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囊胚好還是卵胚好?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問我這個問題,移植囊胚好還是卵胚好?

我們有位客戶,取卵18顆,先生精蟲99%的畸形率,使用精蟲挑選技術後配對成功10顆,可是在養囊至第五天的時候餘下2顆。客戶失落的抱怨說,早知道就不養這麼久了,還能多留下幾顆,多些希望。在移植的時候一顆成功,客戶樂開了花。

相信很多試管嬰兒的夫妻們都會這麼想,只是各位有沒有想過,如此一來,你也就有了更多的失敗機會,然後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真的是多留幾顆就多點希望,而不是多點傷害嗎?

“你憑什麼認為一個長不到囊胚的卵裂期胚胎移植到子宮後,就一定能長成囊胚,並且成為一個健康的嬰兒呢?”

移植囊胚好還是卵胚好?

嘗試在某網站上搜了一下,發現醫生們給出的答案也完全相反,有人認為移植囊胚好,有人認為移植卵胚好,誠然我們的專家也有可能會站在自己機構的角度去給出一些答案。

我今天要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在給出我的觀點之前,我要先介紹一下胚胎的發育過程:

胚胎的發育過程是這樣的:

移植囊胚好還是卵胚好?

卵子受精 → 受精卵 → 卵裂期胚胎→ 桑椹胚 → 囊胚(未孵化) → 囊胚(已孵化)

囊胚:囊胚是胚胎體外培養的終末階段,它通常形成形成於卵子受精後的第 5-7 天。所以囊胚一定是體外培養到5-6天的胚胎,包括孵化和未孵化的。少於這個天數的一定不是囊胚。

卵裂期胚胎:大約是體外受精後培養到3-5天的胚胎,尚未成為桑椹胚,胚胎內包含有大約4-8個細胞。

不考慮胚胎的形態學等級的情況下,我認為,能夠養成囊胚的胚胎,即便等級再低,也比卵裂期胚胎更適合移植。

移植囊胚好還是卵胚好?

具體原因如下:

1. 國際公認

國際上公認,囊胚是最適合移植的胚胎,也是移植後臨床妊娠率(成功率)最高的胚胎;

2. 囊胚的發育潛力更好

囊胚比卵裂期胚胎在體外培養的時間要多2-3天,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地淘汰掉那些質量不好、發育潛能較差的胚胎,因此形成的囊胚都是“優中選優”的。

所以,囊胚比卵裂期的胚胎具有更高的種植能力,但數量會相對減少;

3. 移植囊胚可以減少試管失敗對女性的傷害

如果把發育潛能不佳的卵裂期胚胎移植入子宮,造成宮內停育的可能性會更大,流產或清宮的機率會大大提升。

況且移植囊胚最適合的位置是子宮中腔,也是自然妊娠時最適合胚胎著床的位置。卵裂期胚胎適合的移植位置是子宮角,這會略微提高發生宮外孕的可能;

4. 著床率和妊娠率會更高

移植囊胚後的臨床妊娠率大約是移植卵裂期胚胎的2倍。

卵裂期胚胎在正常生理情況下,處於輸卵管部位,移植以後就意味著過早地進入到母體子宮內,因此需要在宮腔中游離幾天才能著床於子宮內膜,所以在移植時,醫生通常都選擇2個胚胎進行移植,進而也增加了多胎妊娠的幾率,可能在之後您還需要做減胎手術;

5. 出現胚胎質量問題的機率更小

卵裂期胚胎在發育至囊胚的過程中,有一定幾率會“修復”染色體的非整倍體。所以,囊胚染色體出現非整倍體的概率要低於卵裂期胚胎;

而且在第三代試管嬰兒領域,囊胚的外殼(外胚滋養層,最後發育為胎膜和胎盤)可以作為樣本進行PGS,以獲得胚胎的遺傳學信息,而不過多傷及胚胎內的細胞團。但卵裂期胚胎必須取出1-2個細胞作為樣本進行PGS。而且很有可能獲得不正確的遺傳學信息。

移植囊胚好還是卵胚好?

目前,將受精卵培養至囊胚的難度並不高於培養至卵裂期胚胎的難度。所以,如果你的胚胎沒有能培養成囊胚,那幾乎就是胚胎本身的問題。

胚胎無法培養成囊胚,主要有2個原因。第一是因為精子或卵子的形態學(質量)較低,從而使受精卵生長緩慢,自行停育;第二是因為精子或卵子所攜帶的染色體異常,從而導致胚胎的染色體異常,自行停育。

除此之外,移植囊胚還是卵裂期細胞也從側面反映了試管嬰兒機構的技術水平。

所以有些人工生殖專家把囊胚移植視作試管嬰兒的起點,雖然這個說法不太科學,但實際上,在獲得囊胚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有可能帶來“零”結果。比如促排後未獲得成熟卵子,卵子受精失敗,甚至在胚胎培養到卵裂期前就全軍覆沒。即便移植了卵裂期胚胎,也大多以失敗告終,這也是很多姐妹們試管兩次三次都失敗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奉勸諸位執意追求胚胎數量,而非胚胎質量的病人,囊胚才是試管嬰兒的起點。

同時,我也不得不說,如果醫院或者機構不同意培養囊胚,那這意味著胚胎質量很低,移植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安慰,另一方面只是為了碰碰運氣。

輔助生殖技術在進步,我們也都要與時俱進,如果仍站在原地,站久了,也就錯過了。

祝福大家都好孕!

移植囊胚好還是卵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