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日軍的歪把子機槍怎麼樣?

別拿村長不當幹部31471651


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在世界輕機槍舞臺上也算是特立獨行的一款武器,因為它是日本在研究哈奇開斯重機槍搞逆向工程時積累的技術搞出來的一款武器,其製造工藝可以說是日本製造工藝的最高代表,因為和其他國家輕機槍大量使用衝壓零件不同,歪把子的槍身是用整塊鋼鐵整體的切削出來的,其製造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為了減輕彈藥的後勤壓力,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的設計都是圍繞如何通用三八大蓋的友坂6.5毫米步槍彈來設計的,所以也就是它設計是為了減輕後勤壓力,所以就設計一個供彈鬥可以直接將三八大蓋的的子彈放進供彈鬥使用,而且整個步兵班的戰鬥術也是圍繞機槍來展開,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機槍彈藥的補給。


但是由於技術問題帶來的缺點也不少,首先製造工藝雖然精良使得歪把子的精度高和後坐力小,但是整體加工難度太大不利於量產。而供彈斗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減小後勤壓力,但是彈鬥供彈結構動作過於複雜,導致故障率頻發,而且對氣象環境的變化也十分敏感,太熱不行太冷也不行。而且裝彈比較複雜,對副射手的要求很高。整體來說歪把子機槍並不算一把優秀的機槍,就連日本兵都嫌棄它,最後被九六式輕機槍給取代。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這槍,其實真不咋地,不如中國的捷克式。

抗戰期間,日軍最常用的就是歪把子機槍,中國戰場上,展示最多的就是歪把子機槍。有兩挺輕機槍對中國人印象最深,一個是捷克式一個是歪把子。

二戰中最不靠譜的機槍

如果說二戰中最不靠譜的機槍,那麼肯定就是歪把子。

歪把子,大正十一式機槍,使用6.5*50mm有坂彈。最初,日本人為了追求補給和後勤方便,讓歪把子和三八大蓋使用相同的子彈。這個出發點是非常先進的,子彈通用日本人想法很好,只不過,一盆冷水潑了過來。歪把子使用了三八大蓋的子彈後,故障不斷,沒辦法,日本人對子彈進行減裝,減少火藥,以求減少故障。這點,其實也是挺無奈的。

▲這不卡殼才怪了

歪把子機槍採用彈鬥供彈的方式,這點也是獨樹一幟,我看了不少槍,基本就日本一家是彈鬥供彈,莫名其妙的。而且這個彈鬥供彈,要使用六個橋夾,這點就很奇葩了。最奇葩的是,這槍還要配潤滑油,想象一下,打仗的時候,拎個油壺。

▲這才是正經的機槍




這挺機槍,對於副射手的依賴性非常大,可以說,歪把子機槍的副射手不用幹別的,伺候機槍手就行了。這把槍,低溫,不好用,高溫,不好用,潮溼,不好用。其實基本上就是一窩囊廢,甚至日本人自己也看不下去了。

相比較而言,中國的捷克式機槍好用多了,甚至日本兵都使用。到最後,日本兵照著捷克式造了個九六式輕機槍,也是無奈,居然還裝了把刺刀。最後日本兵的衝鋒槍,居然也裝了把刺刀,奇葩不。


▲當初看見這把大刺刀,直接給我雷蒙了三圈,還特意百度了下


▲又雙叒叕給我雷蒙了三圈

缺點歸缺點,但歪把子還是有優點的,精準度高,其實也就這一個優點。事實上,日本所有的槍精度都挺高,三八大蓋和九二式重機槍也不例外,精度都是出奇的高。


御史三大人


一句話,這一款“奇葩”機槍。歪把子機槍是我們中國人對它的簡稱,主要由於槍托的向右彎曲,所以中國成為“歪把子”。正式的名稱為“大正十一式”輕機槍。

一、基本參數。

歪把子使用的是6.5毫米的子彈,和“三八大蓋”用的子彈一樣,它的射程較遠,精度較好,但是子彈的威力並不是很大,同時由於槍管容易發熱,故障率也很高,特別是它的射擊過於複雜,槍管不可更換。由於配備日軍較多,被我敵後抗日部隊大量繳獲,所以大家在抗日劇中,歪把子出現的頻率很高。



