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安徽城市靠江浙的發展比靠湖北的要好,這是為什麼?你怎麼看?

21又


安徽靠近“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肯定比靠近湖北的城市經濟要發達,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早在先前安徽只有其省會合肥、馬鞍山、蕪湖和滁州,淮南五座城市屬於“長三角城市群”。而現如今隨著“長三角城市群”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不斷加強,安徽又新增添四座城市加入到“長三角城市群”當中,而這四座城市分別為銅陵、安慶和池州、宣城,自此“長三角城市群”就有八座安徽城市。

言歸正傳,為何說安徽靠近江浙“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要比靠近湖北、河南的城市發達,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第一點就是因為歷史文化的差異,其實在百年前,安徽的省會一直是南京,這也間接性導致現如今南京在安徽省內城市首位度較高,影響力較大。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安慶曾也是安徽省的省會城市,但其影響力完全不能與南京相提並論。

再者就是地區經濟方面原因,當然這第二點其實也是建立在第一點之上。首先很明顯在安徽皖東地區城市,例如馬鞍山、蕪湖、滁州甚至包括其省會合肥都是在向南京,或者說是向“長三角城市群”靠攏。而“長三角城市群”又是我國第一大城市群,安徽幾座城市其經濟發展綜合實力自然是水漲船高。相比之下,靠近湖北、河南的安慶、六安、淮南三座城市經濟實力就得要自愧不如。其主要原因無非是因為湖北、河南、安徽三省邊境缺少中心城市能夠引領地區城市經濟發展。

此外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徽、湖北與河南三省交界處是著名的“大別山貧困區”。與安徽和江浙交界線不同的是,安徽與湖北、河南交界處交通閉塞,經濟發展遲緩,其周邊最大的三座城市湖北黃岡、安徽六安、河南信陽都屬於本省經濟欠發達城市。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會武漢,湖北省會武漢雖然距離大別山不遠,但奈何因為武漢自身城市的經濟發展限制,導致其城市影響力不大、省會首位度不高,對於大別山地區城市發展更是鞭長莫及。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安徽靠近“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經濟發展要比靠近湖北的城市要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其主要原因無非是因為湖北或者說武漢自身經濟不夠發達,這才導致其城市影響力不強。當然大別山地區交通地理位置的限制也是客觀原因之一,同時我相信未來隨著湖北整體的經濟發展,未來湖北、安徽及河南邊境城市經濟都會得到進一步的快速發展。


武漢小斑馬的晚年生活


安徽與江浙的聯繫自古以來就十分密切,安徽城市大多與江浙交界,比如安徽宿州與江蘇徐州、宿遷交界,滁州與南京、淮安交界,馬鞍山與南京交界,宣城與南京、無錫、湖州交界,黃山與杭州交界,安徽通往江浙道路都比較通暢,邊界線很模糊。而安徽與湖北交界之地只有六安、安慶下面的三個縣,並且有大別山的天然阻隔,交流起來只是很小一部分,對於安徽來說微不足道。



安徽是被江浙分解的悲催省份。淮海地區,以江蘇徐州為馬首是瞻,宿州、淮北加入徐州都市圈。皖江地區,滁州、蕪湖、馬鞍山、宣城都是南京的小弟。皖南地區,黃山、宣城又往杭州的懷抱裡鑽。從北到南,邊界線上的安徽城市緊緊靠向江浙,寧安高鐵通車後,安慶也往南京倒。只剩下省會合肥苦苦守著自己的一畝二分地。在南京、蘇州、上海、杭州等城市,安徽人數不勝數。比如以安慶餛飩為例,開遍了南京任何一家小區、美食街裡。

明清封建社會的晚期,誕生了著名的徽商,而徽商的大本營就是在江浙。黃山那邊的人喜歡到杭州,績溪那邊的人喜歡到揚州。比如揚州在清代有很多大鹽商,他們大多是徽州人,在揚州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比如瘦西湖、汪氏小苑等等。比如國家前主席胡錦濤老家在績溪,但是他生長在江蘇泰州。還有紅頂商人胡雪巖,從績溪走出,在杭州大張手腳。杭州與宣城之間有一條著名的商路—徽杭古道,就是以前徽州人出山做生意的交通要道。



安徽與江蘇本來就是一家,明代同屬於南直隸,直到康熙時期才分家。而且,安徽與江蘇的邊界很模糊,屢次變更,邊界線上大多是親戚。所以,從歷史的傳統上來看,安徽更親切於江浙。蘇北皖北同屬於淮河流域,文化、習俗上是相近的,交流無障礙。皖南地區的宣城屬於吳語區,又與江蘇的吳文化一脈相承。而皖南的徽文化又自成一系,獨立於三省,並且影響了江浙地區。從建築上來看,高高的馬頭牆便是江浙汲取徽文化的精髓之一。這在南京秦淮河夫子廟風光帶、杭州龍門古鎮等文化景點上有所體現。

