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有時候會因為看到一張照片而專門去一個地方,當我看到了福昌閣的照片,認定福昌閣就是這樣的地方!當開車來到福昌村看到心儀已久的地方時難掩心中的欣喜!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去過很多寺廟,建築形式上大都是平鋪開來,只有用俯視或者用無人機從上而下看的時候才能顯出它們的氣勢,而福昌閣一看之下是立體的,自上而下錯落有致、緊湊大氣一覽無遺,不用刻意抬頭或者低頭,平視望去既視感非常強!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這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隋朝,當時也不知道是隋文帝還是隋煬帝在這裡建了一座帝王行宮,起名福昌宮,福昌之名從此開始!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也曾巡幸於此,唐朝時的宜陽縣叫做福昌縣,就是取福昌宮之名!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現存的建築始建於明代,清朝時曾進行過全面的修葺,近些年來同樣進行過大規模翻修!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福昌閣主體建於30米的高臺之上,閣前築有臺階120餘級,自下而上步步高昇!臺階中間立有門樓,正負兩面均寫有“天一門”三個大字!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門口背面,“天一門”三個大字兩邊,有兩幅石雕,合二為一正是道家的八仙,刻畫的仙風道骨,各顯神通!正下邊兩條長龍栩栩如生,戲珠於中!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門口下方的兩側石階護欄之上,刻有活潑可愛的猴子和彰顯威嚴的石獅!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道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宗教,門樓兩側就山崖各砌磚洞數個,供奉藥王、老君、華佗、呂祖、魯班、財神、天尊、菩薩等!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門樓前方有一棟正中的建築將臺階的方向一分為二,建築本身沒有書寫名字的牌匾,上方為對外一側單簷頂,通體青磚琉璃瓦,硃紅色四聯木門有些年頭,對聯橫批“心誠則靈”!四聯木門下方對應四副精雕圖案,左右兩幅為兩條活潑生動的鯉魚,在古代有祝福之意;中間兩幅雕刻的是兩隻雄壯威武的老虎,鎮兇辟邪!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福昌閣的主體建築為重簷式歇山頂四方型建築,建築規格僅次於廡殿頂!黃綠琉璃瓦覆頂,四角挑簷懸鐘。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四周的飛簷翹角曲線和弧度拿捏的非常到位,再加上雙層垂簷,看上去美輪美奐!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細節之處著眼,四方八簷之上有八位守護神,守護著福昌閣和信徒們的信仰,各位守護神之後都跟著一排屋脊獸,神態各異,威懾四方!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福昌閣”三個大字掛在閣中央,上方龍頭造型一字排開,榫卯結構盡顯古人智慧!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一杆黃旗照日月,七星寶劍定乾坤”福昌閣作為道場,正中供奉的是玄天大帝,其在道教中信仰普遍!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行走中原—宜陽福昌閣

每年的三月初三福昌閣大會,這裡商賈雲集,熙熙攘攘,趕會人數數萬人,好不熱鬧!而我來的時候看到的是它平時的模樣,清淨脫俗,幾個老奶奶圍座在一起討論“家長裡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