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不为人知的感情 最难忘那片花开似海的沙漠

三毛不为人知的感情 最难忘那片花开似海的沙漠

三毛(陈平)

在台北士林区荣民总医院的A072号病房,三毛一面安静的读着书,一面在书上做着批注。到午夜时分,她打了刚才那两个电话,很可惜。电话那头主人不在,大约在凌晨两点左右,她把那本还没有看完的书平平整整地放在床上,然后起身进了病房的浴室,就再也没有出来。

第二天,港台各大媒体几乎都报道了1991年1月4号三毛自杀的新闻,除了无尽唏嘘,但更多的还是疑惑,因为他自杀的方式太不可思议了!

医院卫生间点滴架高度只有1米6,一个成年人想要在这个高度上吊自杀几乎是不可能,三毛的身高是1米63,一个人可以吊死自己,但绝对做不到勒死自己。据三毛的家人回忆,三毛被发现时竟然是坐在病房的马桶上,而且她双手合十作祈祷状,面容安详,这样的死法确实令人诧异。

三毛自杀的卫生间里,马桶的两边是有扶手的,她哪怕是有一丁点的求生意念,随时可以扶着扶手站起来保住性命。

三毛是用一种近乎可怕的冷静从容,注视着自己的生命一点一点的消失。

通灵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相当流行,三毛为了和去世的丈夫荷西获得灵魂上的沟通,曾一度沉迷其中。

1985年前后,三毛一度丧失记忆,神经错乱,这一年恰恰是荷西离开人世六周年......

她很害怕“六”这个数,相恋了六年,相爱结婚也只有六年。

1955年还在读初二的三毛,因为受到数学老师的羞辱和体罚,一度休学在家。这段时间的三毛有严重的自闭倾向,并且一度认为自己能够通灵,还预言说自己将来要嫁给一个西班牙人。

1967年,在结束了痛彻心扉的初恋后,24岁的三毛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马德里文哲学院里开始了异乡的读书生活。

有很多人西班牙男孩子约过她,当是她心中还有伤,三毛做了一只不太负责任的一只飘飘然的花蝴蝶。

荷西·马利安葛罗出生在西班牙南部,自从见到三毛后荷西每隔一两天就会来找三毛。

一天,他竟然向三毛求婚了,当时她还在读高三!

荷西:“我还有四年的大学要读,我还有两年的兵役要服,等到这六年过去的时候我就娶你”。

三毛:“既然你说的这个话,那么我们就疏远一点,不要常常见面好了”。

荷西听话地走了,走的时候他是倒着跑地,手里捏着从来不戴的一顶法国帽子倒着跑,一面跑,一面挥手,一面就叫echo(三毛)再见,echo再见......

三毛:“我永远不能忘记他跑的时候,忽然,像羽毛一样的茫茫雪花就在天空里面一块一块的飘下来,隔着我们两个人越来越远的时候,那个雪花就在我们中间漫天飞舞起来,那时候我一直忍住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很难得的一个对我这样真诚真心相爱的人!我几乎要忍不住狂喊他的名字,要叫他回来”。

分别之后,俩人都信守承诺,从此再也没有联系过。

三毛行走着流浪,也邂逅一段又一段无果而终的爱情,三毛反而越来越感觉到孤独。

1971年,28岁的三毛突然就厌倦了这种生活,这时候她过去的老师邀请他到台北文化大学教书,这样她就成了一名哲学系的教师。

在网球场上,三毛结识了一个45岁的德国教师,这个中年男人温文尔雅,对三毛关怀备至,很快两人就坠入爱河,要结婚了。

在他们准备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这个德国人心脏病突发,死在了三毛的怀里。

刚要结束的流浪,却突然没有了停泊的理由,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三毛吞下了过量的安眠药自杀,最后被抢救过来的三毛没有丝毫停留,再一次背起了行囊。

三毛再一次流浪到西班牙,在这里她想起了荷西,高中男孩的六年之约也恰恰在这时候到期了。她写信给荷西,告诉他自己来了。

三毛不为人知的感情 最难忘那片花开似海的沙漠

荷西与三毛

荷西终身只爱两件事,爱三毛,爱潜水。

三毛再遇荷西的时候,她被荷西温柔的手臂环抱起来,不停地打转,一个长得高大留了满脸大胡子的荷西出现了。

三毛说:“我从来没有寄过照片给他,他家有一面墙都是我放大的黑白照片,我还要谁呢?我这一生”。

跟荷西好上以后不久,三毛有一天突然向荷西提出,她要自己独自去撒哈拉沙漠旅行,弄明白三毛的决心之后荷西就消失了。

过了没多久,三毛收到一封信,荷西告诉她自己在撒哈拉沙漠的一家磷矿里找到一份差事。三毛只要去了沙漠,他就会安排好一切来照顾他。荷西为了她放弃了自己最爱的大海,荷西的深情,再一次深深地打动了她。

三毛给朋友们留下了一封信,里面写着:“走了,结婚去了,珍重也不再见!”

