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本文∣1627字 閱讀時間∣3分鐘

01

小蔡是一名90後,高中時循規蹈矩,老師父母怎麼說她就怎麼做,等到考大學的時候,並不清楚自己想要報考什麼專業,家裡人本著“將來好就業”的宗旨讓她報考了市場營銷這個專業,由於學校也不好,大學四年基本靠“混”,等到踏入招聘市場的瞬間她就徹底懵了。

看著招聘市場上幾百家公司,可她卻覺得沒有一家能夠容得下自己:好的公司看不上她的畢業院校和勉強及格的專業課成績,而不好的公司她又看不上,就這樣錯過了很多的機會。

在招聘市場晃悠了幾個月,小蔡的工作一直沒有著落,在房租的巨大壓力之下,小蔡選擇了向現實妥協,找了一份沒有門檻的房產中介的工作。

三年後,由於成交量一直上不去,自己也始終無法喜歡上這一份房產中介的工作,小蔡陷入了巨大的痛苦與糾結之中。

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02

很多90後在選擇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時候都過於隨意,本著試一試的心態或者迫於生活的壓力去選擇了一份自己不喜歡也不擅長的工作,導致自己的職場之路越走越窄,陷入惡性循環。

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他們告訴我,相對於即將要支付的房租水電費而言,考慮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而自己現在還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留給自己試錯,至於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就等有了錢有了時間在考慮就可以了。

小蔡原本也是這麼打算的,但是真正進入了工作之後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剛剛進入職場,小蔡需要學的東西很多,很多東西都是之前書本里沒有告訴自己的。前一個月一直處於一個職場的適應期,適應期過後,又迎來了轉正考核,如何通過轉正考驗,又消耗了小蔡大量的時間精力,而思考自己的職業方向,又只能一拖再拖。

好不容易順利轉正了,後面的業績壓力又紛至沓來,每當自己回到家中想要安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的職業方向的時候,抬眼一看錶,已經11點多了,告訴自己:洗洗睡吧。

一而再再而三,當自己真的下定決心要改變的時候,幾年已經過去了,可自己依舊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

這時候你才發現,當你想改變的時候,你已經被生活的重壓壓的闖不過氣來了。

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03

《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一書中,作者曾指出:“將一件重要而不緊急的事務擱置一旁,與借用無異。你通過不去做這件事情,而為今天賺到了時間,但卻增加了未來的成本,因為你早晚要借用其他時間(很可能是更多時間)來處理這件事。”

如果你也陷入了小蔡一樣的糾結與迷茫之中,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只有一個:將重要的事情納入考慮範圍之中,重新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要想做到這一點,你需要轉變你看問題的方式:

面向未來,捨棄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很多人因為“捨不得”自己之前的經歷,而固步自封,在自己不喜歡的領域裡耗費了自己的一生。

比如上文當中的小蔡,經歷了三年倍感痛苦而又漫長的房產中介生涯,這三年的時光對她而言就是沉沒成本,如果不想被現實束縛了手腳,就不能過多留戀這“被浪費了的時光”。如果因為害怕白白浪費而不敢跨出第一步,則意味著更大的浪費和損失。

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能力和意願,二者有其一

當一份工作讓你感到痛苦,你要去排查下究竟是自己的意願不足還是能力不行。而一般情況下,往往是因為自己不情願去做並且也做不好,才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

比如像小蔡這種,市場營銷專業並非是她的志願(意願不強),在大學四年期間,也只能混個勉強及格的分數(能力不足),這也成為了日後她找工作處處碰壁的關鍵原因所在。而她從事房產中介這樣一份工作,也是迫於生活的壓力(意願不強),三年中,成交量一直上不去(能力不足),最終導致自己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

面對這樣的情況,小蔡當下需要做的就是去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進而培養自己的能力。這時候,眾多的“小蔡”又要發問了,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呢?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參考我們公眾號當中的“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的測試結果來選擇與自己的興趣相匹配的工作,相信通過摸索與嘗試,你會更加清楚自己未來的職場道路應該如何去走,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