二、奇葩的彈鬥設計。

我們聽過彈夾和彈鼓的,但是我相信彈鬥應該是許多人第一次聽說。“歪把子”就世界上唯一的彈鬥供彈,開放的供彈彈鬥容量為30發,彈鬥位於機槍槍身左側,可以容納6個水平放置的5發彈夾,彈鬥上方的蓋子向下施加壓力使最底層彈夾打完後疊在上面彈夾會進入輸彈位置。彈鬥底部的推彈裝置將彈夾中的槍彈推向給彈口推彈入膛,依次反覆。


同時要用潤滑油潤滑子彈,機槍上配有油壺,彈殼需要潤滑才可以靠搶機後坐提供的動能退殼,否則容易退殼不暢,這也是奇葩了,所以“歪把子”被昭和天皇十一年(1936年,日本神武紀元2597年)定型的用30發彈夾供彈的九六式輕機槍替代了。


小彈殼001


我是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歪把子機槍,在中國是挺有名的一種輕機槍,其大名叫:大正十一式輕機槍,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這款機槍是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定型量產的。

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歪把子機槍的話,就是:這是一種從初始要求到設計都很有問題的機槍。

一戰結束後,日本軍方效仿西方列強的做法,為了增強步兵的火力,準備為步兵裝備一種1-2人可以操作的輕機槍。

步兵裝備了機槍,必然彈藥消耗量大增,所以,日軍要求這種機槍的子彈必須和步兵使用的三八式步槍通用,看起來這個要求也算合理。

問題是日軍還要求,機槍的彈夾必須使用三八式步槍使用的5發裝的彈夾。

機槍使用5發子彈裝的彈夾,這個問題就大了,雖然這麼做彈藥的通用性更強了,工廠的生產簡單了,彈藥的後勤保障也容易了,但機槍一開火,才能連射5發子彈,這還是機槍嗎?

由此可見,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日軍,工業基礎很薄弱,生產能力嚴重不足,所以才會在節省子彈方面有這麼多的想法。

這種供彈方式導致機槍的機構運動非常複雜,複雜的機構必然是故障率高,可靠性很差,而且裝彈很麻煩。

在中國東北地區使用時,因為氣溫寒冷,機槍的故障率明顯上升,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士兵不得不隨身帶一個油壺,給機槍和子彈塗油,後來到了東南亞高溫潮溼的地區,塗油也不管用了,機槍故障大幅上升。

關注我們“麻辣戰爭”頭條號,我們專注著名戰役戰爭內容演繹解析。


麻辣戰爭


“歪把子”機槍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的一種6.5毫米口徑輕機槍,因於1922年(即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定型成為制式裝備而得名。其槍托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所以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



這款機槍採用其獨特的供彈方式,理論上可以打開蓋子邊開槍邊加子彈,永遠打不完子彈,可是跟本不可行,那個裝子彈的漏斗很小,只能裝6排,就算你打了20發,你將漏斗蓋子打開,槍會立刻熄火,因為那個漏斗蓋子很重要,它有3公斤向下的壓力,把子彈壓住,如果你打開蓋子加子彈,裡面的子彈會被彈跳起來,最下面的子彈會離開撥彈齒,子彈就不會向槍膛行進,就會停止供彈;

以及非常容易卡殼,所以常常離不開潤滑油,要經常加油,不然開槍的時候會卡住,不是槍機卡住,而是彈匣卡住,特別是最後一發子彈入膛以後,彈匣條會從下面的小洞掉下來,這時候經常卡住。

儘管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實現了日本陸軍基於戰鬥彈藥保障的思想,但卻犧牲了在戰鬥使用方面的整體性能。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對於氣象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冷熱過度都影響它的正常使用,事實上,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只有在不冷不熱、不幹不溼的季節,並且在精心擦拭保養以及戰鬥烈度柔和的理想條件下,故障率才會相對低一些。

其人機工程也很惡劣。由於裝彈機偏於槍身軸線左邊配置,造成了以下缺陷:一是全槍質心偏左,連續射擊時,射手始終要有一個向右正槍的力,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射彈會越來越偏左;二是迫使瞄具右置。

可以說二戰期間的日軍也非常討厭這款槍,曾拒絕使用。以上可以說明這款機槍可以說是二戰期間的機槍中最差的一款槍械了。


冰是睡著的水99083036


受現如今抗日題材影視劇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了歪把子機槍。那麼歷史上的歪把子機槍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它的各項性能又如何呢?今天我就與大家討論一番。



