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避雷大招已經失效!平臺與投資者自救指南出爐

網貸避雷大招已經失效!平臺與投資者自救指南出爐

網貸避雷大招已經失效!平臺與投資者自救指南出爐

這是《中國經營報》為您分享的第672篇原創文章;我們只發有態度,有乾貨的原創。

本文大約:2200字

閱讀需要:3分鐘

“日常能幫著朋友維權,追要這些資金的時候,其實還好受一些,這樣就不會想起自己搭進去的那些身家性命。”陳先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道。

陳先生目前的身份比較特殊,他一方面作為網貸平臺的投資者,踩雷多個平臺,往返於朝陽經偵和海淀經偵處遞交材料,另一方面,他又向身邊的幾十位親戚朋友集資,允諾幫他們投資,一年給10%的利息,遭遇集中踩雷後,被這些朋友以非法集資的名義報案,他作為“非法集資”的嫌疑人,還要時不時地配合調查。

自2018年端午節過後的第一天,唐小僧暴雷後,一個月的時間裡,陸續有超過200家平臺出現問題,涉及到過萬投資人。

數萬投資人中招

對於在此次網貸行業波動中,究竟涉及到多少投資人,目前並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顯示,但一個網貸平臺從業者向記者分析表示,“在目前運營的平臺中,頭部平臺的投資人數都在幾萬人左右,中等規模平臺的投資人數也基本過萬。”

對方換一種統計方法表示,“一個500萬元的借款企業逾期,會涉及數百投資者,一個借款企業有2000萬元的借款逾期,就會涉及上千名投資者。”

記者梳理公開信息可知,投之家在貸餘額29億元,唐小僧在貸餘額9.3億元,錢爸爸在貸餘額12.77億元,此外,還有多家中小問題平臺,再貸規模過億元。

前文所述的從業者表示,“在近期的行業風波中,涉及到的投資者保守估計過萬人。”

根據網貸天眼在2018年7月份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排名前50位的平臺,人均投資額度在21萬元以下,其中人均投資額在10萬元以上的平臺佔5家,人均投資額在5萬元以上的佔11家,人均投資額在1.5萬元以下的平臺佔7家。其中投資額偏小的平臺中,投資人穩定性和忠誠度相對偏低,存在羊毛黨的可能性較高。

陳先生並不認為自己是“羊毛黨”,陳先生表示,“雖然我會選一些有投資福利的、收益高的平臺,但我自己也把所有的錢投進去了,目前選定的十幾家平臺中,已經有超過60%的平臺出現問題,這些平臺包括我自己的錢和親戚朋友的錢,累計過千萬。”

根據陳先生的表述,網貸平臺的投資人中,城市工薪階層;手頭有閒散資金但無業或收入低;小微企業主等這幾類人佔比較多。

陳先生回憶表示,“最早接觸網貸是三年前,此前自己從事餐飲行業,但是並不賺錢,將小店轉讓出去後,手頭有幾十萬的閒散資金,一時之間沒有合適的工作也沒有好的投資渠道,當時網貸的收益還比較高,好一點的都在15%左右,就全投了進去。”

在陳先生接觸到的多個網貸維權參與者中,下崗職工、低收入者或無業者是佔比最高的一個群體。

“除了網貸並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是陳先生重複多次的一句話。

在陳先生看來,股票市場波動較大,風險性高,而基金和銀行理財的投資收益又較低,其他的期貨、外匯類投資產品門檻高,不敢貿然進入。

“網貸是投資門檻最低,最簡單方便收益也還不錯的理財方式了。”陳先生表示。

套路太深

在陳先生所投平臺的名單中,雲端金融、普資金服、民愛貸以及近期出現問題的投之家都在其中。

陳先生在選擇平臺時,資金安全性是他重點考慮的部分,但無奈網貸平臺“套路太深”。

陳先生表示,“選擇平臺會綜合考慮,收益太高的也不敢投,一般年化收益在13%左右的平臺,有銀行存管,有股東背景的平臺是首選,這樣給親戚朋友10%的收益後,自己還能有3個點左右的收入,一年也有幾十萬的收入了。”

2018年7月7日,杭州警方通報雲端金融。

而云端金融此前的公開信息顯示,“是杭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由國資委持股的‘國融金融’戰略入股”。“是一家集金融投資、管理、諮詢及金融業務流程外包等金融服務為一體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金融機構。專注於貿易類融資項目,投資對象主要為

大型國有企業及大型民營企業和上市公司等配套的貿易類公司”。

2018年7月12日,接投資受損群眾報案,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上海普資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立案偵查。

而普資金服此前的官網資料顯示,“上海普資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2月,普資金服獲A輪5000萬元融資,股東賽領資本為國資背景機構上海國際集團旗下子基金,截至目前,成交額已突破107億元”。

另外普資金服官網資料顯示,平臺國資背景,新網銀行存管,已經獲得等保三級認證,平臺每週都會更新踐行合規進度彙報。

2018年7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對“深圳投之家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投之家)”涉嫌集資詐騙案立案偵查。

而投之家平臺背靠網貸之家,且在此前的平臺宣傳中,曾經多次提到“上市公司背書”等內容。

在陳先生看來,自己並不是只是貪圖一時得利的羊毛黨,認真考察過這些要投資的平臺,平臺在出現問題之前,看起來都是較為穩健的,在這種情況下,陳先生才放心將幾十萬的資金投到平臺中。

“出現問題後,此前的那些看起來可靠的背景都不作數了。”陳先生表示。

記者在過去一個月間爆雷的平臺名單中,隨意選擇一家平臺搜索該平臺相關資料,幾乎所有的平臺在爆雷之前,官網的介紹信息和百度百科中,都描述該平臺與“國資背景”“大型企業借貸”“資產安全”“上市公司股東”當中的一個或幾個名詞相關,部分平臺表示有銀行存管。

引爆這場行業危機的平臺唐小僧,和新浪支付以及太平財險有合作,此外,2017年12月底,唐小僧的母公司資邦金服還獲評上海市“2017年度誠信創建企業”。

在過往的專家指點中,判斷網貸平臺是否安穩的幾大標準,是否有銀行存管,是否有股東背景,幾乎全部失效,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還能怎麼甄選平臺?

事實上,在網貸行業中,平臺依靠“上市系”“國資系”等標籤為自己背書的不在少數。對投資者來說,選擇網貸平臺時,不盲目追求高收益,不迷信平臺的背景和標籤,選擇信息披露完全,資產透明的平臺,相對來說安全性會高一些。信息披露和資產透明是考察平臺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業內人士看來,挑選平臺就是看

底層資產是什麼。

記者 郭建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