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什麼軍銜的人才能叫大帥?

然145


大帥在民國是一個專門侷限於軍閥們身上的特殊稱呼,如果是對歷史瞭解不足夠的人,或許會以為大帥這個稱呼在民國曆史中是一直被延續使用的。


但實際上這樣的稱呼只存在於民國上半段時間的北洋政府時期,在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完全取代了北洋政府之後,這樣的稱呼基本上已經消散在歷史之中了。

民國大概

在這裡我們可以首先了解一下民國這個時代的大概,民國全稱為中華民國,這個時代從1912年開始到49年結束,其中經歷了37年的時間。

雖然各種各樣的軍閥混戰不曾停歇,但是真正主導過這個時代的政權只有兩個,一個是北洋政府,另一個就是國民政府。


北洋政府是從1912年到1928年北伐完全結束前活躍在民國舞臺上的。

而國民政府是在1928年的北伐完全結束後才成為民國控制者的。

這就是民國所經歷的兩個不同時期,我們上面所說到的大帥就是存在於北洋政府那段時期中的。

北洋政府時期的大帥和帥

軍閥們互相間稱呼、在明面上是不會用上大帥這種名號的,這樣的名號一般只會使用在軍閥們的地盤中、出現在他們的手下或者普通百姓們對他們的稱呼中。


在北洋政府時期,如果只掌控了一個省份的軍閥在明面上會被稱為督軍。

如果是掌握了幾個省份的軍閥,他們在明面上就會被稱為巡閱使。

其中在明面上只有掌握了幾個省份的巡閱使才有資格被人們稱之為大帥,其他只能控制一個省份的督軍一般會在自己相關的名號後面被加上一個“帥”字。

比如張作霖這種掌控了東北數個省份的人物會被人們冠上大帥二字,人稱張大帥。

陸榮廷這種只掌握了廣西一個省份的軍閥只能擁有一個帥字,被人們稱之為了幹帥。

當然這些都是守規矩、在乎臉面的大軍閥,像一些只佔據了一兩個縣城的小軍閥就不會在乎那麼多了。

他們雖然實力規模遠遠達不到那些大帥軍閥的規模,但是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中就是完完全全絕對的土霸主,如果他們強行要求自己治下的百姓和軍隊稱呼自己為大帥,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並沒有人可以阻止他們。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民國時期能被稱為大帥的人要麼是位高權重到了極點的軍閥,要麼是沒什麼地盤根基的小軍閥。

在北洋政府時期,官方明面上授予的軍銜最高只有上將軍銜,因此當時明面上能稱呼為大帥的人物一般都擁有著上將軍銜。

而在蔣介石主導的北伐戰爭結束後,北洋政府時代消失在了歷史之中。

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大帥的名號開始被歷史的土壤給掩埋住了。

在國民政府時期,無論是權力再如何滔天的軍閥,他們都沒有沿用以往的大帥名號,最多隻從國民政府方面接受了一級上將的軍銜授予。

所以說在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只有上將軍銜、坐擁數個省份地盤的軍閥,才能被稱之為大帥,除此之外,一些沒受到官方認可的軍閥也可以恬不知恥地自稱為大帥。


孤客生


大帥,不是軍銜,也不是官職,只是一種叫法罷了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每個軍閥頭目都叫大帥,而這個大帥,只不過是手下逢迎的一個稱謂罷了。大帥的成為並沒有任何明確的軍銜去區分的。

大帥並不是軍銜

根據國際上的軍銜制度,有尉官、校官、將官等,最高的也就是元帥了。元帥是實實在在的軍銜,而大帥只不過是一種稱為罷了。對於這個大帥,沒有嚴格的軍銜制度去分別,全靠個人能力和個人喜好。

大帥是怎麼來的?

