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1980年代,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芳村】民國10年,廣州建市。市政廳下設公安等局,公安局下設區署、分署。芳村花地分設公安分署。1949年11月15日。中共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決定將芳村、崇文兩個區公所合併,成立芳村區人民政府。自此,芳村首次單獨設立區一級政權,直屬廣州市。

芳村地處珠江西岸,北部由珠江大橋、珠江隧道與荔灣區的西關地區相連,東部由鶴洞大橋與海珠區相連,南部由東沙大橋與番禺區相接。芳村大道、花地大道橫貫芳村南北,龍溪大道、鶴洞路連灌芳村東西。芳村的滘口客運站和芳村客運站是廣州市重要的客運樞紐,班車主要發往粵西、廣西等地。

【越秀路】越秀路位於中國廣州市,是一條呈L型走向的道路,全路均沿東濠湧西側岸線走向。 全路分北、中、南三段,由小北路至中山四路、中山三路交匯處稱為越秀北路; 中山路至文明路、東華西路交匯處稱為越秀中路;再往南路段稱為越秀南路。


1918年拆城牆建成,因在越秀山而得名。一說因城邊有越秀坊而得名。今路東側仍可見廣州清朝城牆基,高出街面2米多。分越秀北、中、南路。越秀北路,長603米,寬7米。以榕為行道樹,濃蔭夾道,與長堤並稱美景。中路長450米,寬14米。南路長770米,寬10.5米。

【火車站】1974年4月10日,廣州新客站工程竣工。同月12日,車站正式投入營運,並正式定名廣州站。1981年,增建了第四站臺。1984年9月,廣州客車技術作業整備站竣工投產,為車始發的列車進行編組、檢修及整備,位於大沙頭的簡易客技站則撤銷關閉。

在建站之初,廣州站一度成為廣州市的新景觀地標。除廣州站之外,流花橋一帶於1974年還建成了廣交會流花路展館、廣州東方賓館新館、友誼劇院等新建築,這一建築群於1985年被選為“羊城新八景”之一,享有“流花玉宇”的美稱。

【農民運動講習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坐落在廣州市中山四路42號,原址為明代建造的番禺學宮,又叫做孔廟。番禺學宮始建於1370年。這座宏偉的古建築從南到北由欞星門、泮池拱橋、大成門、崇聖殿和兩側東西廊廡等組成。

【中山三路】該路清代稱正東門大街,20年代建成馬路,取名大東路。1948年為紀念孫中山,改名中山三路。【廣州,1985年。攝影:阿德·範德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