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幾天,他們卻留給我們無限的“緬懷”

近日網絡以及各大媒體相繼播報關於一位“央視主持人”及一位“作家”逝世消息,這不禁讓人為之悲痛。網友們更是鋪天蓋地的發表評論祭奠、緬懷 ……不僅緬懷他們的離去,更讓我們緬懷的是他們帶給所有觀眾和社會的那份無際的歡樂……從此我們再看不到他們的節目及作品,但是他們留給我們的那些是永遠無法磨滅的記憶。

李詠,他曾是家喻戶曉的央視主持人。當年主持的央視綜藝節目《非常6+1》,深受大家喜愛。他的主持風格詼諧,外貌也非常有特點。

過去的幾天,他們卻留給我們無限的“緬懷”

2017年1月25日,北京,中央電視臺直播廳,李詠主持的《非常6+1》

當年李詠畢業之後就進入了央視,主持了多檔節目,還有多屆春節聯歡晚會。他的每次出現,都是一張笑到發皺的臉龐,讓人看上去非常和善。當年李詠畢業之後就進入了央視,主持了多檔節目,還有多屆春節聯歡晚會。他的每次出現,都是一張笑到發皺的臉龐,讓人看上去非常和善。

過去的幾天,他們卻留給我們無限的“緬懷”

2008年央視主持人(播音員)掛曆問世,李詠、朱軍、董卿等“榜上有名”

李詠的老婆哈文和他曾是同學,兩人還是初戀情人,這一段愛情被大眾所羨慕,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哈文是導演和製片人的身份,李詠是主持人。一人臺前,一人幕後,這樣的關係持續多年後,從央視辭職。

過去的幾天,他們卻留給我們無限的“緬懷”

李詠一家三口

金庸原名查良鏞,系浙江海寧人,1924年出生,1948年移居香港,隨後以筆名「金庸」創作《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眾多媒體文章都稱之為“武俠泰斗”。

過去的幾天,他們卻留給我們無限的“緬懷”

金庸

過去的幾天,他們卻留給我們無限的“緬懷”

金庸成為英國劍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雖然因創作出許多豪氣萬丈的大俠形象而被稱為“查大俠”,但是金庸卻覺得這個稱謂實在過譽:金庸本名查良鏞,出生在浙江海寧,祖上是名門望族,不但善於經商,而且出了很多學識淵博的後人。

雖然在查良鏞出生時家道已經有些衰落,但依然有良田三千畝。男孩子都淘氣,但他不同。家裡藏書多,他便整天泡在藏書堆裡,讀得廢寢忘食。父親怕他讀出毛病,便想方設法讓他出去玩。

其實要論他真正的處女作,並不是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而是一本叫做《給初中投考者》的試題精編,由查良鏞和其他兩位同學根據所考的內容自己出題編寫。這本試題精編類書籍暢銷幾省,賺到的第一桶金就足夠把他供到大學。那時他只有十五歲。

過去的幾天,他們卻留給我們無限的“緬懷”

金庸

從查良鏞到金庸

1946年秋天,《大公報》刊登啟事:面向全國公開招聘三名國際電訊編輯。應聘者蜂擁而來,竟多達3000人。查良鏞憑藉自己的才華被千里挑一,進入上海《大公報》,正式步入了報人生涯。

1948年,《大公報》香港版復刊,查良鏞被派到香港工作,這也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

1950年,《大公報》旗下《新晚報》創刊,查良鏞被調到《新晚報》,做了副刊編輯。

於是查良鏞的武俠處女作《書劍恩仇錄》問世,反響甚至超過了梁羽生。他將名字最後一字一分為二,署名“金庸”。

他和昔日同學沈寶新,兩人一起出資,創辦了《明報》。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1972年,金庸宣佈封筆:“如果沒有什麼意外,《鹿鼎記》是我最後的一部武俠小說了。”

過去的幾天,他們卻留給我們無限的“緬懷”

金庸膾炙人口的作品

八十歲的學生金庸

金庸寫了十四部武俠小說,部部經典。但金庸的名氣雖響徹中外,而且博古通今,歷史、政治等知識信手拈來,他依然覺得自己學問不夠。因此即使是在獲得劍橋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後,金庸堅持選擇作為普通學生申請就讀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那時的他已經是81歲高齡。

有人曾經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人生在世,去若朝露。一個人的一生,為何不可以是一部武俠小說,前半生縱情恣意、灑脫妄為,後半生心懷敬畏,有不斷向學之心。就如查大俠的人生!

過去的幾天,他們卻留給我們無限的“緬懷”

一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辭世 享年9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