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股王:恆立實業,9個漲停板,它向我們啟示了什麼

10月以來的

短線股王:恆立實業,9個漲停板,它向我們啟示了什麼

今年10月,是難以忘記的一個月。自2015年股市崩盤以來,上證2638點,儼然成了市場的鐵底。在這個10月以前,上證每每接近該區域,都被證明是階段抄底良機。眼看,9月份接近該區域後,上證迅速反彈,歷史貌似要重演,然而,長假之後的10月第一個交易日的破位,讓一切如煙似霧,原來鐵底之下,還藏有深坑。

大盤低位創新低,堪稱歷史級別,然而就是這樣的史詩般的弱市,除掉次新股,仍不乏翻倍股。10月中旬起步的恆立實業,由10月19日最低的2.42漲至5.03元,漲幅107%,奪下10月份漲幅第一名。10月30日停牌到11月5日覆盤,又是2連漲停,由此,恆立實業實現9個漲停板。恆立實業,作為一隻短線妖股,宛若弱市黑夜裡的一道閃電,迷人的光芒劃過天際,彷佛在向人們啟示著什麼。那麼,啟示了什麼呢?

我們先看看恆立實業有何特別之處。

恆立實業,全稱為恆立實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歷史簡稱岳陽恆立、ST恆立、S*ST恆立、*ST恆立、岳陽恆立、恆立實業、*ST恆立等,歸屬專業設備製造業。公司註冊地址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冷水鋪辦事處冷水鋪居委會10幢301,主營業務為生產和銷售製冷空調設備、機械設備,銷售汽車。在眾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裡,無論市場佔有率、核心技術,這個公司都算不上很出眾的公司。不過,從它的簡介裡,一排的ST的字眼倒是很醒目。

短線股王:恆立實業,9個漲停板,它向我們啟示了什麼

我們再看看它近三年來的經營業績: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04.20萬元,虧損4681.57萬元,虧損額比收入還多;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86.97萬元,盈利4799.97萬元,儘管扭虧為盈,但盈利額竟然超過了公司的營業收入,一看就知道不是依靠主營業務實現盈利的,主業不僅沒有任何起色,較2015年有所下滑;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73.31萬元,收入較2016年有了增長,但公司卻虧損2738.62萬元。截止到本年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12.18萬元,實現利潤108.97萬元,業績依舊處於停滯狀態,看不出有任何經營拐點的變化。

因此,作為一家制造車用空調的中小上市公司,恆立實業的企業基本情況一般,歷史營業收入業績乏善可陳:近三年收入不到6000萬元,扣非後利潤實際處於虧損狀態,如果要說亮點,公司近三年資產負債率40%-50%,還算合理。業績不起眼,別的方面呢,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對該公司歷史有這麼樣的文字描述,“這家早在1996年便上市的公司,迄今至少累計停牌8年,主業連續虧損14年,5次被迫改嫁,3次賣殼,成功系劉虹,中技系成清波等眾多資本大鱷參與圍獵,統統鎩羽而歸”。寥寥數語,恆立實業的前生今世,躍然紙上。

從恆立實業的歷史看,它就是一隻市值10億元左右的殼,而且是一隻屢屢讓資本深陷其中的殼。這麼多年來,業績一直沒有起色,殼本色依舊。不過,讓人蹊蹺的是,作為一家資產負債率並不高的殼公司,眾多資本大鱷竟然在它身上“鎩羽而歸”,也是讓人不解,難道是A股裡的百慕大三角?不得而知。

通過以上資訊,我們可以總結出,如果說恆立實業有特別之處的話,它的最大特別之處就是,它可以算得上就是A股市場殼公司的代表:經久不息的差業績和屢戰屢敗的重組史。

那麼,恆立實業為何在此時爆發?它的這個爆發,正如上文要問的,又啟示了什麼,或者釋放了什麼信息?

恆立實業的爆發源於監管層的2記重拳:10月20日,證監會調整IPO被否企業重組上市的間隔日期,由3年之久縮短後變成半年,同時滬深交易所也出面表示,支持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出清落後產能;10月30日,證監會通過喊話,向市場表明“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2個消息很短,但傳遞的能量卻很大:一是通過優化重組,中小上市企業以及殼公司又有了生存空間,二是優化交易監管表明監管層容忍適度投機,殼資源挾帶重組主題,是投集中點。

因此,恆立實業的爆發,意味著監管層容忍適度投機。在這樣的條件下,遊資勢必重回江湖。我們從恆立實業停牌後又連續二連漲停板看,監管層並沒有對恆立實業另行特別處理,顯示監管層對市場的自發合規性投機的容忍。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但這個信號的意義並不是要我們去做垃圾股,去追求殼資源,而是告訴我們,監管層通過調整監管方式,宣告投機性的資金或我們通常所言的主力遊資可以入市了。主力遊資,作為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有生力量,歷來是活躍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一旦入市,中小創板塊的公司將迎來良好的交易機會。從歷史看,具備成長性和題材概念的中小創公司,往往是遊資的重點佈局對象。眼下,中小創估值回到牛市起點,泡沫消解後具備投機空間,通過遊資交易緩解的流動性,經過反覆震盪,2013年前後時的那種賺錢不賺指數的效應,或許大概率將再次在我們的市場重演。從最近中小創跑贏上證指數的跡象看,似乎在印證這個趨勢。

如果是這樣的話,恆立實業所帶來的啟示,遠比它奪得10月份的“股王”,更有指示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