古代有三軍統帥的說法,而統帥,自然就被稱作大帥了。大帥一詞,在古代比較盛行,而民國時期的各個軍閥,大多是從前清過來的,也就導致他們的思想還有一部分停留在古代。比如,很多軍閥將領都自稱xx上將軍,上將軍一詞,也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

我們籠統的可以認為,大帥就是一方統帥,也就是說,在這個地方,大帥說了算,古代是這樣,軍閥割據的時候同樣是這樣。軍閥割據時期,每個軍閥都佔領著一大片土地,在他們的地盤內,他們施行的其實是自治,自己管理。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政府,比如張作霖手下的市長縣長們,都是聽張作霖的,而不是其他人。

大帥,好聽,霸氣,不俗套

軍閥們割據一方,但他們並沒有獨立,所以,他們的稱謂不可能是總統、首相一類的稱呼。叫陛下,不合適,太老套;叫皇上,老百姓得造反;叫統帥,不好聽;叫爹,好像挺多人願意,但是人家不願意;叫太君,好像也不行。

說來說去,還是大帥好聽,大帥,大字,威武霸氣,帥字,身份地位的體現。綜合起來,大帥,牛哄哄的,好聽,霸氣,下邊人叫著親切,大帥也喜歡聽,大帥是軍閥頭目最合適的稱謂,既符合大帥的內涵,又好聽。


御史三大人


記憶當中,被稱作大帥的人不多,張作霖曾率兵打進京城,任海陸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當時國家最高統治者,於是,“張大帥”就名聲在外了,最起碼在東北的威望如日中天。

就是這位“張大帥”,在位期間,堅決抵制都在打東三省主意的日俄的拉攏,保持了軍人的民族氣節,都被雙方勢力視為眼中盯,不幸在皇姑屯事件中被對方謀害。

大帥,不是軍銜,但絕對是先有軍銜,才有大帥的稱謂。現代的軍銜制度,起源於西方,但軍中的等級制度,即便在中國歷史上就有了,譬如元帥、將軍、校尉等,帥將校尉四等級別,在古代軍中就已有了,實際上形成了當代軍銜制度的基礎,不過沒有象西方舶來的軍銜制度那般嚴謹、等級森嚴而已。

民國期間,特別是早期推翻滿清帝制沒多久,貌似中華民國建立起來了,實際上中國依然處於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尤其是北洋時期,即便各省的督軍都掌控軍政大權,但也不一定有資格稱為大帥。

大帥,只是軍隊中最高指揮官的一種尊稱,絕非真正的軍銜,更多是是一種軍人最高的榮譽,張作霖恰巧滿足了這個條件,是獨立的一支龐大軍隊中的最高將領。

張作霖,在東北起家,東三省的實際掌控者,曾一度任海陸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當時國家最高統治者,所以被稱作“大帥”是當之無愧的,當然,他本人也非常樂意部下和社會賢達和民眾稱其為“大帥”。

綜上,在民國時,只有獨立行使指揮權的軍中最高將領,才有資格稱為“大帥”,但並非所有有獨立軍隊的最高將領,都能被部下和社會稱為“大帥”,除了極少數人譬如孫傳芳、吳佩孚等稱為大帥以外,很少有稱大帥的,張作霖,確實名聲太大了,“張大帥”在中華民國可謂家喻戶習。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歷史一塵埃帶給你最理性最正確的答案。

說到大帥這個稱呼,腦子裡立刻浮現出了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張大帥,張作霖。當然還有他的兒子:少帥,張學良。那麼在民國時期,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作大帥?民國又都有哪些大帥?


什麼樣的人能被稱作大帥?

大帥其實只是一個稱呼,並不是軍銜。和新中國成立之後授予的十大元帥也是不一樣的。民國時期大帥確切的說應該是北洋政府時期,大帥一般指獨佔一方的上將軍銜的人物,例如張作霖也是在升任三省巡閱使之後才開始被人稱為大帥的。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張作霖曾任路海軍大元帥。可見能被稱作大帥的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獨佔一方的軍閥;上將軍銜或者同等級以上的人。


但民國時也確有元帥,但不是軍銜而是職務,如袁世凱就是元帥,禮服是紅纓,滿金領、袖、褲線,肩章四顆星。這個和大帥是不一樣的,而且袁世凱也從沒被人稱作過大帥。

大帥這個稱呼的來歷

當然有一些不滿足以上要求的人也自稱過大帥。對,是自稱,並不是民眾心服口服的稱呼。因為在北洋軍閥政府統治期間,最有實權的人是軍人,所以割據一方的大軍閥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當地的土皇帝。他們本身是很具有軍隊情節的,是不可能也不情願脫離軍隊的。但是一個自己的軍隊或者別人的軍隊裡有了上將這一最高軍銜,不太容易能突出自己尊貴的地位以及比別人高一等的需求,大帥這個不屬於軍銜的稱呼也就隨之而來。




民國時期又有那些大帥呢?