1973年三毛和荷西,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公证结婚,荷西手里捧着一个大纸盒送给三毛。

是一副完整的骆驼头骨,两个骷髅的眼睛是一对大黑洞,骨头很完整的结合在一起,一大排牙齿龇牙咧嘴的对着三毛,这可真是一份意外的豪华的礼物,三毛喜欢极了。她把骆驼头骨放在书架上,当成她的宝贝。

他沙漠里走了好久,才找到这一副完整的头骨,荷西自己也很得意。

事后三毛也说,她当时的期待未免有一点俗气,在沙漠里结婚,手里还想拿一把花,公证结婚那时因为没有花,三毛就拿了一束芹菜作为代替。

三毛和荷西在沙漠,三毛曾说过有他在,即使在沙漠里也遍地是花海。

1975年,三毛却不得不暂时告别荷西,并且永远离开了那片花开成海的沙漠。

因为战争西班牙政府不得不开始紧急疏散在撒哈拉的西班牙妇女与儿童。10月22日,三毛先一步离开阿雍,也就是现在的阿尤恩,来到临近沙漠的大伽纳利岛等候荷西。经过十天十夜音讯全无的等待,三毛终于等来了她的荷西。

在这十天的煎熬中,三毛终于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爱这个大胡子。

1975年11月1日,三毛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爹爹、姆妈,你们的女婿是世界上最最了不起的青年,他不但人来了,车来了,连骆驼头骨、化石、肉松、紫菜、冬菇全部运出来。荷西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勇的好男子汉,我太爱他了。我当初嫁他,没有想到如此,情感是荷西在努力增加,我有这样一个好丈夫,一生无憾,死也瞑目!”

在他们撤离的时候,阿雍已经乱作一团,人人抢着上飞机要逃命!可是荷西去把这些头骨、香菇、抹布,这些常人眼里的破烂三毛眼里的宝贝,带着独自到了海边,等了整整两天两夜才看见军舰来了。

可是船员却不肯带荷西走,因为他们看见荷西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恰好有一条船卡住,非潜水员不能开。荷西说我下水去替你们弄,你们不但要带我走,我所有满满一车的东西也要上。

就这样,荷西奇迹般地出现在三毛眼前,他们抱头痛哭,哭完荷西又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大堆钱交给三毛,他居然在兵荒马乱的时候把带不走的东西全都卖掉了。经历了沙漠的欢声笑语和战火的洗礼,三毛终于死心塌地的爱上了荷西。

1976年因为健康原因,三毛回到了台湾。在台湾休养期间,她参加了诗人余光中发起的让现代诗与音乐结婚的民歌运动。余光中交出了著名的《乡愁四韵》,而三毛写了这首《橄榄树》。

很多人都曾经追问过,歌中的橄榄树到底象征着什么?

橄榄树盛产于西班牙南部,而那里正是荷西的故乡。

但是对于这首最能代表自己的歌曲,三毛却很不以为然。她说:“如果流浪只是为了看天空飞翔的小鸟和大草原,那就不必去流浪也罢”。

三毛喜欢的并不是流浪本身,而是流浪中可能找到的那颗可以依靠的橄榄树。

三毛不为人知的感情 最难忘那片花开似海的沙漠

​ 三毛与荷西

《橄榄树》、《撒哈拉沙漠》、《哭泣的骆驼》这些都是三毛最受人推崇的作品。而在他们后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荷西。

1979年,三毛跟着荷西来到了拉芭玛岛,小岛上如画的风景反倒让三毛心生不祥之感,加上常年的颈椎痛,胸口不适发痛,这些毛病使三毛自认大限将到,还特意去找了律师立遗嘱。

这一年也是三毛跟荷西结婚六周年......

荷西用加班费为她买了一只老式女表,并且对她说,以后的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让它来替你数。

三毛觉得这样的话有点教人心惊。

1979年9月,三毛的父母到欧洲旅行,特地绕道小岛来看他们夫妇,之后三毛因为要送父母返台来到伦敦。

夜里1点钟突然有人来找三毛,像是有某种心灵感应,三毛竟然连连对着男人说,是不是荷西死了?你是不是来告诉我荷西死了?

不幸的是。她的感应是对的。

荷西突然死亡这对深深爱着他的三毛来说,是一个不可能承受的这个打击,这个打击深深地透进了她的灵魂。

三毛见到荷西尸体后看见荷西的双眼里面流出鲜血来,当时她一面擦自己的眼泪,一面擦他的血。

三毛说:“那时我好像是他唯一的女人,他也是我唯一的男人”。

毛把荷西安葬在他们经常去散步的墓园里面,在埋葬完爱人之后,三毛写下了这样的话“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

荷西过世后,在父母的扶持下,三毛回到台湾定居,结束了长达14年的异乡生活。

在服丧期间,三毛有过极其强烈的自杀欲望,后来经过好朋友琼瑶七个小时的苦苦相劝,直到三毛答应绝不自杀,琼瑶才放心离开。

从那以后,三毛逐渐重新回到书案写作。

1981年,三毛把怀念荷西的散文结集出版,一本是《梦里花落知多少》和一本《背影》。

此后三毛开始在台湾做环岛讲演,白天演讲台上的三毛兴奋得有些近乎歇斯底里。但是每当夜晚来临,她又开始独自品尝失去荷西的锥心之痛。总以为这样的日子过不下去了。

从《撒哈拉的故事》开始就是她游历和情感的记叙,与荷西一道生活的岁月里,三毛的文章充满欢乐。即便是面对着大风沙的侵袭,她也是积极和乐观的。

没有了荷西,也就没有了可爱快乐的三毛。

荷西死后,三毛的文章一下变得灰暗起来,文字不再有笑容,代替她的是无尽的悲伤,尤其是她后期的文章,里面总是透着一股死亡的气息。

三毛不为人知的感情 最难忘那片花开似海的沙漠

​三毛(陈平)

而她本人就像是失去了依托,失去了那棵可以依靠的橄榄树。

照片中的她总是卷缩着,直到生命的最后她也就是这样卷缩着走向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