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寧做企業不做官

“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寧做企業不做官

提到日本企業,也許大多數人會想到工匠精神,終身僱傭制,敬業的工作態度,品質過硬的工業產品,還有索尼、豐田、佳能、三菱、松下、東芝等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公司。

根據媒體報道,目前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中國有9家,美國有14家,法國有196年,荷蘭有222家,德國837家,但是日本卻有3146家,全世界最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左右日本的經濟從戰後的一片廢墟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短短二十年時,就一躍成為發達國家,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企業的助力也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為什麼長壽企業會紮根在日本,為什麼日本企業能歷經蕭條戰亂的考驗而屹立不倒,為什麼日本可以貢獻出如此多的世界級企業呢?

想了解這一切的奧秘,或許我們首先要去了解一個人——澀澤榮一。

“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寧做企業不做官

一,從日本到歐洲

日本有一家著名的財經雜誌曾經對當代100位最成功的企業家進行採訪調查,其中有一項問題是:“誰是你最崇敬或者對你影響最大的人?”結果在調查的統計中,澀澤榮一的名字高居第二。

澀澤榮一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實業家,被公認為是“日本企業之父”,他一生創辦了500多家企業,早年從政,後來辭官從商,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國民長期以來對商人的偏見,並把中國的儒家思想與西方的經濟倫理結合在一起,奠定了近代日本企業經營思想的基礎,可以說,他是日本工商業者的精神領袖。

1840年3月16日,澀澤榮一出生在日本琦玉縣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生活優渥,從小學習漢學與劍術,效仿古代的賢達,渴望成為學富五車的文人名士。

但是明治維新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切。

日本明治天皇掌權,終結了德川幕府時代,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並實行“脫亞入歐”國策,系統吸收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科技、軍事、法律和經濟等等先進之處,同時還派遣了大量的官員和學者到西方學習參觀。明治維新後來成為了日本近代史的轉折點,這也是澀澤榮一命運的轉折點。

1867年,他作為日本使節團成員參加了在法國巴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

在萬國博覽會結束之後,澀澤榮一留了下來,並用了兩年的時間到歐洲各大城市觀光與遊歷。當時19世紀60時代的歐洲,正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高潮,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一路高歌猛進,出現了經濟大繁榮。歐洲的遊歷給了他極大的震撼,不僅開拓了他的眼界,更對他後來的人生選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歐洲回國之後,他接受了明治政府的任命,在大藏省任職,一度擔任大藏大臣,工作內容就是貨幣制度改革、稅收改革,廢藩置縣、發行公債等幾乎當時所有重大政策的醞釀和制定。在這個職位上,澀澤榮一展現出了卓越的才幹,做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並深受上級的賞識,成了當時的政壇新星。

“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寧做企業不做官

二,從政壇新星到“日本企業之父”

就在所有人都對澀澤榮一羨慕不已,預料他將來會成為卓有成就的政治家時,他做出了一個重大的人生決定,同時也是一個讓所有人不理解的決定——他選擇了辭職。

在當時,日本和幾乎所有東亞國家一樣,是一個社會意識等級森嚴的國家,尊卑有序,論資排輩是普通的共識,所有人都處在一個金字塔體系中。站在這個金字塔頂端的除了天皇之後,就是官僚階層。澀澤榮一當時的職位是大藏省少輔,相當於今天的財政部副部長,握有實權,政治前途可以說是一片燦爛,並且他只有33歲。

有朋友勸他不要魯莽行事,自毀前程。他回應道:“(日本實業家)面對政府官員只會低頭,敬禮,既無學問,也無霸氣,根本想不到要開創新事業或對事物進行改良。為讓民間實業界發展起來,首先便需要有這樣一個人,但我不知道誰才是最適合的人物,也不知道現在的生意人有多少才識。並非我自誇,我只覺得,如果我自己來乾的話,必然會做出一兩件成果來。”