機槍簡介

戰爭期間,日本軍方為了滿足戰爭需要於大正十一年研發了這款機槍,稱之為大正十一式機槍。由於這款槍械的外觀設計獨到(它的槍頸較長又向右彎曲),所以這款槍也被天藍為“歪把子”機槍。

機槍優點

歪把子機槍整體上還是不錯的,畢竟它是日軍制式武器。它採用了6.5毫米口徑的子彈,這就使這款槍械擁有較高的殺傷力。此外,雖然歪把子機槍槍頸向右彎曲,但是它的精度卻很高。日本軍方主張士兵提高射擊精度,這也是與日本資源匱乏的國情息息相關的。歪把子機槍最多可攜帶30發子彈,這種攜帶量相對於中國軍隊所使用的捷克式20發載彈量已經很不錯了。歪把子機槍屬於氣冷式機槍的一種,它的前身裝有較多散熱片,這就可以使機槍可以保證較長時間射擊。



機槍缺點

歪把子機槍的優點較多,不過它的缺點也不少。最為致命的是歪把子機槍總會出現故障,而且裝彈很費力,它是採用彈斗的供彈方式,也就是在裝彈時需要裝填6個5發橋夾,為了能使機槍可以持續射擊就必須要有一個副射手在旁邊不停地裝彈,顯然這很麻煩。歪把子機槍在射擊時經常會發生卡殼的事件,而且它的配件很難更換,如果槍械某處出現意外,換件會很難。




歪把子機槍在中國的名氣還是很大的,在抗戰時期我國軍隊曾繳獲大量的該槍,於是歪把子機槍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我軍的攻城利器。

我是作者汝沫2903,一個喜歡歷史的文藝小青年,感謝大家的點贊與關注,讓我們一起聊一聊歷史上那些有意思的事吧。


汝沫2903


“大正十一式”機槍是日本“歪把子”的正式名字!

這是一支很垃圾的機槍!

垃圾到日本軍隊都不想用了!

第一、挨排說說缺點!(歷史和參數不說)

1、“歪把子”的故障率很高,設計很複雜,而且製造工藝也很精細。這就意味著“歪把子”表面上看似精良,其實因為複雜所以出現故障的幾率就高,槍械的最主特性就是結構簡單,故障率低。“歪把子”就違背了這個特性!

2、射擊威力低,

“歪把子”的射速不如他國同類,這就降低了火力密度。

“歪把子”的槍口初速低,直射距離短,遠距離的傷害低,

“歪把子”用的6.5mm槍彈的穿透性太強,總是造成穿透傷,對目標的停止作用差,傷害小!

3、“歪把子”勤務性很差,加工的太精密了,機件契合程度太高,容易受到天氣溫度的直接影響。

太冷太熱都不好好幹活!

4、“歪把子”不皮實,保養太費事也太勤,機槍手隨身必備的就是機油壺,隨時隨地的要加油。哪怕是在戰鬥期間。

5、“歪把子”不好瞄準,瞄準基線在槍體右側,人要歪著身子瞄準,不受訓練打不好!

6、“歪把子”的繁瑣供彈方式害死人,位於槍體左側的漏斗裝裝彈器要想裝滿30發彈藥很費事,5發一排的彈夾要連續裝6排,裝完還要扣住彈倉壓蓋!

當“歪把子”的副射手最倒黴,要露出半個身子費半天勁裝彈,死亡率高。

這樣的貼近裝填,也意味著可能一發小炮彈就決絕機槍組三個人!

7、“歪把子”適應性太差,半空的漏斗和彈夾供彈使得密閉性太差,會帶很多塵土、砂礫、雜草沫、汙水等進槍膛中,本來機械故障就不少,這樣會更多故障!

8、“歪把子”的腳架設計的太害人,因為散熱套管太粗太長,腳架只能靠前裝,而且腳架還很高足足400mm(同類們都是300mm左右)。架的高高的“歪把子”要求射手探出半個身子射擊,很容易死亡受傷!

9、“歪把子”的槍管更換很費事,戰鬥期間不可能立即更換。風冷疊片設計的散熱器,雖然在短時間內還好用,但是時間長了就麻煩了,熱的慢,涼的也慢!連續射擊後的間歇期太長,不利於持續射擊!

10、“歪把子”槍體笨重,而且歪歪扭扭的不好攜行,扛著“歪把子”行軍就是受罪,較著勁扛著槍太消耗體力!

