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吉林省文史館館員、長白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張福有率李寶東、盧雅潔、趙嶽強、孫立輝在重走132年前吳大澂皇華紀程之路收官之際,在古驛路邊發現一處青銅時代遺址。
該遺址位於敦化市青溝子鄉鳳凰店村西北約800米、當石河北岸約400米的小山包上。山包上依次排列4個半壁石洞,其中東側的最大,在石洞上端邊緣,遺有土石混築的牆體。石洞西端似有門道,遺有碎石堆積的殘牆體。北部最深處,全部為自然石壁,石壁上有兩段打製石階,下段石階7級,上段石階5級。出口處似有門道,遺有排列有序的大石塊。距第五級石階1.03米處,立有1個大石鎬。在出口牆外約20米處地表,採集到1件石鏃(未加工完)、1件石片。
在鳳凰店遺址採集到三件石器。
一為鏃(毛坯),長52.50毫米,寬31.04毫米,厚6.79毫米,重10.27克。料為硅質灰巖,顏色為黑灰色。毛坯為石片,形狀接近葉狀,一端較尖,採用錘擊法修理,兩面加工,邊緣有細密的修疤。推測加工尚未完成,應為石鏃的半成品。
二為鎬,利用天然的長條形礫石,一端加工成刃,長430毫米,寬82.9—119.56毫米,厚66.34—74.12毫米,重5.3公斤。原料為角巖,顏色為黑火色,形狀呈長條形,器物一面為自然面,另一面大部分為自然形成的痕跡及兩個剝片疤。器體很厚重,推測為鎬類工具,且有使用痕跡。
三為石片,類型為完整石片,長26.31毫米,寬41.30毫米,厚6.07毫米,重5.75克。原料為硅質灰巖,顏色為灰白色。形狀不規則,打擊點散漫,半錐體較平,無錐疤,通心波顯著,放射線不清晰。
上述數據,均於2018年11月6日,由經吉林大學石器實驗室陳全家、李萬博、魏天旭測得並攝影、繪圖,寫出鑑定意見。
鳳凰店遺址,未見於《敦化市文物志》,屬新發現。經與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吉林大學陳全家教授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徐廷探討,鳳凰店遺址的年代,可能與周邊及崗子遺址相仿,屬青銅時代。依據鳳凰店遺址的石階梯推測,此類遺蹟或與《後漢書》《北史》《隋書》《文獻通考》等史書記載的挹婁在“不鹹山北”“鑿穴以居,開口向上,以梯出入”有關,應予高度重視,深入調查研究。
(吉林日報)
文章推薦
閱讀更多 延邊旅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