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夜观天象,为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布局

昨夜,大概凌晨12点左右,在知乎沉寂了3年多的马化腾突然提了一个问题:

马化腾夜观天象,为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布局

20个小时后,到24日傍晚已经有过二百万网友围观,1200条回答,网友“半佛仙人”的回答获得了4200多点赞排在第一位。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人插科打诨抖机灵,有人看完就召集公司开会研讨如何搭上鹅厂驶向未来十年的快船。

那么小马哥的“天问”里到底有什么玄机呢?我们不妨再回头审读一下: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第一个问句,透露出小马哥内心深处对基础科学的关切。毕竟,他是因为大学没有天文系才不得已选了计算机专业。也许在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Pony已经是拿了诺贝尔奖的天文学家。

马化腾夜观天象,为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布局

科学界的网友都去回答第一个问句了,而第二个问句,才是互联网业内人最关心的: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融合创新。

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王者

在消费互联网的时代,腾讯打造了社交和内容两大板块,为中国人的生活提供了无穷的便利。腾讯也因此被称为 C 端之王。

在社交板块,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每天在用的 QQ 和微信。截至目前,腾讯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就已达10.58亿,QQ月活跃账户数亦达到8.03亿,几近囊括中国所有网民。过年过节给亲戚朋友发红包、出门用腾讯乘车码坐公交,医院挂号、政府办事也可以用微信预约,超市买菜用微信支付……微信从一个即时通讯软件,已变成连接用户生活方方面面的中枢。

马化腾夜观天象,为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布局

在内容板块,从 QQ 音乐到腾讯视频、腾讯影业,腾讯一直致力打造不同层次、全方位的泛娱乐内容,制作出像《如懿传》、《创造101》和《明日之子》这些深入人心、全民热议的作品和节目。

目前,中国网民数已经接近饱和,消费互联网接近见顶,但在产业互联网,也就是医疗、教育、工业、汽车、零售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潜力非常巨大。

过去常说互联网抢了实体经济的生意和工作。经过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的腾讯,却坚定地全面进军产业互联网,但用的却是配角的心态,做“数字化助手”,提供“工具箱”,做好“连接器”,和各个行业的企业一起打造生态。

产业互联网的好助手

产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是从消费互联网引申出的概念,是指传统产业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网络优势,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换句话说,就是线上和线下结合,互联网结合实体经济,帮助传统的制造业、零售业、教育、医疗等升级迭代。

马化腾夜观天象,为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布局

以零售业为例,腾讯云智慧零售与永辉生活、超级物种等永辉旗下一系列品牌门店进行合作,在落地门店提供人脸识别技术,结合永辉自主研发的门店自助收银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支付,不掏手机轻松完成购物全流程,用户在永辉生活小程序/APP上开通人脸支付后,通过永辉自主研发的YHShop收银系统即可刷脸买单,即买即走。极大提升了用户门店购物体验。

马化腾夜观天象,为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布局

早在2015年,腾讯就提出了“互联网+”,进军To B(Business)、To G(Government)领域。随着国家对“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资本界对B2B行业持续投资带动,2018年中国产业互联网规模将达到42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6.7%,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赛迪顾问预计,2020年中国产业互联网规模将达到55万亿元。

拥有用户、场景和技术优势的腾讯,把流量、大数据和云计算、AI优势释放到企业和政府端,在线下全面拓进,不断地把消费互联网方面的资源和经验应用到零售、医疗、教育、能源等各行各业中。

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必然是腾讯乃至中国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的大趋势,这个星象,你看懂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