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兩百年就從幾千萬人增長到了四億多人?

月光侃歷史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第一,番薯,玉米等高產保收的農作物引入

原先中國老百姓餐桌上也就只有麥,稻,黍,粟等。這些東西生長週期長,在技術不發達的古代畝產量也不高,守仁君看了看吳慧,趙岡,吳存浩等諸位專家對中國古代糧食畝產的考證,掐頭去尾平均一下,小非稻產區也就一百來斤,水稻產量高,尤其是引入占城稻後,但是也就三百來斤左右。古代耕地面積也不多,多則十億畝,少則兩三億畝。這樣的土地和這樣的畝產,自然是不夠人口大規模繁衍的,所以歷代王朝,人口最多也就八九千萬人。


但是清朝不一樣,明末引進了高產的玉米,番薯,馬鈴薯等作物,這東西產量高呀,尤其是各種薯,動不動畝產就有五六千斤。如此高的畝產保證了糧食來源,所以清朝才會出現人口爆漲。

二清政府政策

人多力量大,不僅是現代的口號,從古至今中國就一直奉行這一點,明末動亂,人口銳減,清朝建立後,需要人來交稅,服徭役,參軍。所以大大鼓勵生育,男女十幾歲就能結婚生子,而且不結婚還強制你結婚。沒有計劃生育政策,生多少都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我生的多,我家族就興旺,家族力量就大。更關鍵的是清朝施行攤丁入畝的政策,原來收稅是按人頭收的,不管你家裡有多少地,只要有一個人,我就收一人份的稅,現在是按畝收稅,你有多少地,我收多少稅。對於有地的大戶,人多人少我都交那麼多稅,當然選擇人多了。對於無地少地的人,怎麼生也收不到我頭上,也就沒有節制了。


守仁讀仁


大清朝的百姓孜孜不倦地繁育子嗣,生完了頭胎生二胎,生完了二胎生三胎。這股生育的熱情,歷史罕見;這種增殖能力,千年少有。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清朝人口從幾千萬激增到了四億多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明末清初有一次人口銳減,這主要是受戰亂影響造成的。其實,如果沒有明末農民大起義和滿州人的殺戮,明代社會如果穩定,以當時的社會生產能力,也將會迎來一個生育高峰。

所以,在自康熙朝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後,時局也逐漸安定下來。此後,又經雍正、乾隆等朝的經營,清朝國勢達到頂峰,而且滿漢矛盾也逐漸彌合。這樣的局勢,對於人口增長,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其次,清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與攤丁入畝政策的落實,也給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康熙大帝高瞻遠睹,率先做出了不收人頭稅的決定,而清政府此後又實行了攤丁入畝的稅收政策,徹底取消了人頭稅。

當滿清政府不再從人丁方面實行剝削時,老百姓的負擔大為減小,敢於並且能夠放心大膽的繁育子嗣。這一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自明代起,諸如玉米、番薯等高產作物引入並得到推廣,使滋生的人口有了一定的糧食保障。如此一來,雖不至於人人吃飽,卻也不易餓死。


碣石樵子


中國歷史上人口長期保持在六七千萬之下,比如秦朝時為2000萬,兩漢時期最高6000萬左右,而到了幾百年後的隋唐時期,中國人口巔峰也就5000多萬人,還不如漢朝。而到了明朝,人口最多時在7000萬~8000萬之間。

到了清朝時期,總人口順治八年約5500萬,乾隆六年約1.4億,咸豐三年約4億,到了清末也差不多4億人,人口呈現暴漲。

中國自古就是以農耕為主的農業國,土地是廣大平民賴以生存的根本,每次土地兼併愈演愈烈之後,就會產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導致王朝的更迭。所以中國的王朝一般不超過300年。

由於農業生產的侷限,古代中國的田地可以供應的人口差不多在幾千萬的水平,再多了土地就超負荷了,所以中國的人口一直在幾千萬的水平內上下波動,不會出現人口的暴漲。

明朝以後,南美洲許多農作物傳入中國,如玉米、紅薯、土豆、花生等,這些農作物可能適應山地種植,而且產量非常高,所以每畝田地可以供應更多的人口,這就為人口的暴漲提供了物質基礎。

而清朝自統一之後,內地基本上一直處於和平的情況,尤其有長達一個半世紀的康雍乾盛世,為人口增長提供了有利的內部環境。所以中國總人口在清朝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迅速成為了超級人口大國!


