企業服務、硬件依然是三大最受投資人歡迎的賽道。眾所周知,科創企業資金來源一般是通過風險投資獲得股權融資,當面臨今年整體缺錢加上機構謹慎,讓科創企業融資難度增大。

資本青睞成都早期雙創項目 醫療健康、企業服務、硬件最受歡迎

在場的創客對於投融資大環境的變化都深有體會,也在積極尋求一些新的融資手段。“科創企業發展快速且難以預測,商業模式和技術也是日新月異,大多很難對其進行合理的業務預測;同時,這些企業往往輕資產,人是最核心的競爭力,因此很難得到傳統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分享會上,曹國瑞支招表示,科技初創企業需要一個債股權平衡的資本架構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實現最優化的債股權比例。在大環境不容樂觀的情況下,科創企業更應該多元化選擇資金。以風靡於美國硅谷幾十年的風險信貸為例,這種資金與股權融資是互補關係而非替代關係,且其融資成本遠低於股權融資。作為國企背景的科貸企業,錦泓科貸率先在成都借鑑了硅谷銀行模式。目前已跟蹤服務了近千家成都科創企業,積累了近千家科技創新企業數據,也掌握眾多本土化科技企業在不同生命週期的發展規律,這樣的積累很難被直接複製。

特別值得一提是,針對科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近期,成都市科學技術局面向成都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通過政府資金幫助企業增信的科創貸服務體系實現了擴容。除了傳統合作銀行外,正式吸納了第一家科技小貸公司-錦泓科貸入駐平臺。此舉措可與傳統銀行信貸產品形成差異化補充,有助於進一步完善“科創貸”服務維度。為此,錦泓針對科創貸申請企業進行了產品調整及開發,將部分產品的利率進行了下調。此外,還針對入選“2018成都獨角獸企業梯度榜單”的企業,新增準獨角獸企業孵化貸。

活動現場,華西證券小微企業部高級VP蔣詩洪也分享了現今新經濟下的企業融資新路徑。金融市場大多分為資金市場和資本市場,資本市場以權益為主,期限長、風險大、收益高;而資金市場以債務為主,期限短、風險相對小、收益較低。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企業需根據自身情況、發展規模、募集資金大小選擇不同的上市板塊和融資方式。其中,企業融資包括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兩者並非對立割裂,相互搭配更能助推企業快速成長。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記者 劉泰山 編輯 李懷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