首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張作霖張大帥。張作霖作為北洋軍閥政府期間最大最成功的軍閥,是當之無愧的大帥。到今天為止還有很多人喜歡張大帥。地盤主要是東三省以及奉新。

第二個是張勳。張勳是著名的辮子軍的首領,辮子軍號稱六十營,共六萬人左右。張勳復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大事之一。1917年張勳聯合康有為企圖復辟清王朝,不過被段祺瑞打敗。

第三個是段祺瑞。段祺瑞原名啟瑞,字芝泉,晚號正道老人,民國時期政治家,北洋三傑”之一。皖系軍閥首領。他幫助袁世凱練北洋軍,而後以此縱橫政壇十五載,一手主導了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的內政外交。

第四個是吳佩孚。吳佩孚1898年投淮軍。1906年任北洋陸軍曹錕部管帶,頗得器重。後升任旅長。1917年7月,任討逆軍西路先鋒,參加討伐張勳復辟。同年孫中山組成護法軍政府。1919年12月馮國璋病死,吳佩孚繼承了直係軍閥首領的地位。

第五個是曹錕。出生於天津大沽口,字仲珊,是中華民國初年直係軍閥的首領。

此外還有馮國璋和馮玉祥等人。

這些人無不是聲明顯赫之人,要麼曾經割據一方,要麼當過北洋政府的首領。

也只有這些人才能被稱為大帥,其他的一些佔據一個市縣,統領的軍隊人數不足2萬,並沒有遠大的抱負和長遠的眼光的人也敢自稱大帥,都是偽大帥。不過是一些翻版土匪頭子罷了,配不上這一稱呼。

我是歷史一塵埃,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吧。


歷史一塵埃


民國時期,只有北洋政府中才有“大帥”的稱呼,到了國民政府時期,大帥的稱呼也就消失了。



民國時期的大帥是下級對領導的稱呼,這一稱呼實際上源自於清末。清朝時期,清朝軍隊的軍官中有很多“總”的稱呼,比如千總、把總、旗總等等,高級的還有總兵的稱呼。下級士兵為了阿諛奉承這些軍隊官員,所以經常稱呼他們也“老總”。

到了清朝末年,一些地方上的封疆大吏逐漸掌握大權,他們上馬管軍,下馬管政。所以一些總兵、千總為了區分自己,以及抬高這些地方大員,稱呼他們為“帥”。比如“香帥”張之洞、“左帥”左宗棠、“雪帥”彭玉麟等等。



民國初期是北洋政府時代,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曾經的清政府官員,所以他們也承襲了“帥”的俗稱。但是“帥”也不是隨便就能叫的,必定是一方軍閥,首先擁有一省或者多省的政權。其次擁有一定的軍事實力,而且他們的軍隊只聽命於自己,別人或者中央無法調動。滿足了這兩點就可以稱為“大帥”了

民國時期能稱為大帥的寥寥無幾,最著名的應該算東北王張作霖了。他在升任東三省巡閱使後掌控整個東北的軍權和政權,從此之後被稱為“大帥”,又因為他字“雨亭”,所以被人稱為“雨帥”。

另外像是張宗昌,字效坤,盤踞山東後被人稱為效帥,陸榮廷,字幹卿,成為桂系軍閥首領後被人稱之為幹帥。吳佩孚,字子玉,成為直係軍閥首領後,被稱為玉帥。



當然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稱呼,比如搞復辟的張勳,因為已經到了民國時期,他的頭上還頂著一條辮子,所以被人取笑稱為“辮帥”。張作霖因為土匪出身,也被人取笑為“胡帥”。

所以由此看出,大帥這一稱呼並不是官銜或者軍銜,只是部下對長官的俗稱。基本上和三國時期部將對首領稱“主公”是一個道理,不論兵多兵少,只要有自己的根據地,而且獨立於中央政府就行。


我是越關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張作霖一舉攻入北京,控制北洋政府,1927年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在那幾年風光的日子裡,“張大帥”、“雨帥”(張作霖字雨亭)的美名就不脛而走,在當時的中國軍政圈裡是如日中天,被十五省推為總司令,直至被北伐軍驅趕回了東北。

