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得分析」打開代碼“黑匣子”,聯盟鏈不再“圈地自盟”

「得得分析」打开代码“黑匣子”,联盟链不再“圈地自盟”

圍繞著區塊鏈技術有大量的擁躉者,他們驚歎於中本聰設計的PoW(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也認同V神所打造的智能合約體系。他們拿著“零知識證明”、“跨鏈”、“共識機制”、網紅“TPS”和“非對稱加密”等概念來加持自己的公鏈項目。

人們都說,2018年是公鏈發展的元年,但是這一年過去了,我們看到在熊市的拖累下,曾經搖旗吶喊的公鏈項目偃旗息鼓。在這種環境下,“聯盟鏈”開啟破冰之旅。

螞蟻金服首創性打通香港AlipayHK錢包與菲律賓Gcash錢包的跨境轉賬;上線醫療電子票據,兩週時間產生60萬張;打造全球第一家被法院認可的司法可信存證鏈。

由國家稅務總局批覆同意,深圳市稅務局指導,騰訊在深圳開出區塊鏈電子發票。12月,微信支付電子區塊鏈發票在深圳正式啟用,深圳所有開通微信支付的商家,都能登陸自己的微信支付商戶平臺直接開通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

微眾銀行聯合騰訊打造“區塊鏈雲服務BaaS”平臺。金鍊盟開源工作組推出開源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FISCO BCOS,在深圳舉行的金鍊盟中國區塊鏈應用大賽決賽上,300支隊伍角逐215萬大獎,而特等獎的獎金高達100萬。

微眾銀行區塊鏈首席架構師張開翔告訴鏈得得,“這次決賽10個項目分佈於10個場景。”聯盟鏈正在化解區塊鏈技術“落地難“的尷尬。

聯盟鏈的擔憂

圍繞聯盟鏈的擔憂一直都有,“圈地自盟”、“黑匣子”和“中心化”這三個標籤形成了一種潛在的印象。

2015年,區塊鏈創業公司R3 CEV發起組建區塊鏈聯盟,並與來自各行各業的200多家不同公司的生態系統合作。“聯盟”是R3平臺的主要形式,他們的願景是想通過建立一個賬本共享、相對獨立的分佈式平臺,以吸納更多成員在這個生態環境中低成本、高效率的完成交付與支付。

對於R3來講,會員費是主要的盈利方式。高盛集團和桑坦德銀行曾先後退出R3聯盟。高盛表示,在繳納鉅額的會員費後卻沒能給集團帶來長足的技術進步。機構之間在玩遊戲,想讓大眾坐在下面為你們鼓掌,是不符合邏輯的。

聯盟鏈被人詬病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黑匣子”,即在代碼不開源的前提下去喊出“區塊鏈是創造信任的機器”的口號。

眾所周知,區塊鏈公有鏈項目的代碼是開源的,開發者將代碼放在gitHub(gitHub是一個面向開源及私有軟件項目的託管平臺)上,供技術愛好者、項目方以及競爭對手開發學習。一個開源項目的技術社區越活躍,就可以在投資人眼中獲得更高的信賴和支持。

但是 “聯盟鏈”的開源平臺卻是少之又少。金鍊盟開源工作組組長範瑞彬對鏈得得說道,“黑盒子”對於區塊鏈技術開發來說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聯盟鏈如果是一家機構玩,是發揮不出區塊鏈價值的。區塊鏈應該用於多方的平等協作,以區塊鏈技術支撐良性的行業運作。而只有“開源”,才能讓大家對於底層技術有一個共識和認可。

2017年7月31日,微眾銀行、萬向區塊鏈和矩陣元合作的區塊鏈底層平臺BCOS(BlockChain OpenSource)完全開源。同年12月15日,基於BCOS平臺的金融升級版—FISCO BCOS正式推出。

範瑞彬告訴鏈得得,一開始他們也是先從應用入手並沒有考慮做開源,不過在2015年卻沒有發現好的聯盟鏈底層平臺,所以選擇做聯盟鏈底層平臺,但是又有新的顧慮:“黑匣子”怎麼創造信任?

