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獨行》:賈平凹,因為肝病,家庭聚會時,我默默的坐在一邊

《自在獨行》:賈平凹,因為肝病,家庭聚會時,我默默的坐在一邊

《自在獨行》:賈平凹,因為肝病,家庭聚會時,我默默的坐在一邊

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寥寥幾個字,可能是我買下這本書最關鍵的理由。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齲齲獨行著的,哪怕是整日生活在一起的親人,也有各自的悲歡喜樂,他不懂你的,你不懂他的。

看著這本書的每篇文章,都會發現許多小生活裡的大道理。書中很多的生活是我們不曾經歷過的,開篇裡描述母親的那一段文字,真切地描述了那時候獨自拉扯子女長大的母親的不易,仿若那架紡車正在我們耳邊響起,而我們是否也曾這樣注視過母親的細節,是怎樣把我們撫養長大。

《自在獨行》:賈平凹,因為肝病,家庭聚會時,我默默的坐在一邊

這本書所講的是個人、是群體、是生活中瑣碎的器物與文化的獨行,比如在“西大三年”這一章裡,“他數過,從宿舍到教室是五二四步,從教室到圖書館是三零二步……”這樣精確的數字,是一個人獨行時才會有的反應,是孤獨與小心翼翼的表現。

每一篇的文章都很有意思,關於父子、孩子、房子女人等等,作者總能裹以促狹之意來談這樣永不會過時的話題,也總是顯得十分有趣。“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著不對,一切視作空氣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佛像了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平常心對待生活裡的一切,就像看客一樣,才不會累。

《自在獨行》:賈平凹,因為肝病,家庭聚會時,我默默的坐在一邊

比較喜歡文章裡這樣的描述,《說孩子》篇裡,“一個家庭組合十年,愛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裡只是孩子。”“人的心是一輩一輩往下疼的”。《說美容》篇裡,“戲比生活逼真,謊言比真理流行。”《五味巷》篇裡,“妻子依舊是乳,丈夫依舊是水,水乳交融,誰都是誰的俘虜;一個不笑,一個不走,兩個笑了,孩子就樂,出來給人說:爸叫媽是冤家,媽叫爸是對頭。”生活裡就是這樣平常的細節,才是大樂。

我們都在獨自孤獨著,但是我們又在這樣熱鬧的世界裡穿梭著。這樣的狀態並不矛盾,並不是所有時間裡都必須要維持孤獨的狀態,那種感覺是自己給的,自己要有自己的孤獨,自己的自在。但是有種孤獨是無奈的,是被人“排擠”在外,看似生活在眾人之間,但是卻被眾人孤立。

《自在獨行》:賈平凹,因為肝病,家庭聚會時,我默默的坐在一邊

在《人病》這一章裡,我看到了深深的共鳴,書中描述的是作者自己因為肝病導致被別人嫌棄,哪怕是他用過的東西也立馬被損毀。“當他們用滾開的熱水燙泡我的衣物,用高壓鍋蒸燻我的餐具,我似乎覺得那燙泡的、蒸燻的是我的一顆靈魂,我成了一個廢人,一個可怕的魔鬼了。”這樣的畫面讓我想起,曾經到親戚家做客時,親戚家就有人因為這樣並被隔離在團圓的餐桌之外,一個人獨自坐在旁邊,端著幾樣從大盤裡分出來的菜,默默地吃著,一言不發。

那一刻,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是孤獨的,難受的,像是被世界隔離,我不知道當事人是怎樣的想法,但至少在一個旁觀者看來,若是換做我,心裡是不太好受的吧。喜歡一個人獨處是一件事,但是人畢竟是群居動物,離群了還是會孤獨。

《自在獨行》:賈平凹,因為肝病,家庭聚會時,我默默的坐在一邊

孤獨,已經慢慢侵入我們的骨髓,而且,越來越孤獨,時代,已經是這樣的時代;把一切有意變成無意,讓自己活得自在,哪怕是孤獨也要不虛此行。千萬不要變成“我是人間惆悵客”的那般噓籲感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