當然,張大帥雖然是個老軍閥,但堅決捍衛東北主權,抵制住了列強對東北的染指,最終不幸遇害。

滿清滅亡後,諸多地方軍政大員搖身一變,成為民國的地方大員,尤其是各省的督軍,幾乎就直接掌控了一省的軍政大權,他們就有成為“大帥”的潛力,當然,這個只是潛力,敲門磚而已,最終還得看實力。

民國北洋軍閥時期,真正能被公認為“大帥”級別的,也就張勳、曹錕、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等幾人而已,他們往往是幹了一些大事,或者掌控了多省的軍政大權,實力一度如日中天,才能被稱為“大帥”。

曹錕,擔任過直係軍閥首領,做過大總統,張勳,以滿清忠臣自居,軍事勢力一度強大,併入主北京,擁立溥儀復辟,雖然失敗,但仍以其獨特的個性被社會各界稱為“辮帥”;吳佩孚,勢力巔峰時期坐擁華中等地多省大權。被尊為“玉帥”,孫傳芳則一度稱雄華東數省,被稱為“馨帥”。

當然,這些“大帥”並不是軍銜,只是代表一種稱謂罷了,代表了對最高指揮官的尊稱,更多的是社會各界對這位將領諸多戰績、功績的一種綜合評價,也是作為當時軍人的最高榮譽,自然,這些大帥們也是非常樂於社會各界稱其為“大帥”,在配上自己的字或者名號,比如馨帥、雨帥啥的,就更完美了。

在北洋政府時期,正式的軍銜標準中,陸軍和海軍的最高軍銜都是上將,吳佩孚就曾被晉授為陸軍上將,孫傳芳也被授予過陸軍上將軍銜。

當然,有些掌控一省軍政大權的督軍們也會自封為帥,比如張宗昌(字效坤)自稱“效帥”,陸榮廷(字幹卿)自稱為“幹帥”,曹錕還曾自稱是“老帥”,以顯示自己比大帥更牛一步。


除了大帥,在北洋政府時期,歷任大總統或者臨時掌控中央政權的軍閥,都會兼任“陸海軍大元帥”,張大帥入主北京後,就自己任命自己為“中華民國安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宣佈代表民國政府統帥全國軍隊,當然,除了他的奉系,其他派系的軍閥自然不會乖乖聽他差遣。

總而言之,大帥只是一種對民國前期(北洋軍閥)大軍閥的一種美稱,畢竟那時候北洋軍閥各派系之間爭戰不休,今天你登場,明天他上臺,時局風雲變化,令人應接不暇,隨著國民政府象徵性統一全國之後,大的軍閥混戰逐漸消停,民國也再沒出現什麼“大帥”。


雲中史記


民國時,東北的張作霖,四川的劉湘,鄧錫侯,雲南的龍雲,山西的閻錫山,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廣東的張發奎,湖南的程潛,山東的張宗昌,西北的馮玉祥,~~~~這些軍閥都叫大帥,張作霖手下的吳俊升,張作相,湯玉麟~~~也叫大帥,比如吳俊升叫吳大帥



李166210356


大帥並不是一個正式稱呼,沒有這個官銜或者軍銜,也沒有說什麼軍銜的人才能叫大帥,這只是一個非正式的稱呼,但也不是誰都能叫的。

在現在關於民國時期的影視作品中,大帥稱呼非常普遍,彷彿隨隨便便一個軍閥就被稱做大帥,比如題主所說的《大帥哥》,管一個鎮的旅長就是大帥了,而事實上,能被稱為大帥的人寥寥無幾,大多是掌控數省的大軍閥。

在民國政府中,的確有個名號叫“陸海軍大元帥”,北洋政府的歷屆大總統和臨時執政都兼任此職,張作霖也曾任“中華民國安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以此名號統帥陸海軍隊,行使最高權力。

“陸海軍大元帥”不同於新中國的元帥,其並非軍銜,而是一個職務,並且當過“陸海軍大元帥”的人不一定被稱作大帥,如袁世凱、黎元洪,沒當過“陸海軍大元帥”的人也有被稱作大帥的,如張勳。

大帥稱呼也存在於北洋政府時期,在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完全取代了北洋政府之後,這樣的稱呼基本上已經消散在歷史之中了。

在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就成為各軍閥爭奪的目標,主要爭奪者有皖系段祺瑞、直系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孫傳芳和奉系張作霖,這些人都是掌控數省的大軍閥,他們的下屬或者地盤內的百姓會以大帥稱呼他們,但他們互相之間並不

