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原文:劉方伯月餅:用山東飛面,作酥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為細末,微加冰糖和豬油兒作餡,食之不覺甚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

淸 袁枚《隨園食單》點心單

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古代只有宋朝和殷商有太師之職稱的,別的朝代是沒有這一稱謂的,殷商的太師統領三軍總司命,就好比現的軍委主席,聞仲是商朝末代君王紂王朝中的太師,文武雙全,威儀並重,擅長行軍,太師聞仲他額生三目,長的像二郎神似的,自幼拜金靈聖母門下,聰明好學,學成五十年後才下山輔佐帝乙,殫精竭慮,東征西討,鎮朝歌江山、穩殷商氣數,為人剛正不阿,甚有威望,對商朝那是忠心耿耿,俗語“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中的“文”指的就是聞仲。

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託孤與太師聞仲,立子辛為天子,名曰帝辛,都朝歌,就是商紂王。太師聞仲輔兩朝君主,手裡有先王賜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紂王與重臣都很懼怕他。然而東海戰事又起,聞仲不得不領兵出征東海,太師聞仲為保殷商,最後與太公姜尚決戰,結果敗給姜尚,戰死在絕龍嶺。聞仲死後導致了商紂王無人管束,實行自己的殘暴政策,聽信奸臣的讒言,以至於朝政越來越敗壞,最後亡國,後人為紀念聞仲,把他喜歡吃的一種帶餡甜餅叫太師餅。

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到了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袁枚《隨園食單》裡記錄了兩種月餅:“花邊月餅”與“劉方伯月餅”。花邊月餅用飛面拌生豬油子團百搦,才用棗肉嵌入為餡,裁如碗大,以手搦其四邊菱花樣。用火盆兩個,上下覆而炙之。棗不去皮,取其鮮也;油不先熬,取其生也。含之上口而化,甘而不膩,松而不滯,其工夫全在搦中,愈多愈妙。袁枚誇明府家制花邊月餅,不在山東劉方伯之下,他常以轎迎其女廚來園製造。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月餅有漿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等,花邊月餅從工藝上看就是現在的混酥月餅,劉方伯月餅和他不一樣是酥皮月餅,說起劉方伯月餅的來歷可不得了,這可是大名鼎鼎劉羅鍋家的月餅,有人說不對呀,劉墉與紀昀、和珅並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如是劉家的應叫中堂月餅呀,您別急,這裡面還有段故事且聽老白慢慢道來。

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說起來袁枚應該算曆史上最牛的詩人了,不到四十辭官在小蒼山築隨園,生活可謂奢侈豪華,日日酒賦琴歌,夜夜鶯飛燕舞,享不盡榮華富貴,說不盡的玉糜金侈,清高倨傲,才華出眾,他老人家在乾隆那時候就戴進口金絲西洋眼鏡,身穿猞猁皮袍,抹荷蘭國古刺香水,在十二侍妾和三十幾位女弟子簇擁下,與當時知名文人墨客,達官政要推杯換盞稱兄道弟,隨園在當時政壇和文壇上擁有崇高地位,以至造訪的官員都須在隨園數里的紅土橋,下馬輕車簡行以示敬意,當時也有人對此譭譽各半,有許多人勸他低調行事,他的妹妹都勸他少娶些待妾,反過來也為女人們想想,女人要找幾個男人行嗎,您猜袁枚咋講:不可能,一把壺配六個杯子可以,你見過一個杯子配六把壺的嗎?橛得別人一楞一楞的,然後照樣我行我素,可又說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屎,誰又能保證老那麼順當。

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乾隆三十四年朝廷啟用劉墉劉大人任江寧知府,劉墉大人就是傳說中的劉羅鍋,是大學土劉統勳之子,字崇和號靜庵又號石庵,清乾隆時曾任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為乾隆所倚重股肱大臣,乾隆嘉慶兩朝宰相,為官清廉為人正直,生活儉樸,遵禮守法,可謂一代名臣,與其父劉統勳其侄劉鑲被稱為劉氏三傑,祖孫三公二宰相轟動朝野,劉羅鍋與和坤鬥智的故事民間廣為流傳,乾隆朝和坤受寵,權傾朝野炙手可熱,劉墉以灰諧方法與其周旋,連相聲都拿他當笑料,但工作中認真嚴謹持法嚴明,其實這些乾隆都心知肚明,正好利用這些駕馭群臣,這次來江寧是打賭輸了被髮配,明為發配實則乾隆讓劉墉去整治江南吏治,這劉大人生性耿直,也是個概不論的角色,辦起事來,只要認準的不管前方是地雷陣還是陷馬坑,不管對方有什麼背景,勢力有多大都敢動一動。