“開源降低了大家的使用門檻和心理門檻,合作伙伴也是衝著這點來的。” 範瑞彬表示,開源會提高大家使用的意願,並反過來促進開源本身的發展,這是一個良性的生態。此外,在發展初期,開源能夠成為大家聯合做事的基礎,當大家在技術、生態、資源共享等條件下形成合力後,才能把這個領域做大做強,以推動行業的發展。

微眾銀行區塊鏈首席架構師張開翔對鏈得得說:“我們很多線下的沙龍和線上的直播,很多時候是面對開發者的,他們對於代碼有比較好的瞭解,也會在架構和想法上提出一些建議,所以整個社區的氛圍還是非常活躍的。”

聯盟鏈是針對特定某個群體的成員和有限的第三方,內部指定多個預選的節點為記賬人,每個塊的生成由所有的預選節點共同決定,其他接入節點可以參與交易,但不過問記賬過程,其他第三方可以通過該區塊鏈開放的 API 進行限定查詢。

聯盟鏈的維護治理,一般由聯盟成員進行,通常採用選舉制度,容易進行權限控制。這種“預選”的節點被大家看作是“中心化”的表現。張開翔回應道:“治理是多中心化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反‘托拉斯壟斷’。”

對於技術的反思

聯盟鏈的誕生源於對區塊鏈技術的“反思”。聯盟鏈通過建立多中心化的帳本系統,去建立新的共識協議,充分運用區塊鏈所獨有的“不可篡改”和“高度協作”等特性,並開發運用新的跨鏈機制。

張開翔告訴鏈得得,聯盟鏈和公鏈有很大的不同,聯盟鏈有立體的安全措施。從網絡准入上就有嚴格的限制,而在數據的加密存儲和業務隱私保護上的安全舉措是比特幣等公鏈網絡無法比擬的。

聯盟鏈為了提升交易速度,往往是先從共識協議“下手”。PoW 和 PoS 都無法滿足商業應用的需要,“挖礦”對聯盟鏈來講也沒必要。鏈得得了解到,FISCO BCOS 支持並行計算的 PBFT 和標準 RAFT 兩種方式。張開翔告訴鏈得得,PBFT 可以有效防止拜占庭問題,容錯的概率是1/3,特點是高確定性。而RAFT的速度更快一些,在合作的場景裡,參與者有一定程度的互信,在追求一致性的同時可監管審計。

區塊鏈是以“浪費”存儲來換取信任的技術。存儲的快速膨脹一定會帶來效率、成本、可用性等諸多問題。不過隨著雲服務的快速發展,硬件的存儲成本越來越低,這樣的顧慮也將變得沒有意義。

重新定義聯盟鏈

在金鍊盟中國區塊鏈應用大賽決賽上,金鍊盟技術委員會主席馬智濤指出,全球公有鏈參與者估算約2000萬人,公有鏈服務普羅大眾的使命還遠遠沒有形成,“公眾聯盟鏈”才是區塊鏈的正確發展方向。

正所謂“公眾”,意義在於打破人們對於聯盟鏈“圈地自盟”的質疑,使得公眾作為“鏈”的服務對象,可通過公開網絡訪問聯盟鏈提供的服務。在底層技術上,公眾聯盟鏈需要具備多鏈、跨鏈、處理海量交易的能力;需要支持快速、低成本的組建聯盟與建鏈能力,讓建鏈像建聊天群一樣便捷;需要開源和開放,實現聯盟成員之間的充分信任。

範瑞彬告訴鏈得得,其實很多人對於聯盟鏈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聯盟鏈的鏈上機構是企業,但是這個鏈所產生的價值和服務是可以傳遞給C端用戶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建立起了政府信用、資產抵押、標準技術協議、可信牌照資質和法律體系等經過真實社會檢驗的多維度信任機制。所以應該拋去那些“算法重建信任”的噱頭,只依賴算法這顯然不是一個完整的邏輯,應該說算法可以支持“信任的增強”。

其實可以注意到,聯盟鏈的快速發展在金融場景得到了非常鮮活的展示。範瑞彬在和鏈得得討論“權衡金融創新和監管”時表示,技術上要大膽探索,業務上要合法合規。他說道:“我們認為聯盟鏈是能夠兼顧金融穩定和金融創新的一條可持續路線,微眾銀行作為一家持牌的金融機構,對於金融有深刻的理解,早些年說這些話,很多人不以為然,但是在今天,大家對這句話的的認識會更加感同身受一些。”

不同於公有鏈項目“先出方案、募集資金、大力宣傳、拉昇價格、最後再投入開發”的思路,聯盟鏈項目秉承的是“以自有資金先投入開發、上生產環境驗證、積累真實客戶與用戶、穩健運行試錯、最後再進行推廣宣傳”的思路。即使階段性的無奈陷入“落地者眾,叫好者寡”的被動境地,但是,越來越多應用的落地是聯盟鏈現在乃至於以後最好的證明。(本文獨家首發鏈得得App)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