11、“歪把子”要求戰鬥組不能低於2人組成,戰鬥時必須有副射手伺候著!不像ZB-26那樣要求低,射手只要能抓住新彈匣就能獨立操作!

12、“歪把子”的口徑另類彈藥通用性差,依靠繳獲不能供給彈藥,只能自己生產!

13、“歪把子”的射擊有問題,因為是5發彈夾供彈,所以打完5發時機械要有一個彈出空彈夾的動作,所以短點射時要麼5發打出,要麼2-3發點射,掌握不好前面打了4發,下一個點射是實現不了的!只能打一發!很難控制!*剛想起來*所以這個事靠後了!

第二、為啥日本鬼子選擇“歪把子”

1、戰爭資源本來就是很少的日本,在武器製造方面和士兵培養中都是奔著節約為目標的。

“歪把子”中近距離射擊因為加工精度高,所以很精確,點打擊效果好,這就符合節約子彈的效果。

92步炮也是本著節約目的生產的!

為了節約,日本人都捨不得裝備衝鋒槍,和大口徑重機槍!

2、抗日戰爭前中期日軍面對的對手的裝備實在是不好,沒有辦法與之相比,這樣的“歪把子”已經是很奢侈了!

3、後來隨著戰事的進行,日本人也開始討厭“歪把子”了,他們緊急仿製了ZB-26,弄了個九六式替代“歪把子”,但是隨著失敗的來臨,花來不及了!

第三、國軍也不喜歡“歪把子”

1、“歪把子”的整體性能不能和ZB-26相比,威力、射程、傷害、可靠、故障....“歪把子”處於絕對劣勢!

2、“歪把子”用的是6.5mm彈藥,國軍主要使用的是7.92mm。彈藥供給分配不利。

3、國內沒有專門的生產線來生產彈藥和零件!

第四、繳獲的“歪把子”的去向

在抗戰中有眾多的“歪把子”被繳獲,國軍不用,就分配給了地方部隊和民團。還有一部分作為軍資分配給了八路軍!

我軍由於沒有槍械和彈藥的正規生產線(有的只是軍械修理所,當然也製造過自己的一支槍,誰知道?),繳獲就是我們的武器的主要來源!

繳獲一支“歪把子”是可以立功的!


杜口無言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是日本在二次大戰中廣泛使用的一種輕機槍,因為有一個向右彎曲的槍托被中國人起了個“歪把子”的綽號。

不要被抗戰劇中“歪把子”頻繁出現的鏡頭騙了,實際上不論是日本軍隊還是中國抗日武裝都不願意用它,因為這個槍真是太次了。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完全體現了日本軍隊摳門的特點,因為日本軍工生產能力不行、後勤保障能力更次,所以日本軍方對於輕機槍提出了嚴苛的要求:1、輕機槍的子彈口徑必須和“三八”式步槍一樣;2、輕機槍的彈夾必須和步槍通用。

這使得最後研製出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滿足了日本軍方彈藥保障方面的要求,確實的槍械結構複雜,在戰鬥使用方面操作不易。

咱們都知道一款武器結構越簡單越不容易出現故障,神槍AK47就是典範。而“歪把子”結構複雜,故障率非常高,在嚴寒、酷暑、風沙等氣候惡劣情況下根本無法使用,讓日本士兵深惡痛絕。在東南亞作戰時期,很多日軍士兵寧可撿英美盟軍扔下的舊武器使用,也不用本國的大正十一式輕機。

同時大正十一式輕機在開槍時也很不方便。首先為了實現與步槍的彈夾通用,“歪把子”的供彈系統非常麻煩,需要兩個人配合,浪費時間;其次“歪把子”的支架位置不合理,使得開槍時射手往往要把上半身探出很高,往往機槍手都會成為活靶子。

可以說大正十一式輕機是一款失敗的武器,在抗日戰爭中國軍隊缺少槍彈,繳獲後依然勉強使用,但只要能其他的機槍列裝部隊,立馬拋棄“歪把子”。在當時中國軍隊中最受歡迎的武器是捷克式輕機槍。


當狗容易做人難


這是一把連鬼子自己都不想用的機槍,全槍以供彈系統為核心設計,結構複雜,操作繁瑣,故障率高。此槍重心偏左,所以持槍時總需要有向右正槍的勁,使用十分費力。另外,槍架太高,就算是中國當時的身高,都很不適應,何況是鬼子的小短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