對話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沒什麼了不起,主要是清粉自吹自擂。

葛劍雄認為1600年明朝約有1.97億,也就是接近2億。

清初1655年時,認為中國人口為1.2億人。

一般認為,這是一個低估的數據,實際人口要高得多。

而到鴉片戰爭期間,中國人口是4億。

由曹樹基、侯楊方分別完成的《中國人口史》後兩卷以翔實具體的考證和統計告訴我們,滿清時期人口增長並不算高。

在《中國人口史》第5卷中,曹樹基證明,以往由於嚴重低估人口基數導致的所謂清中葉人口空前高速增長的說法不確。從1644清朝建都北京至1851年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前,人口年均增長率0.49%,增速低於唐前期、北宋前期和南宋前期,即便是其中增速最快的康雍乾百年“盛世”,年均增長率也不到0.7%,所以“‘清代前期人口的高速增長’是一個虛構的命題”。(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5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835頁)

而清代在鴉片戰爭之前,國內局勢大體是穩定的。

然而,在國內戰亂的民國,人口增長比滿清要高得多。

而從1851年太平天國戰爭爆發直到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中國處於傳統治亂週期中兩個“大王朝”之間的“亂世”,然而這個亂世的晚清和民國兩段卻有不小的差別。清末以太平天國戰爭為主的鹹同年間大戰亂,固然使人口從4.36億降到了3.65億,辛亥革命前夕卻恢復了增長。

根據侯楊方《中國人口史》第6卷的研究,清末民初到抗戰前的人口增速更是超過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

在1911-1936年間,全國人口從4.1億增長到5.3億,年均增長率達到1.03%。儘管抗戰時期又一次導致人口下降,但1949年年底仍達5.4億。

侯楊方據此認為:整個“民國時期的全國人口增長速度之快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侯楊方:《中國人口史》第6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575頁)

如果覺得對比民國不太合理,我們可以對比同時代的外國。

1600年時各國人口:英國500萬,德國1200萬,俄國1520萬!

1900年:英國3750萬,德國4300萬,俄國10600萬!

英國人口翻了7倍,德國4倍,俄國7倍,而中國3倍而已,並不算特殊。

至於滿清的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糧食數量的猛增。

到了滿清時期,土豆、紅薯、玉米開始在中國紮根,使得糧食產量劇增,徹底改變了僅僅依靠水稻、小麥甚至粟的單一模式。

就是因為糧食多了,老百姓敢於生孩子,人口自然就多了。


薩沙


只要糧食夠吃,以清朝的國土面積,很多人都存在誤區,認為清朝在割地賠款方面最在行,幾乎是冠絕歷史了,但是清朝的國土面積在整個中國歷史排第二,僅次於元朝的一千六百多萬平方公里,達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即使大家津津樂道的唐朝,被周邊國家稱作天可汗的時候,國土面積也不過才有一千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大,意味著只要條件合適,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民以食為天,只要糧食夠吃,對生幾個娃兒,那簡直就是幾天幾夜的事情。

當然,人口的增長離不開政治因素的推動,有時候政治因素的推動甚至說都要大過吃飯問題了,比如說剛建國的那陣,人就是最大的生存力,什麼事情都是在軍事軌道上,按打仗的辦法進行,弄死了很多人。


加之自晚清以來的天下大亂,可以說普通百姓的死亡律師很高的,男子當兵的現象雖裡邊存在,但經歷亂世晚清、亂世民國,其中夾雜著抗日戰爭,男丁卻並不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打的極為慘烈的東歐國家那般短缺,反而因為國家鼓勵生育,現在三千多萬光棍找不老婆。

