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字,一字之差,待遇完全不同

清朝的初期,八旗的戰鬥力還是蠻強的,八旗子弟們也沒有被紙醉金迷的生活腐朽,而隨著清朝的延續,得到特殊待遇的八旗子弟都過上了愜意的生活,導致戰鬥力開始下降。於是清朝在無奈之下,只能再添加漢人為士兵,總不能讓群已經腐化墮落的八旗兵上戰場吧。清朝的將士們分為了“兵”和“勇”,先說說“兵”吧。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字,一字之差,待遇完全不同

“兵”是正規軍隊,武器裝備精良,待遇也不錯,由八旗和綠營組成。八旗包括滿洲、蒙古、漢軍,駐營的時候位置都是固定的,在清軍入關的時候,“兵”裡面以八旗為主力,他們驍勇善戰,個個身強體壯,與後期形成明顯對比。在入關成功的時候,由於跟皇室的血統接近,於是受到了格外有待,畢竟皇帝的使命就是讓他的民族子孫遍地,滋生繁多。

而另一句話是“飽暖思淫慾”,只有讓這些八旗子弟吃飽穿暖之後,才可以進行傳宗接代的大事。可是這樣一來,沒有壓力也就沒有了動力,他們現在不再會射箭,反而投壺功力大漲,所以成為國家的負擔。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字,一字之差,待遇完全不同

如此一來,身上寫著“兵”字的官兵好歹是清朝的正規軍隊,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們繼續沒落下去,於是便開始大量引進蒙古人和漢人,僅僅讓滿人進行管理工作。能夠進入這裡的人都精通騎馬、擅長騎射,於是受到朝廷的有待。在清末太平天國的時候,由於兵力不足,戰鬥力低下,於是曾國藩開始招募鄉勇。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字,一字之差,待遇完全不同

大家都知道,其實湘軍的建立也與“勇”有關,於是曾國藩定兵制、發糧餉,將這裡更名為勇營,雖然地位沒有“兵”高,確是成為了清朝的主要軍事力量,不過不同的是,“勇”不會效忠皇帝,而是效忠自己的長官。“勇”的地位有多低呢?一般都是出現戰爭的時候才會被招募,如果戰爭結束的話,就會被遣散,並且沒有編制,連工資都是自己籌集。可笑的是,“兵”們都在貪圖享樂,卻得到高規格的待遇。而“勇”在前線奮戰,卻功勞卻要算在“兵”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