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不在研製,8秒就能阻斷一次全球通訊,4000人協作才能開機

雷達的發明可以說徹底的改變了戰爭的發展進程,軍事專家拿破崙曾經說過,山的那邊到底是什麼?給我答案我的炮兵會證明你的說法。曾幾何時對於戰場態勢的偵查難度絕對不亞於用手指戳破坦克。隨著二戰的爆發,雷達的潛力徹底被挖掘了出來,尤其是在空戰預警與海戰炮瞄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艦炮發射角不再憑感覺調整,戰機定位也不再依靠飛行員肉眼觀瞄。

中國已不在研製,8秒就能阻斷一次全球通訊,4000人協作才能開機

二戰結束後雷達作為偵測裝備被賦予重任,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戰備神器。但在70年代至90年代雖說科技突飛猛進,但也完全不像現在這般發達。尤其是材料技術的發展並不像現在這麼輕便,這就給雷達這種依靠電磁作為主要工作原理的裝備帶來的一定的困境。要想增加探測距離既然“質”得不到改善,就只能在“量”上做文章了。要說最善於造大物件的那就一定非蘇聯莫屬了,無論是米格31還是安225,就信奉一句話大力出奇跡。只要發動機勁夠大磚頭也能飛遍全天下,這樣思路的指導下全球最大的探測雷達——杜加3誕生了。杜加3雷達絕對是到目前為止性能最強的雷達,即使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它開機8秒就能干擾阻斷全世界所有的波頻通訊,所有接收站都能聽到啄木鳥啄樹一樣噠噠的聲音。

中國已不在研製,8秒就能阻斷一次全球通訊,4000人協作才能開機

杜加3雷達寬500米高200米像一座山一樣,用了3萬噸金屬5萬噸水泥2萬公斤線纜以及數十公里的管材組建而成。開機時耗費的電量需要一座中小型電站專門為其提供才行,加上週圍的防空戰機隊伍以及維護保養工作人員,杜加3要想正常工作需要4000人的隊伍一起協同配合才行,是全球唯一1天就要耗費7億盧布軍費的雷達。我國也曾研製第一代7010陸基戰略預警雷達,依山而建高達200餘米。

中國已不在研製,8秒就能阻斷一次全球通訊,4000人協作才能開機

每次開機也要動用數千人提供電力、水利的支持,且探測性能十分的可靠。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已經不再研製這種簡單的波頻雷達,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不僅性能更加先進而且成本要遠遠低於一代的7010系列,對於隱身戰機以及遠程導彈也有強悍的偵測能力。可以說在大型雷達研製上已經逐漸追上了世界先進國家的腳步,期待未來會有更大的突破。

中國已不在研製,8秒就能阻斷一次全球通訊,4000人協作才能開機

中國的巨型雷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