至於說到清朝,最大的政治因素就在於稅制方面的改革,把原來的人頭稅改成了土地稅,也就是說原來是查人頭算稅,有幾個人算幾個人的稅。關鍵是有幾個人並不一定會有幾份產出,因為土地兼併的存在,失去土地的人很多。

沒有了收入來源,反而要照常納稅,過關了平凡日子的老百姓算這筆賬還是算得清的,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少生幾個,免得拿冤枉錢,因為有土地的老百姓日子已經很難過了,更不要說還要多養幾個累贅了。

當然,清朝人口的增長還與荒地的開墾和利用有關,比如說高產農作物馬鈴薯得傳入,使得清朝國土範圍內的高山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那些在平原地區活不下去的人可以找個僻靜的地方安靜的種地安靜的生娃,這也是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


歷史三日談




關於這個人口統計,水分肯定是有的,但明末,人口大幅下降是一定的,餓死的,戰死的,數不勝數。

從清朝康熙開始,到鴉片戰爭前夕,人口突破了4億,大清國一派“人丁興旺”的樣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人口劇增呢?

有三個主要原因。

“攤丁入畝”讓窮人敢生孩子



“攤丁入畝”是一項偉大的稅制改革,改革的思路來自明萬曆年間的《萬曆條鞭冊》,但當時的改革並不成功,也不徹底。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對於已有的稅制,提出了看法和建議,提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什麼意思呢?大白話就是,新出生的人不收稅。

這以前(從漢朝開始),國家最主要的稅來自於按人頭收的“人頭稅”,有錢沒錢,有地沒地,全按人頭收稅。所以,一些大戶吃香的、喝辣的,而上的稅卻和窮人差不了多少,這是一個極大的不公平。



“攤丁入畝”是按土地收稅,地多,多交稅;地少,少交稅;沒地,不交稅。

這個建議提出後的完全實行,不是在康熙年間,而是在雍正任上。大家都知道,雍正是個改革派,而且是個實戰派。在雍正主導下,“攤丁入畝”迅速開展,廣大的窮人終於敢多生孩子了。

“攤丁入畝”對於人口的增長絕對是起了巨大的助力。

玉米和馬鈴薯等的普及,讓窮人能養活孩子




古代,窮人家的孩子經常面臨的問題是吃不飽。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害處多多,半路夭折的孩子數量很大。

但地就那麼多,遇上個“豐年”還好說,遇上個“災年”,全家只能“喝風”了。

十六世紀初,有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從西方被帶入了中國,名字叫做玉米,俗語叫“苞米”。這東西好,產量高,抗旱能力強,於是開始逐漸推廣。清朝時期,全國大部分省市,已經全面展開玉米的種植。



如果說玉米給人帶來了驚喜的話,那十七世紀“馬鈴薯”的被傳入,給人們帶來了另一重驚喜。這是一種果實長在地下的農作物,抗旱不說,吃了還抗餓。抗餓不說,還不太挑土地,什麼山區平原都可以種。清朝,對於馬鈴薯的推廣也是不遺餘力,這極大的促進了人力的發展。

馬鈴薯,別名叫“土豆”、“洋芋”,目前是全球範圍內,餐桌上非常多見的一種食材。

清朝人口的飛速發展,與這兩個農作物的引進和推廣,有著巨大的關聯,因為它們,餓死的人變少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些農作物的引進,但影響最大的就是這兩種農作物。

鴉片戰爭前沒有大範圍的戰爭,使人口激增



從清朝建立,到鴉片戰爭前夕,除了康熙帝平三藩、滅準噶爾、收臺灣外,沒有大範圍的戰爭。這對人口的增長絕對是利好的因素。所以鴉片戰爭前夕,大清人口就到了四億以上。

鴉片戰爭後,大範圍的內亂髮生了,這就是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陝甘回民起義,這三個事件對人口增長有非常大的損害,使人口減少了至少半億以上,到了三億多。清朝“下臺”前,人口數量再次到了四億以上。

綜合來說,清朝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是“攤丁入畝”,推廣了玉米、土豆,前期大範圍戰爭少。


