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經典《韓非子》30精句解析,中國不能沒有法家!

韓非子是先秦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他從主張變革、反對復古的歷史觀出發,宣揚君主集權,任法術而尚功利。《韓非子》一書,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其中有不少國人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韓非子的思想與當今“依法治國”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現精選《韓非子》30句,供讀者參考。

法家經典《韓非子》30精句解析,中國不能沒有法家!

1.人處疾則貴醫。

釋:出自《韓非子·解老》。人有病,希望醫生能給自己治好,所以特別尊重醫生。用來比喻人有了困難.就要尊重前來幫助的人。

2.巧詐不如拙誠。

釋:出自《韓非子·說林》。巧妙的奸詐不如拙樸的誠實。

3.小信誠則大信立。

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講小信用,大信用也就會逐漸確立起來。

4.事以密成,語以洩敗。

釋:出自《韓非子·說難》。事情由於保守機密而成功,說話不慎、洩露機密會導致失敗。

5.不躓于山,而躓於垤。

釋:出自《韓非子·六反》。躓:跌倒。垤:小墳堆。人們不會在經過山嶺時跌倒,卻總是在過小墳堆時跌倒。比喻在大事情上沒有失敗,卻在小事情上受挫。

6.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釋:出自《韓非子·有度》。法律不偏袒有權有勢的人,墨線不向彎曲的地方傾斜。指法律應公平公正,一視同仁。

法家經典《韓非子》30精句解析,中國不能沒有法家!

7.治民無常,唯法為冶。

釋:出自《韓非子·心度》。指管理百姓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只有依法來實施管理。

8.治民者,禁奸於未萌。

釋:出自《韓非子·心度》。治理民眾,要把奸邪禁止在尚未發生之時。

9.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釋:出自《韓非子·五蠹》。袖子長了好跳舞,錢財多了好經商。比喻有所憑藉,事業容易成功。

10.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釋:出自《韓非子·五蠹》。聖人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陳規舊俗,而是根據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進而制定相應的政治措施。

11.一家二貴,事乃無功。

釋:出自《韓非子·揚權》。一個家庭中有兩個當家人,幹什麼事情都不會成功。

12.治強生於法,弱亂生於阿。

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國家安定富強,是因為法制健全;國家衰弱混亂,是因為執法不力。

法家經典《韓非子》30精句解析,中國不能沒有法家!

13.存亡在虛實,不在於眾寡。

釋:出自《韓非子·安危》。國家的生存和滅亡,在於國力的強與弱,而不在於人員的多與少。

14.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釋:出自《韓非子·有度》。懲罰罪過不避讓大臣,賞賜善行不遺忘百姓。

15.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釋:出自《韓非子·功名》。一個人同時用右手畫圓,左手畫方,結果兩個都畫不成。比喻用心不專,什麼事也辦不成。

16.小知不可使謀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釋:

出自《韓非子·飾邪》。有小聰明的人不可讓他參與謀劃大事,只忠於主子不忠於國家的人不可讓他掌管法制。

17.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

釋:自《韓非子·顯學》。冰和炭不能長時間放在同一個容器裡,寒和暑不能同時來到。比喻相互矛盾敵對的學說,不能同時並存。

18.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

釋:出自《韓非子·大體》。不去吹開獸皮上的毛以尋找細小的毛病,不洗掉汙垢以查找難以知道的東西。用來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毛病或缺點。

法家經典《韓非子》30精句解析,中國不能沒有法家!

19.搖鏡,則不得為明;搖衡,則不得為正,法之謂也。

釋:出自《韓非子·飾邪》。搖動鏡子就不能保持明亮,搖動衡器就不能保持平正,說的就是“法”。比喻執法必須堅決,不能搖擺不定。

20.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

釋:出自《韓非子·飾邪》。明白地確立法制,拋開私人恩怨,這樣才能作到有令必能貫徹執行,有禁沒人敢於違反。

21.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釋: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火很兇猛,因為人們因為害怕不敢拔惹,因此被燒死的人不多;而水看來卻很柔弱,人們以為容易應付,所以溺死的人很多。

22.糟糠不飽者不務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繡。

釋:出自《韓非子·五蠹》。連糟糠都吃不飽的人,不會去尋求粱肉;連一件完整的粗布衣服都沒有的人,不會去期望有文采的錦繡。

23.冬日之閉凍也不固,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

釋:出自《韓非子·解老》。如果冬天封凍得不夠徹底,那麼春夏的草木也不會茂盛生長。

24.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釋:出自《韓非子·觀行》。眼睛失去了鏡子,就無法端正面目;人失去了大道,就無法明析是非。

法家經典《韓非子》30精句解析,中國不能沒有法家!

25.越王好勇而民多輕死,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

釋:出自《韓非子·二柄》。越王勾踐崇尚勇武,越國人民也多視死如歸;楚靈王喜歡細腰的美女,楚國女子也多為使腰肢變細而忍飢挨餓的人。

26.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釋:出自《韓非子·喻老》。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燬。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27.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釋:出自《韓非子·有度》。沒有一直強的國家,沒有一直弱的國家,嚴格執行法度的就會成為強國,反之就是弱國。

28.不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

釋:出自《韓非子·孤憤》。通曉統治策略的人,必然識見高遠並明察秋毫;不明察秋毫,就不能發現隱私。能夠推行法治的人,必須堅決果斷並剛強正直;不剛強正直,就不能矯正邪惡。

29.時移而治,不易者亂。

釋:出自《韓非子·心度》。 時代已經變化了,而治理國家的方法不改變,那麼國家就會出現混亂。

30. 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

釋:出自《韓非子·飾邪》。家裡有了固定的產業,即使遇上饑荒也不會捱餓;國家有了固定的法制,即使遇上危難也不會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