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文:何丹琳

都說速凍食品在外賣鮮食時代不行了,但灣仔碼頭的日子卻似乎並不難熬。最新財報顯示,這一速凍餃子品牌的在華銷售再度“強勁增長”。


上週,跨國食品巨頭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 Inc.)發佈2019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18年11月25日)的業績,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業務淨銷售額下滑4%,為4.31億美元,但旗下灣仔碼頭速凍餃子業務卻為正增長。該公司在一份業績資料中指出,哈根達斯和灣仔碼頭驅動了亞洲市場的增長。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小食代留意到,在隨後舉行的業績會議上,通用磨坊首席執行官Jeffrey Harmening三次談到中國市場,均表揚了灣仔碼頭,但未提及其他業務的表現,包括冰淇淋和酸奶。


“2019財年二季度,我們亞洲和拉丁美洲業務的有機淨銷售額增長了5%,我們的全球加速增長平臺和中國市場的灣仔碼頭呈現強勁增長。”他說。


Harmening表示,中國的灣仔碼頭業務實現了又一季度的“優異增長”,主要由速凍餃子創新和強有力的店內執行所驅動。


據他透露,2019財年上半年,灣仔碼頭在中國的零售銷售額實現了8%的增長。但該公司沒有披露利潤數據。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像黃瓜等新口味的餃子系列,為核心業務創造了興奮點。與此同時,我們出色的美食品鑑營銷活動也引起了消費者的共鳴。”Harmening在業績會上說。


小食代注意到,灣仔碼頭至少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實現銷售增長。“我們在高端新品系列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我們對於灣仔碼頭出色口味的廣告宣傳也很見成效。”Harmening在2019財年一季度的業績會議上提到。2018財年全年,灣仔碼頭在華收入更是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通用磨坊首席執行官Jeffrey Harmening

近年來,不少業內分析認為,外賣餐飲的逐漸盛行將持續對方便食品和速凍食品造成巨大沖擊。也因此,本土速凍餃子和湯圓生廠商三全食品前些年開始嘗試佈局鮮食、餐飲等業務。但一直賣速凍食品的灣仔碼頭似乎還活得不錯。


除了早年主打親情消費場景外,符合消費趨勢的產品創新,以及年輕化的營銷路線,也許是這類需要回到廚房加工的食品想“跑贏”外賣的為數不多的辦法了。


在產品創新方面,小食代去年介紹過,由於灣仔碼頭髮現越來越多中國內地消費者試圖減少飲食中的脂肪含量,這一趨勢在20到35歲的都市年輕人中尤其明顯,於是該公司此前就順勢推出了素餡餃子。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英敏特全球新產品數據庫分析顯示,2017-2018年,預加工食品市場的上市新品正逐漸轉向健康(適合素食主義、高蛋白和低脂等)定位。


在品牌年輕化方面,灣仔碼頭也動作頻頻。比如,找來年輕女子組合代言,和網絡遊戲團隊合作,還在今年“雙11”期間舉辦水陸主題派對活動,灣仔碼頭水餃被製作成頗具創意的派對料理,可以看到該公司極力想向消費者傳達“速凍餃子可以時尚又美味”的信息。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事實上,整個速凍/冷藏食品市場的發展情況也並沒有人們普遍預想的那麼糟糕。今天,小食代拿到的一份英敏特發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預加工食品市場(包括速凍和冷藏食品)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487億元人民幣,增長率為13.5%。


數據顯示,速凍食品依然佔大壁江山(銷售量和銷售額佔比均在90%以上),2018年銷售額預計達到1393億元人民幣,增長13.3%。 冷藏食品預計2018年零售額將達到94億元人民幣,增長16%。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儘管包括速凍和冷藏食品在內的預加工食品市場面臨來自多方面的競爭,比如便利店出售的鮮食、超市賣的熟食、以及餐飲外賣服務等,但英敏特表示看好該市場的發展前景。


首先,持續的城市化進程意味著更多消費者願意為了“花錢買時間”,對省時餐飲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其次,迎合消費升級的趨勢的新品將帶動市場增長。“這從2018年該品類重獲增勢可見一斑,預加工食品也在適應市場變化。”該報告指出。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第三,便利店的普及和新型零售商(如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的流行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包裝預加 工食品選擇,也提供了有效的市場教育以使更多消費者開始接受這一品類。


最後,報告認為,現階段(不盈利的)餐飲外賣服務商業模式是否能保持長遠發展目前尚未可知。


英敏特預測,在2018-2023年間,速凍預加工食品市場和冷藏預加工食品市場將分別以9.9%和 14.6%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目前,速凍食品市場由三大品牌領跑,即三全、思念和通用磨坊旗下的灣仔碼頭。近年來,思念市場表現也很強勁,推出了“金牌蝦”和“彩趣小小玉湯糰”等高端產品。上市公司安井(603345.SH)也是速凍食品行業不容忽視的參與者,銷售流沙包和核桃包等產品。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除此之外,這一市場上還有眾多小品牌,近年來一些初創企業也在該品類裡尋找創新機會。


小食代留意到,廣州一家經營食品酒水等業務的公司白馬良倉就在今年推出了子品牌“白馬私房菜”,銷售速凍菜餚。和傳統的速凍餃子、包子、披薩不同,這家初創品牌的速凍食品更像中式菜餚,如雜糧花膠、香芋燜排骨、鮑參翅肚撈飯等,均由中央廚房生產,“十五分鐘加熱即食”。

灣仔碼頭生意在華“開掛”,速凍食品在外賣時代還有多大機會?

在全球新產品趨勢方面,英敏特認為,混合沙拉碗(美國)、定位老年人的預加工食品(日本)和古老穀物食材(英國),也將為中國產品創新帶來啟發。


美味可口、營養均衡的預加工食品未來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不過,消費者目前仍認為食用預加工食品只是為了快速充飢,品牌需下更大功夫扭轉消費者的認知。”英敏特北亞區報告總監徐如一表示,“英國和日本的預加工食品市場就做到了這一點,讓消費者認識到預加工食品也可以作為在家偶爾享用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