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條英機自殺真相:如何既自殺又不死,是個技術活

東條英機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禍首。

他1940年7月當陸相,1941年7月升首相,組閣時自己一身挑三相之職,成為明治維新以來權力最大首相,人稱“東條將軍”,把他比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絕對集中的幕府將軍。

他上任幾個月後發動偷襲珍珠港,所以戰敗後,以美國為主導的東京審判,第一批要逮捕審判的名單上的第一個人,就是東條英機。

但是,東條英機在遭逮捕時開槍自殺未遂,事後史料證明,這徹頭徹尾是一場早有預謀的自殺秀。飛春讀傳今天帶你詳細解析其自殺秀全過程。

東條英機自殺真相:如何既自殺又不死,是個技術活

(東條英機左胸槍口可見)

一、為啥要自殺?

自殺是日本軍人謝罪的唯一方式,當有辱天皇聲譽、天皇意志,自身使命責任未盡,甚至僅僅為表效忠時,日軍就會自殺。

自殺是日本特有的恥感文化的“國標”。

比如戰爭中受傷嚴重,不能繼續作戰又會拖累戰友時,他們便會要求戰友殺了自己,或者自殺。

比如戰敗前預計要被對方攻奪陣地,自己會淪為俘虜時,首領就會燒了國旗,自己自殺,以保全名聲免受辱。

如果一個日軍戰場上被俘了,對方善待俘虜又給他治好傷讓他回日本了,那這個人肯定沒有好下場,即便他不想自殺,日本人也會逼他自殺,環境如此。

明治天皇的忠實粉絲乃木希典,一生全靠明治天皇重用擢撥,1912年明治死後,他安置好明治皇孫裕仁的事(他是裕仁的老師),在明治出殯那天,和妻子一起在自家樓上雙雙自殺了。

日本戰敗前後的一段時間裡,自殺的人有很多,或出自絕望,或因未進使命,有辱天皇,個體、集體自殺者,每日不絕。

有史學家統計,僅8月15後的一週裡,從元帥到列兵,從大將到水手,“死於自己之手的,總計526人”

東條英機作為軍部首領,首先是一個軍人,自然曉得以死謝罪的基本規則,所以,當1945年9月11日美國憲兵率眾人包圍東條別墅,逮捕這個最大的戰犯時,他選擇了自殺,用他的話說,就是“寧死不俘”。

東條英機自殺真相:如何既自殺又不死,是個技術活

(日本投降後的軍人)

二、為啥不剖腹?

這個是問題的關鍵。

日本戰敗後,眾多軍政高級領導者中,自殺的也不少。

●前陸相杉山元,用槍朝自己太陽穴開槍,當場斃命。

●前陸相阿南惟幾,在天皇宣佈投降的當天凌晨,用了整整一宿的時間,泡澡、喝酒、寫遺書,搞了個很長的儀式,最後刨腹自殺。

死前還讓親屬在旁邊持刀當介錯,以防自己下不了手,自殺未遂時,給自己補上一刀。他死後妻子也以匕首自殺。

●前首相近衛文麿,皇族後裔,選擇了保全屍首的服毒自殺。

東條英機自殺真相:如何既自殺又不死,是個技術活

(開槍自殺的日本陸軍元帥杉山元)

總之,一個日本人想要成功自殺,方式是多樣的,成功率也是很高的,但東條既不剖腹,也不飲彈,專門選擇自殺率不高的打心臟,這是為何呢?

眾所周知,剖腹是負罪的日本人自我救贖的最好方式,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把自己腹腔的“米神”放出來,以示對神靈的尊重,此後成為武士道獻身忠勇的標準歸宿。

其實,切腹往往是不能現場斃命的,因為它並非見血封喉的要害之處。所以刨腹需要旁邊有一個人持刀,在他倒地後給他一刀斷頭,幫其實現願望。這個人就叫介錯。

東條自殺時,是在美國憲兵去逮捕他的情景下實施的,當時是下午4點多,重兵包圍,人群嘈雜,美國大兵吆喝著讓“狗雜種滾出來”,時間緊任務重,頗具周折和儀式感的剖腹,就難以倉促間完成,所以就選擇了開槍。

再者,東條家裡當時沒有第二個人,他提前支出去了家人。沒有介錯,刨腹就難以保障。

東條英機自殺真相:如何既自殺又不死,是個技術活

(阿南惟幾自殺)

三、為啥自殺未遂?

然而,即便是時間緊任務重,東條如果一心想自殺,也完全可以成全自己。一個基本的常識就是,為啥不早點動手?

