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度到深度,亞馬遜是如何推動 Alexa 內生成長的?

雖然 Alexa 已經幾乎“附身”了所有設備,但今年亞馬遜在語音助手領域真正的進步卻從廣度轉到了深度上。

當然,也不是說 Alexa 的增長遇到了瓶頸。今年其銷售市場數量成功翻番,學習法語和西班牙語也提上了日程。同時,能與 Alexa 互動的智能家居設備已經超過 2.8 萬款,是今年年初的 6 倍,與 Alexa 深度綁定的產品也突破 100 種。 總的來說,真正定義 2018 年的其實是 Alexa 的秘密進化,以及這種進化方式對其潛力釋放的推動。Alexa 正變得越來越聰明,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微妙進化許多人恐怕根本注意不到。“鐵腦袋”由於許多語音助手的改良目標是減少矛盾,因此它們都用上了看不見的設計。在過去的一年裡,Alexa 已經學會了將上下文語義從一個問題轉移到另一個問題。同時,用戶再也不用每問一次問題就喊“暗號”喚醒 Alexa 一次了,而且只需一個命令,你就能要求 Alexa 做多個任務。此外,召喚 Alexa 的技能時,你也無需一字不差的說出它的名字了。 是不是聽起來只是些雕蟲小技?你太小看 Alexa 了,這些看似玩票的小升級是在引導 Alexa 成為一個更善於“嘮嗑”的語音助手,這才是解決問題而非創造新矛盾的真正方案。可以這麼說,現在你跟 Alexa 聊天可比一年前順暢多了。 隨著機器學習技術的不斷提升與改進,這些升級並不令人吃驚。為了減少 Alexa 的錯誤率,亞馬遜還用了所謂的主動式學習,系統能自動識別自己需要人類專家幫助的領域並進行針對性提升。
“這樣的解決方案被輸送到了我們每一條‘血管’,包括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亞馬遜 Alexa 首席科學家兼副主席 Rohit Prasad 說道。“它讓我們所有的機器學習模型都上了一個臺階。”最近,亞馬遜還為 Alexa 引入了遷移學習技術。這就意味著每個人都能借助亞馬遜的“藍圖”技巧打造自己的食譜。開發者更是能利用 Alexa 瞭解的所有餐館或雜貨鋪知識減少那些乏味的工作。“實質上,有了深度學習我們就能模擬各種領域並將學到的知識轉移到新的領域或技巧上。”Prasad 解釋道。 機器學習帶來的益處讓 Alexa 完成了全方位升級,但它對整個系統最為深遠的影響還是一年內降低 25% 的錯誤率。對 Echo 用戶來說,這曾經是他們最頭疼的問題,未來終於無需再面對了。 未來,Alexa 的進步也不會停滯。本月,Alexa 就推出了自主學習功能,讓系統能根據上下文線索自動完成修正。Prasad 就表示:“對 AI 系統來說這可是件大事,畢竟它是從隱含反饋中學習的。” 不過,想突破下一個結界就沒那麼容易了,因為亞馬遜想要 Alexa 在任何時候預測你的需求。同時,Alexa 不但要理解你在說什麼,還要讀懂你是怎麼說的。 “當兩個人談話時,他們能很輕鬆的理解對方散發出的情感因子,不過機器人可不行。”卡耐基梅隆大學語音識別專家 Alex Rudnicky 解釋道。“因此,研發人員試圖讓 Alexa 變得更復雜,提升其推斷對話走向的能力。” 今年秋季,亞馬遜就用一份專利搶了個頭條,這項技術讓 Alexa 能識別用戶情緒並作出相應的反饋。不過,幫亞馬遜搶了頭條的並非這項技術有多先進,而是它隨時監聽的方式讓人感覺不自在,而那種推斷你感覺如何的方法會戲劇性地加劇用戶的不適。 Prasad 表示,Alexa 的終極目標是擁有遠程會話能力,它甚至可能會根據你的提問方式對給定的問題做出不同的反應。不過,想要擁有一個真正理解你語調微妙之處的語音助理,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如果你瞭解人的五大情緒。”Rudnicky 說道。“就會發現人類最擅長感知其他人的憤怒。”
技能包隨著 Alexa 設備的爆發性增長,它掌握的技能也在迅速增殖。亞馬遜的官方數據顯示,Alexa 已經擁有越 7 萬個技能,無論測驗、遊戲還是冥想,它都能駕輕就熟。在兩年前,這個數字只有現在的七分之一。Alexa 雖然已經能預測人們想使用哪項技能,但預測和發現並不能相提並論。同時,用戶並沒有徹底開發 Alexa 的潛力,大多數人只是將它當作廚房計時器而已。這樣一來,開發者也沒有動力繼續在 Alexa 平臺投入了。 此外,Alexa 的興旺發達也不能僅靠深度學習。雖然藉助它 Alexa 能迅速展現出最相關的技能,但語音助手的潛力可不止那些直接的功能需求。2016 年的互動遊戲 The Magic Door 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大家用 Echo 只是聽聽 NPR 或查查天氣,那麼算法將如何提醒你它自己的存在呢? “如果我們向用戶推介新技能和新功能,絕對能給他們帶來引人入勝的體驗。”主管 Alexa 體驗的 Toni Reid 說道。“不過你得有個度,因為 Alexa 也會超載。我們必須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內容的體量也需要嚴格控制。” 除了不斷為 Alexa 大廈添磚加瓦,亞馬遜還得時刻防著谷歌,後者雖然起步稍晚但正在努力縮小與亞馬遜之間的差距。市場研究公司 Canalys Research 預計,今年第三季度 Echo 智能音箱出貨量達 630 萬臺,而谷歌則已經將 Google Home 的單季出貨量拉到了 590 萬臺。 不過,這場競爭並沒有銷售數字看起來那麼緊張,因為它不包含第三方設備,在這一領域亞馬遜是絕對統治者。而且別忘了,過去四年裡亞馬遜可以積累了海量的忠實客戶。不過,谷歌也有讓亞馬遜不敢忽略的優勢。 “谷歌的 AI 經驗相當豐富,而亞馬遜則一切都要重頭來過。”Canalys 分析師 Vincent Thielke 說道。“
由於谷歌的 AI 已經非常先進,因此它們追趕起來毫不費力。”除此之外,Android、Android Auto 和 WearOS 也能成為 Google Assistant 的自留地。反觀亞馬遜,由於 Fire Phone 已經徹底失敗,因此在移動端亞馬遜已經沒有什麼重量級棋子。在與車輛中控信息娛樂系統的整合方面,亞馬遜也不是谷歌和蘋果的對手,雖然它們已經推出了 Echo Auto 這樣的“改裝件”。 好在,Alexa 並沒有放慢腳步的意思,新增的功能正讓它變得包羅萬象。至於未來 Alexa 將走向何方,恐怕現在你也能猜出一二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數智網»從廣度到深度,亞馬遜是如何推動 Alexa 內生成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