會用上大帥名號。

由於大帥並不只有一個,時人還結合不同大帥的特色給與他們不同的稱呼,比如張作霖字雨亭,就得了個雨帥的稱呼;吳佩孚字子玉,人稱玉帥;比較諷刺的是張勳,因為他不允許部下剪辮子,所以他的軍隊被成為辮子軍,他本人也被叫做辮帥。

當然,這是比較大範圍的稱呼,如果某個山旮旯裡的土匪覺得大帥好聽,讓小嘍囉門叫自己大帥,那也沒人知道。


平沙趣說歷史


這個問題下面很多回答的人自己都搞不清“大帥”這個名詞的來歷就亂答一氣,我也是醉了。


首先,民國時“大帥”並非一個正式稱呼,而是一種帶有尊敬意味的綽號。


眾所周知,北洋政府和清朝幾乎是一脈相承的關係,所以北洋軍隊裡大量沿用清朝時的一些俗稱,“大帥”就是其中之一。


“大帥”在清朝是一個相對特定級別的俗稱,一般來說只有帶有軍事性質的欽差大臣、總督和提督可以被稱為“大帥”。


如果當時人有爵位,那麼一般稱呼“爵帥”而非“大帥”,因為“爵帥”比“大帥”更高一級。


比如太平天國運動時,左宗棠在和朋友的信件裡稱呼欽差大臣徐廣縉,就稱呼他為徐爵帥。“徐爵帥人甚樸實,用兵實非所長……”;湘軍著名將領鮑超,因為官至浙江提督又被封為一等子爵加一雲騎尉世職,所以當時大家可以公開稱呼他為“鮑爵帥”(《過夔州呈鮑爵帥春霆》詩),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擔任兩江總督後也被稱為“爵帥”。因為曾國藩當時被封為世襲一等侯。


之所以袁世凱不是欽差大臣,徐世昌敢給他寫《大帥練兵歌》,不是因為徐世昌為了拍袁世凱馬屁不顧身份,而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屬於欽差大臣的身份,所以遵照徐廣縉的例子,稱袁世凱為“大帥”,不算是出格馬屁。


到了民國,一般來說“大帥”這個稱呼當然是個軍閥就可以自稱,但是如果想讓別人很尊敬的稱呼自己的大帥,最起碼要是一省督軍或者北洋陸軍有正式番號的師長以上級別


比如張作霖擔任奉天督軍後才被正式稱為“大帥”或者“雨帥”的,而孫傳芳和唐繼堯這樣的軍閥,也要等到自己擔任五省聯軍總司令、西南聯軍總司令後才會被人尊敬稱為“聯帥”。


當然,如果是敵對一方就會根據對手的特點戲謔的稱呼對方為“x帥”,比如張勳的敵人就會稱呼張勳為“辮帥”,張作霖的敵人稱呼他為“胡帥”。


最後,由於民國軍閥混戰時間太長,“大帥”這個稱呼也慢慢不值錢了,一般軍閥普遍讓下人尊稱自己為“大帥”,所以後來發展到這個軍閥的某位親戚也被稱為“x帥”的地步。


比如什麼“舅帥”,軍閥的小舅子;“姑帥”,軍閥的女婿;少帥,軍閥的子侄等等。


蘭臺


大帥應該是在北洋軍閥裡面才會稱呼。國民政府的理念和口號是非常響亮的,自然不允許這種稱呼存在。

如果詳細的探討的話,帥作為正式軍銜至少要等到民國成立以後才有。北洋時期,大帥並不是正式的職位或者軍銜。因為北洋軍隊軍銜最高的是上將,並沒有元帥這種稱呼。

帥一般是些震懾一方的統兵大員的部下或同僚對他的尊稱,可以說是私下裡的稱呼。一般只要統領一個省以上的將軍(軍閥),叫大帥是沒有問題的。

或者擔任督軍或者以上職務,叫個大帥大家捏著鼻子也認了。其他的,除非天高皇帝遠,敢自稱大帥,怕不是要讓人抽死。

像張作霖,孫傳芳,吳佩孚肯定是大帥。但是他們手底下一些人叫大帥也沒什麼問題,陸廷榮,張宗昌,張勳叫個大帥也沒人管。但是地方一個小團長,敢自稱大帥,除非是自立山頭的,不然真的是嫌命太長

喜歡就關注唄: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