阿南惟幾在天皇宣佈前幾個小時內完美地實現了刨腹儀式,杉山元一槍爆了自己腦袋,都是很好的範例,東條在天皇宣佈投降後快一個月了,才選擇在重兵去抓捕他的時候,“倉惶”行事,有史學家分析,這不是緊急情況下的被迫選擇,而是深處藏心機、專門等到這一刻的自殺秀。

原因有4:

①他一點兒也不緊迫,反而很從容。

有一張東條被憲兵包圍前,從二樓窗戶露頭和憲兵對話的圖片,東條面帶笑容,十分從容。

美國記者的描述中,東條開門讓進入自己院子後,還給他們讓“希望”牌香菸,在院子裡和美國憲兵坐一條長凳子上“談心”。

東條英機自殺真相:如何既自殺又不死,是個技術活

(東條英機被捕前的一笑)

②自殺技術含量高

用右手開槍打自己心臟,本身就不易,東條是個左撇子,用槍打自己左胸心臟,尤其困難。不信你試試,其難度不亞於常人用右手打自己的左太陽穴。

所以,對東條來說,開槍打心臟是個技術含量很高,換句話說是失敗率本身就很大的技術活。

這點東條不是不知道,而且清楚得很,為此,他請鄰居鈴木醫生專門為自己心臟處畫了圈。

可疑的是,自殺備用的圈自己知道就行了,而東條不然,“常撫摸示人”,這明明是在宣示自己不久將要上演的“壯舉”。

後人研究稱,這個圈,不是幫他打中心臟的,而是幫他躲避心臟的!

美國記者稱,東條的心臟是個“細長的畸形”,所以躲過去了子彈,這一切,都是東條和醫生完美的謀劃。

東條英機自殺真相:如何既自殺又不死,是個技術活

(開槍自殺後的東條)

③自己的解釋欲蓋彌彰

最簡單的,東條在美國憲兵一腳踢開自己房間門時,完全可以一槍自己爆了自己腦袋,或者把槍往自己嘴裡一塞,保準死亡。

但東條絕不。

他開槍後安全地倒在了自己座椅上,美國大兵迅速叫醫生搶救,最後以坐急救車的方式被美國大兵帶走了。

在車裡,東條還告訴帶頭逮捕他的美國少校保羅·克勞斯,說自己沒朝腦袋開槍,是為了“讓人們認出我的容貌,知道我已死了。”

這是一條多麼牽強的解釋,彷彿朝太陽穴開槍自殺的,都是無名屍,都不可識別了。東條此言,沒有人讓他說,他卻主動交代,大有欲蓋彌彰之意。

東條英機自殺真相:如何既自殺又不死,是個技術活

(現場搶救)

四、自殺秀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費盡心思地找一個眾人圍觀的時刻,別出心裁地請醫生為自己畫圈,深謀遠慮地選擇失敗率極高的方式,萬無一失地由美國醫生及時搶救,東條這場自殺秀,終於完美落幕。

美國大兵為他輸血,最終他活了過來,走向東京審判,最後被絞死。

折騰一圈,還是死,他究竟為了啥?

①謝罪

不管怎樣,自己總算“勇敢”地死過一次了,可以對日本有個交代了。

②免辱

作為軍人,他最受不了的是被敵人抓獲,這是他昔日向部隊要求的,現在自己如果被俘,天大的恥辱,現在被醫生用救護車拉走,好看多了。

③擔責

貝爾吉阿米尼《天皇的陰謀》中揭露,東條在被抓一週前,曾被日本戰後陸相下村定秘密召見,“代表政府要求東條在必要時服從逮捕,放棄自殺,知道他有機會說服盟國相信,是他東條,而不是天皇裕仁,應對戰爭負責。”

東條答應自己會盡一切力量保護天皇,但說自己“可能會覺得有必要為榮譽而自殺”作為軍人,他“曾宣誓不會被生俘”。

下村定十分感激,答應他無論發生什麼,“東條的家屬都將得到財政上的關照”。

東條英機自殺真相:如何既自殺又不死,是個技術活

(監獄中的東條)

一樁秘密交易就這樣達成了。

所以才會有阿南死後近1個月,東條才想起自殺;所以才有了心臟畫圈,“常撫摸示人”;所以才有了窗戶露頭微笑;所以才有了自殺秀,被救活,走上法庭,替天皇裕仁攬過去所有戰爭責任,最後被絞死。

================

文獻參考:

戴維·貝爾吉阿米尼、王紀卿《天皇與日本國命》(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6年版)

赫伯特·比克斯、王麗萍、孫盛萍《真相 裕仁天皇與侵華戰爭》(新華出版社2014年版)

孫果達《東條英機自殺析疑》(軍事歷史研究 2006年0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