藍風破曉


其實事實更驚人,在乾隆五年的時候還不到一個億,而到乾隆五十五年的時候,人口已經達到了三個億,這是一個極其驚人的變化。要說核心,關鍵的問題還是有吃了,這個是一切的核心。馬鈴薯和紅薯來了。

至於說人口政策什麼的,其實都並不是要點,其實在歷史上很多時候都是人口生產寬鬆狀態,但是沒有用啊,關鍵還是得有吃的啊。中國傳統的農作物水稻,小米和小麥都需要灌溉條件,這裡面小米還算是適應性強的,但是產量還是有限的。


馬鈴薯和紅薯的到來,解決了兩件事兒,一是耕地拓展的問題,原來根本沒辦法種小麥水稻的山地都可以作為耕地了,二是獲得了大量的熱量產出,要知道,相同面積馬鈴薯產出的熱量可是小麥的三倍之多哦。

有了吃的,自然可以養活更多的人。相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歐洲,這種人口上的增長也為隨之而來的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必要條件。說土豆改變了世界歷史,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植物人史軍


說到清朝必然要提起“康乾盛世”,而康乾盛世還有個名字叫做“番薯盛世”,清朝作為封建社會,繼兩宋之後又一次人口大爆炸,其人口從明末清初上千萬,膨脹到清末的四個億,主要有三個原因

稅賦制度的逆轉性變化、相對穩定而長久的社會環境,還有新型高產農產品的引進

作為農耕文明社會,農業歷來都是東方王朝生存發展的根本。明末清初,因為戰爭與屠殺導致耕地大規模荒蕪與人口銳減,當時清朝為了支撐對於蒙古、沙俄的戰爭,不得不採取特別措施刺激農業發展與人口增長

康熙年間施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賦”,雍正時代進一步施行“攤丁入畝”——漢朝以來的人頭稅終究被廢止,最底層人群的生存壓力得到了巨大的緩解,對於當時農業發展的刺激是很大的

清朝雖然向來為人詬病,然而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封建、保守而又落後的清王朝,保持了兩百多年的相對安定。既沒有持續不斷的毀滅性戰爭,也沒有大規模的內亂起義,整體社會保持著相對的平穩

。就好像棉被沒有絲綢華麗,沒有天鵝絨高貴,可是,它保暖啊。

雖然清朝閉關鎖國,但是新航路的開闢對於清朝並非什麼影響都沒有——西班牙殖民者將美洲的玉米、番薯、馬鈴薯帶到了東方,無意中傳入了當時的清朝。與傳統的小麥、水稻不同,更加適應惡劣環境而且高產、耐飢餓的這些美洲糧食作物,在清朝迅速推廣開來,養活了大量的人口

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清朝開闢了比以往朝代更廣闊的耕地,擁有了更加高產的農作物,維持了更長時間的相對穩定,其人口經歷兩百年時間,從幾千萬增加到四個億並非難事。

也正因如此,腐朽落後的清帝國在鴉片戰爭前,仍舊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佔據當時全球經濟總量的33.5%。遠遠高於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


澹奕


是什麼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兩百年就從幾千萬人增長到了四億多人? 清朝人口增長,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之間的相互作用,加上點數據錯誤所造就的神話。

第一、所謂數據錯誤,那就是清初的人口並不是幾千萬,而是將近1.2億,而且史界普遍認為這個數字是被低估。

第二、接下來就是制度的突破。當時清朝頒佈了一系列政令,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實行“攤丁入畝”制度,取消了人頭稅。以前人納稅是按照人頭,自從攤丁入畝這項制度實行之後,納稅就以田地而定。這樣大家自然可以放心大膽的生育,不用躊躇於需要繳納太多的賦稅。

第三、就是外界環境的影響。雖說也有戰事,但是這段時間的政局還是比較平穩,沒有特別大的戰亂,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生活。這為孩子提供了安穩的成長環境以及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物質條件。

再者古代又沒有限制生育,普通老百姓孩子生得很多,只是活下來的少而已。而孩子夭折的最大原因就是沒有糧食,但是這段時間的人口出生率比較高,這是導致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