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劉墉大人到了江寧發現吏治混亂,官府勾結,營私舞弊,先派手下摸查,先把情況搞清楚,彙報材料中就有反映袁枚的,劉墉一看大怒,好你一個退役知府,會寫幾句詩,怎麼這麼牛,有如此特權,生活糜爛,娶了這麼多小老婆,辦事比當地官員還好使,更為惱怒的是還出詩集,那來的錢,要論文學造詣,我劉墉也是大學士,文才倍棒身為朝廷重臣,也沒你牛,便將袁枚例入黑名單,屬掃黃打黑重點範疇之內。袁枚是什麼人物,馬上就知道了,他曉得劉大人下手狠,不容情軟硬不吃,真的急出一身白毛汗,如熱鍋上螞蟻,趕快找人吧,可當地官員雙歸的雙歸,反省的反省,免職的免職,連自身都難保,於是派人上京城上下活動,搬出成親王和福安康做和事佬,後來劉墉一查袁枚只是生活腐敗,自命清高,吃吃喝喝也無什麼大原則問題,而且以前當官時民聲也不錯,現朝內又有人說好話也就算了,袁枚趕快過府打點,一盤道二人亦有相通之處,很談得攏,袁枚親書寫對聯:“月尤藝角星相避,樹有包容鳥亦知。”來感謝劉大人。

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袁枚後來時常去劉府中拜訪,得知劉大人愛吃芋頭,袁枚想辦法找到送去,劉中堂到就也笑納,他愛用芋兒燒煨肉或做芋兒湯,芋煨白菜也好吃,不過白菜必新摘肥嫩色白的,金陵當地則曬去水氣煮食,隔年芋頭最佳,有自然之甘甜,楊州有個懶和尚愛吃用灶灰煨的芋頭,徐兆璜明府家用小芋仔與嫩雞同煨,只用佐料不加水風味獨特,百忙之中劉大人也到隨園遊逛一番,一來人二去盡成了朋友,後來劉墉一年後離江寧回京復職,袁枚還賦詩一首《送劉石庵觀察之江右》詩云:“初聞領丹陽,官吏齊短脰,光風吹一年,光風極老幼,先聲將入奪,苦志將人救,抗上聳強肩,覆下紆緩袖,張口輒抵琪,上手多寬宥,蒙強即帖柔,狐鼠亦俯伏,救災如救焚,除弊如除垢,殷然愛才心,白首還如舊”誇獎劉大人對屬下要求嚴格,紀律嚴明,對百姓關愛有加,不怕得罪上司,而怕百姓受苦,反正都是好詞,袁枚馬屁拍的舒服,劉墉也是人,後來入二人關係不錯,袁枚在京城又多了一個好友,劉墉回京覆命前正值中秋,給袁枚送來一盒月餅,袁枚多會來事,傳示親朋好友以示榮耀,這可是劉大人家的月餅,後又收入隨園食單,方伯之職在殷周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後是地方長官的尊稱。當時劉大人宰江寧,故尊稱餅此為劉方伯月餅。

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劉方伯月餅”是用山東飛面,作酥為皮,飛面是山東細面當時只有官府才使的起,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為細末,微加冰糖和豬油兒作餡,這工藝就是宮廷的酥皮月餅,食之不覺甚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從劉方伯月餅看,清朝的月餅已經有酥皮月餅了。除“劉方伯月餅”,乾隆年間食譜《調鼎集》中記載還記有“水晶月餅”與“素月餅”,也都是酥皮,只不過“水晶月餅”中加入了“生脂油丁”,“素月餅”不用“脂油”,以香油為酥皮。在“水晶月餅”記載中,記錄成餅後“印花”,然後“上爐烙”。

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宮廷酥皮月餅是小包酥,作工講究,這麼說罷放在桌上,風一吹都能把酥皮吹破了您想這要有多酥,吾有好友李曉靜在聽鸝館工作,現是宮廷菜非物質傳人,他講剛上班那年,正趕上中秋節,見月餅那叫香,想吃又不敢吃,領班趙師傅過來說我給你看著人,想吃多少吃多少,靜哥一聽樂了,趙師傅真好,進門就吃開了,你琢磨剛參加工作十九歲正能吃,他甩開腮幫子,吃了個溝滿壕平 ,可第二天也不知怎著,看見月餅不香了,有人問是不是昨天偷吃熱月餅來的,靜哥楞了,你怎麼知道的,大家都樂了,傻小子不光你現在不想吃,你這輩子也不想吃了,果然靜哥打那時起,多好的月餅也不吃了,後來一打聽不光飯館,過去的點心鋪新來了夥計,掌櫃的就讓隨便吃隨便嘗,熱點心油大糖大,您熱吃一準給吃傷了,您吃傷了就不會偷吃點心,掌櫃的也不用擔心你偷吃了。

月餅的品種那是琳琅滿目,但劉羅鍋家的月餅,你一準沒吃過

本文部分照片摘自網絡,在此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