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的國產新型衝鋒舟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創新思維的國產新型衝鋒舟

不久前落幕的第12屆珠海航展上,靜態展區裡有一條裝有4付橡膠履帶的小船頗引人關注。有些人看見這個貌似船艇和裝甲車輛混合體的"怪物",便立即聯想起二戰日軍裝備的"內火艇"。但實際上,這是一款頗具創新思維的國產新型衝鋒舟。

衝鋒舟是一種很常見、相對廉價的水上載具,不僅海軍陸戰隊大量裝備,陸軍、武警及特種部隊也有裝備。衝鋒舟根據舟體材質的不同,大體可分為三類:玻璃鋼製造的硬式衝鋒舟、充氣橡皮艇的衝鋒舟,以及海帕倫材質的衝鋒舟。衝鋒舟通常採用舷外機推動,有些採用類似於滑行艇的艇型設計,以儘可能提高航速。

在國產型號中,"珊瑚"衝鋒舟應用範圍最廣,而且常常用作抗洪搶險,因此廣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在2009年前後,國產新一代槽道式衝鋒舟便開始大批量裝備部隊。

從僅有的幾張公開照片看,這種槽道式衝鋒舟採用穿浪艇型,由中央船體附設兩側片體組成。舟尾裝有兩部舷外機作為動力。兩側片體之間宛如船體下部中間位置開了一道前後通透的槽。"槽道式衝鋒舟"的名稱即由此而來。這種衝鋒舟採用淺水線型,並具有尖削首型、寬闊尾部。在高速航行時,中央船體離開水面,僅有左右舷兩側片體著水,由此將浸溼表面積和流體阻力降至最低,在動力功率不變的情況下,可明顯提高航速。理論計算表明,穿浪型高速船首的垂向加速度通常只有單體V型滑行艇的20%,相當於氣墊船及常規雙體船的50%,艏底砰擊(就是航行時,船首出水再入水時會以較高的速度拍擊水面,這將產生巨大的水動壓力,該載荷作用於局部結構,並傳至整個船體,會引起局部結構的破壞與變形,整個船體也會產生高頻振動響應)極小。淺水線型使它既適合內河航行,又適合沿海航行,可使用水域範圍很廣。

公開報道中透露該槽道式衝鋒舟能運載全副武裝的兩個班。滿載時最大航速不小於60千米∕小時,相當於32.4節,比大部分驅護艦的航速都高,因此其性能水平相當不俗。值得注意的是,繼航力不小於370千米這條,說明其有在臺灣海峽跑一個來回的能力。其設計針對性不言而喻。雖然發起大規模兩棲登陸時,我軍不可能讓槽道式衝鋒舟從福建沿岸就開始向對岸衝擊,但需提前行動的各類特種作戰分隊卻多了一種滲透手段。這對我軍部隊登陸作戰能力是個很大的提升。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ID:binggongke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