再看看當今中國城市的變局,以江浙為代表的東部沿海區成為了贏家。上海、南京、蘇州、杭州、無錫、寧波都進入了萬億級俱樂部,同時也給安徽人提供了巨大的就業機會,造成了安徽人口的嚴重外流。同時,這幾座城市也先後成功地進行產業升級,而產業承接轉移落在了安徽的頭上,兩者在經濟上又得到了強烈的互動。再加上江浙城市都市圈的劃分,其實是對安徽的瓜分。宿州、淮北、蚌埠、宣城、蕪湖、馬鞍山、滁州等城市加入江浙大營,安慶也在迅速向南京靠攏。可以說,現在安徽的大半城市都被綁上了江浙的戰車上。



以南京為例,寧安高鐵通車後,從馬鞍山到南京只要15分鐘,比南京的邊角地區到主城更方便。再看看南京的地鐵規劃,滁州、馬鞍山、宣城都在通車範圍內。地鐵都修到隔壁省份,兩者的關聯性還不強嗎?

再來看看湖北,除了武漢一家獨大,值得就業發展外,其他地方都是三線以外的城市。武漢再強大,也輻射不到安徽去。江蘇位於省域經濟第2,浙江第3,湖北雖是第7,但與前兩位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合肥控制著中部,拉起最後的尊嚴。西部都是窮鄉僻壤,深山老林,沒有發展的前景。安徽最主要城市的還是在東部,東部與湖北又不搭噶,只能被江浙吞噬。


慵懶國王


安徽城市靠江浙一側的發展比湖北的要好,這其實並不完全正確。

從安徽省近兩年年GDP數據可以看出來,靠近江浙的相關城市經濟其實並不是完全的超過安徽西部的城市,宣城和黃山的經濟數據顯示這兩個城市的發展是遠遠的落後與靠近湖北一側的六安、阜陽和安慶。安徽靠近江浙一帶的城市發展其實兩極分化的很嚴重。

由於安徽省經濟排名前五的城市有四個在安徽省東邊,也就給大家造成了一種影響,覺得安徽靠江浙的城市發展比湖北的要好。


對安徽經濟發展東西兩側差距這麼大的原因有很多,但駑馬認為從安徽省地形上可以看出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六安、安慶所在地位於大別山地區,是革命老區,發展相對緩慢,宣城和黃山所在的皖南地區又是群山連綿,經濟狀況也不甚理想。而合肥、蕪湖、馬鞍山所在的巢湖--長江區域緊鄰長三角核心區,發展迅速。

另外,政策方面的影響也對安徽西部地區有很大影響,中央政府和安徽省政府對省城安徽的建設進行了更多的政策傾斜。


2018,長三角城市群進行了一次擴容,包括安慶在內的四個城市成為新的長三角城市。

相信隨著長三角擴容的不斷影響以及安徽皖江城市帶的發展,有人說安徽城市靠江浙的發展比靠湖北的要好的這種感覺會越來越淡化吧。


駑馬小卒


安徽靠湖北交界的僅安慶地區的嶽西、太湖、宿松三縣,是大別山腹地,交通不便,貧困人口絕對數卻並不多,當地人淳樸善良,在外地打工的勞動力市場很吃香,每年都有穩定的收入。他們大都在家鄉構建別墅類的不動產。當地大都留守老人,省吃儉用,所以外界觀感現貧窮狀。其實他們自給自足,田間地頭,空氣清新,食材天然,比我們城市蟻族幸福百倍。希望大家不要瞎操心。謝謝。


汪叔華


什麼情況呀,你去看看地圖再來。

你提這樣的問題了,你就會收到各類答覆,去坪擊你的小心臟,我也在陪你一起看。

不論你在想什麼,提問題的時候,也該把問題寫的……那什麼一點……

浙江我去玩的時候,一個老大爺要請我座車,一個大叔牽著一條金毛對我笑。

湖北我還沒有去過,等有時間了,我也許會去。

不皮了,浙江屬於沿海地區,商業精神較為強勁,比國內的江蘇和上海都不會差呢,寶貝題主,你是誰呀,我們認識嗎?


池中金鱗0716


安慶是個可憐人:好的被划走丨樅陽1將來可能是潛山,是猜測!


楊國平37


老闆 ,個體戶,打工對應江浙,湖北,安徽。你說跟誰混會好


中華田園人3


安徽發展的都不好。靠近哪都發展的不好。


KobeBryant科比1


廢話!安徵和湖北有什麼區別嗎!都是內陸當然不如沿海長三角!


用戶1905859747557李


安徽最近有些飄了,一會靠長三角,一會靠中部,從未聽到官方講靠自身的優勢發展,總想著找依靠,靠得住嗎?靠人人會老,靠山山會倒,自立自強才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