澀澤榮一很快就兌現了他的承諾,做出了“一兩件成果來”。

1873年,他組織創辦了日本第一家近代金融機構——第一國立銀行。雖然名字稱為“國立”,但確實是實實在在的民間資本,並且按照現代股份制企業的原則來運作,憑藉著自己對西方企業運營的知識,出色的管理能力和不屈的努力,第一國立銀行的發展很快就走上了正軌。

以創辦第一國立銀行為起點,澀澤榮一正式實現了他人生角色的轉換,逐漸在商界風生水起。隨後他積極參與了王子造紙會社、東京鐵道會社、東京瓦斯局等一大批企業的創辦,創業的觸角也越伸越長,涉及到了保險、海運、礦山、鐵路、機械、印刷、紡織、釀酒、化工等等上百種行業,改善了當時人們對實業家的傳統偏見。

根據《澀澤榮一事業年譜》的記載,在1880年到1893年的十三年間,澀澤榮一參與創立的企業就達到了二十多家,而且絕大多數企業都採取了股份制的企業經營模式。因為澀澤榮一的堅持,股份制這種西方最先進的公司治理模式在日本得到了廣泛的普及。

澀澤榮一以個人的努力帶動了日本的近代化,後來時任日本總理的伊藤博文數次邀請他進入政壇,擔任內閣大臣,他也婉言謝絕了。他把一生都奉獻了日本的實業界,為日本近代經濟飛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28年,88歲的澀澤榮一過了一個盛大的生日,當時日本政界和商界的許多大人物都到場為他祝壽。“我被領主的官員侮辱,覺得官民之間隔閡甚深,然而看法國人行事卻有天壤之別,令我茅塞頓開,”他回顧了自己漫長的一生,想起了青年時期在歐洲的遊歷,感慨地說,“世人平等的時代一定會到來,一定要提高實業的地位。今天看到諸位,覺得我的想法一直沒有錯。”

1931年11月11日,澀澤榮一在睡夢中安詳地去世,享年91歲。

“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寧做企業不做官

Confucius portrait on Chinese fan (clipping path!)

三,左手論語,右手算盤

澀澤榮一不僅是“日本企業之父”,一生創立大量的企業,同時他也是著名的實業思想家。

他一生都尊崇孔子為師,熟讀儒家經典著作,把中國儒家思想和西方的現代管理制度相結合,顛覆了鄙視金錢利益的傳統觀念,還創造性地提出提出了“義利合一”的經營理念,奠定了日本現代企業經營的基本價值取向,並且出版了著作《論語與算盤》來系統傳播他的觀點。

澀澤榮一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既講精打細算盈利之術,也講儒家的忠恕之道。

他引用孔子在《論語》中說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教誨來論述企業家的責任,“不能有不誠信的行為,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還說“算盤要靠《論語》來撥動;同時《論語》也要靠算盤才能從事真正的致富活動。”“謀利和重視仁義道德只有並行不悖,才能使國家健全發展,個人也才能各行其所,發財致富。

澀澤榮一的這些企業經營思想對日本近代以來的商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是影響了一大批著名企業家,比如創立了松下的松下幸之助,京瓷的稻盛和夫,索尼的盛田昭夫等等。

現代企業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在他的作品《管理》中評價澀澤榮一的經營思想時,說道:“坦率地說,論及商業的‘社會責任’,我認為沒有人能超過澀澤榮一。他是明治時代偉大的奠基者之一。他比任何人更早地看到,經營的本質是‘責任’。”

企業家經營企業時如何平衡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如何平衡倫理道德和經濟收益?澀澤榮一給出了他的解答——回到兩千多年前的《論語》,去聆聽“至聖先師”孔子的古訓。

如果商人背離道德,欺騙、浮華、輕佻,賺取不義之財,那只是玩弄小聰明,絕不是真正的商才。因此我主張商才與道德是不可分割的,應該靠論述道德的《論語》來培養。此外,雖然為人處世之道相當艱難,如果熟讀《論語》,仔細品味其中的內涵,就會領悟到許多人生的至理。”澀澤榮一說道。

“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寧做企業不做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