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革命!看產業功能區如何塑造成都未來新形態

5月17日,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全市產業協同發展推進會議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主持並講話,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產業功能區建設上狠下功夫,努力把產業功能區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推動成都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中西部最前列。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出席。

這是一場革命!看產業功能區如何塑造成都未來新形態

去年7月,我市在產業發展大會上作出“統籌佈局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決策部署。當前,產業功能區作為城市轉型升級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認識正逐步深化,共識正逐步形成。

會上,市經信委、市商務委、成都高新區、青白江區等10家單位彙報了工作推進情況及打算,與會人員進行了充分討論。

“產業功能區建設,是城市發展轉型和經濟方式轉變的一場革命。”範銳平強調,要沉下心來、主動作為、久久為功、統籌推進,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深化對產業功能區的認識和對主導產業的研究,破解對傳統發展路徑依賴過多等問題,以產業功能區建設塑造城市未來新形態。

一要聚焦錯位協同,培育產業生態。

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的思想,主動在錯位基礎上實現協同,形成以產業功能區為單元的產業生態圈。要明確產業功能區主導產業定位,聚焦細分領域深化研究,努力實現跨行政區域協作;要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構建符合龍頭企業需求的產業鏈,建立主導產業的產業鏈全景圖、重點企業和配套企業名錄、產業生態發展路徑圖;要引導各類資源要素打破地域約束和行政壁壘,強化產業關聯,實現協同發展;要堅持開放引領,主動對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

二要聚焦供需匹配,完善創新生態。

要深化改革,優化創新要素資源配置,實現創新鏈、人才、資金鍊供需匹配。要深化創新資源和產業發展內在關係,打造校院地企創新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將沉澱的創新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動力源。要圍繞人力資源全生命週期需求,既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和領軍人才,又堅持市場化評價和企業需求側目標導向,做到人才引進“一企一策”,引育培用更加精準。要圍繞創新活力,提升資金鍊和創新鏈的匹配效率,運用產業引導基金促進各類基金支持產業功能區發展,搭建資金對接平臺。

三要聚焦人本需求,重構生活生態。

以“人城產”邏輯思考產業功能區建設,建設集研發、生產、居住、消費、人文、生態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新型社區。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個性需求,建設一批不可複製、不可替代的基礎設施和保障設施,形成特色產業園區功能比較優勢。圍繞人力資源需求完善高端生活功能,構建人文和諧、包容開放和富有親和力的城市公共空間,加快佈局國際化社區,“築巢引鳳”吸引國際化、高素質人才。圍繞可持續發展未來需求完善綠色生態功能,堅持公園城市建設理念,以集約節約、綠色低碳、生態宜居為方向,以產出效率和宜居水平為目標,把產業功能區建設成為綠色發展示範區。

四要聚焦轉型升級,構建政策生態。

要把產業功能區建設成為有區域競爭力和行業顯示度的城市新區,吸引高端生產要素、創新團隊,形成以生態圈、生活圈為新競爭優勢的經濟工作組織方式。要加快建設專業化平臺和服務機制,做到有一個城市生活設計模型、有一張產業鏈全景圖、有一批市場化投資平臺、有一套專業性政策保障體系、有一批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有一批國家級功能中心和創新中心等“六有”。要建立專業化的管理運營團隊;聚焦政策資金和要素資源服務保障;強化對產業發展、功能配套、政策保障等差異化考核評價,強化對專業管理、要素匹配部門的考核。

這是一場革命!看產業功能區如何塑造成都未來新形態

羅強說——

產業規劃站位要高,發揮好市級部門牽頭作用,各個產業功能區積極配合,深化完善產業發展規劃;

要聚焦主導產業,根據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等,明晰各自在產業鏈中所處位置,找準主導產業的細分領域、聚焦發展;

要注重生產生活生態協調,按照產業功能區就是產業新城的理念,加強公共服務、民生等配套設施建設,推動職住平衡、產城融合發展;

要切實做好政務服務,提高項目推進效率,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市領導胡元坤、吳凱、謝瑞武、王川紅、左正、韓春林、巫敏、劉筱柳、劉玉泉、楊林興、楊建德出席。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記者 鍾文 攝影 王若冰 劉陽 編輯 楊馥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