第四、紅薯和土豆的傳入。有人說:糧食是決定人口增長的先決條件。我國傳統的農作物,小麥和水稻,它們的生長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比較肥沃的土地,這就使得能夠種莊稼的地很少。紅薯和土豆則不同,它們對土地的要求比較低,這樣就滿足了紅薯與土豆的生產條件。

其次這兩種作物的產量很高,就現在的種植技術。水稻在水澆地與旱地產量分別是800-1000斤與400-500斤。至於紅薯與土豆來說則可以達到2000-2500公斤。雖然古代可能沒有這麼高的產量,但是至少能給解決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

還有比較宋朝與清朝的領土數據,眾所周知,宋朝的疆土很小,它真正的面積只有280萬平方公里。當時的宋朝可以說是個戰亂的時代,但是宋朝的人口增長情況如何呢?在北宋建國20年後的公元980年,人口為3710萬,到了100多年後的1124年,人口繁衍至1.26億。


之所以能養活這麼多人,也是因為一種稻種的推廣——占城稻。這種水稻成熟的話只需要50天,遠遠超過其它稻種,這就讓宋朝的糧食供應豐富起來。無論是當時宋朝的國土比較肥沃還是清朝的土地比較肥沃。

清朝的種植技術比宋朝強太多。毋庸置疑清朝的糧食的產量比宋朝多太多。那麼按照宋朝的人口增長模式,清朝的這種人口的增長速度也不足為奇。總的來說,這樣的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眾多因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結果。

天時-正好從其他地方傳入可以替代糧食的紅薯與土豆,解決了溫飽問題;地利-清朝的領土達到1297萬平方公里,是宋朝領土的4倍之多,這就是地利條件;人和-清朝政局穩定,加上一些相關政策的支持,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就不足為奇。


史之策


研究人口史,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古代沒有特別精準完善的戶籍制度,進行人口統計時往往也多是以“戶”為單位。今人研究,則是先估計每戶擁有多少人,然後再根據某個時期的戶數來判定人數。這樣的數據,雖然是科學的,卻絕不等同於就是精準的。

有答主認為,強調清代人口大幅度增長,屬於“清粉”一廂情願的想法,則未免有些偏激了。討論清代人口問題,實則與是什麼“粉”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探討清代人口為何會高速增長,即便不見得對當下有用,卻能使我們更好地瞭解那個時代。

準確地來講,初年的人口並非是兩百萬,以戶數估計的人口數,大概在四千多萬人,也有學者估計有超過一億人。但當時的人口數量,肯定比四千多萬這個數據高,不會比這個數據低。因為社會動盪,清政府在統計各地方的耕地、人口和錢糧時,難免會有較多的遺漏,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人頭稅的存在,歷代政權最初建立時,“隱形人口”都會比較多。

另外還需指出的一點是,在明朝時人口總量已經差不多有2億人,這一數據是有學者專門研究過的。不過,明末農民起義,加之清軍入關,受戰爭影響人口曾一度銳減,加之滿洲入關後又實行了一些弊政,使得人口下滑,能見於官方檔案者更少。

到鴉片戰爭前夕,清朝人口已經超過了四億。這四億人口,與根據清初檔案估計而來的四千多萬相比,自然是激增了。即便考慮到有統計不全的情況,增長勢頭也相當可觀。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清代人口出現瞭如此大的增長幅度呢?

我個人認為,大體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清朝入關後,開始考慮並最終取消了人頭稅,與順治朝百姓忙於隱藏人口而逃避賦役相比,開始不用擔心人頭稅的問題。這樣,隱形人口浮出水面,而且百姓的生育意願也不斷增強了;

其次,明代及清初,諸如番薯、玉米、馬鈴薯等高產作物引入並不斷推廣,使得同樣的土地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這一點是清朝人口高速增長的關鍵原因,否則即便人們生育意願高漲,卻難以維持生計;

再次,儘管康雍乾三代戰事較多,但社會大體上還是穩定的,盛世局面的出現使得人們得以安居樂業,而即便到嘉道中落時,清代社會還是相對穩定的,自然得以促進人口的生長。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有不妥歡迎留言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