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殘暴不仁,卻做了兩件好事

阿彬說西周第4期

說到商紂王大家應該很熟悉了,他是商王朝最後一個商王,因為其暴虐成性,殘害忠良。最終周人崛起,商紂王也隨著烈火與殷商一同覆滅。

然人必然有得有失,紂王也是會做好事的,帝乙為何傳位於他?因為紂王勇力過人、才思敏捷且能言善辯,可以赤手空拳與猛獸搏鬥,可以想象這樣的大王當然是非常好戰的,紂王即位後便開始攻打周圍的方國部落。

在一次攻打有蘇氏部落的過程中,有蘇氏打不過商紂王、又不想被滅,所以獻上了美女和珍寶,這其中就包括妲己,紂王見妲己生的如此美麗,他本身也實屬好色之徒便把妲己收入後宮。在一次飲宴中,妲己為討好紂王,用自己的玉簪夾菜給予紂王,紂王很是開心。妲己命人已玉簪形制做出了“筷子”。

商紂王殘暴不仁,卻做了兩件好事

其一,紂王多次征討東夷,為華夏開拓版圖。有人就說了這是勞師動眾、勞民傷財之舉,是不是要坐以待斃?商未的社會資源已經消耗殆盡,為什麼要攻打東夷?就是看中了那裡豐富的礦產資源。

紂王是一個暴君,他也許不會處理人際關係,但其政治策略上還是正確的,紂王征伐東夷並非全是蠻力,其中也包含了紂王的仁,紂王平東夷,並沒有殺戮百姓,反而會給予錢財布匹,給予教化。

其後,武王滅商才得以坐享其成,成功把這片好地方納入西周版圖,這實際上為以後西周青銅冶煉技術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不禁又讓人想到隋末唐初的楊廣,他的大運河是否和紂王伐東夷“異曲同工”?

商紂王殘暴不仁,卻做了兩件好事

其二,封神演義中也有過這樣的描述,文王囚羑里,伯邑考為救父親來到朝歌,但最終被殺害。我認為這裡有不實之處。

其中不合情理,做人做絕、斬草除根,紂王既然如此狠辣為什麼不殺姬昌?而後又釋放姬昌並給予他征伐之權?

我們都知道文王拘而演周易,這是不是能說明紂王並沒有虐待姬昌,他的囚徒生涯雖算不上安逸,至少紂王還是有所照顧能讓其有心思著書立作。

那加害伯邑考就完全說不通,伯邑考或許是在其後征伐方國部落的戰爭中殞命的。總之,紂王沒有殺害姬昌反而放了他。

商紂王殘暴不仁,卻做了兩件好事

紂王的人設已定,他只能作為一個暴君。為什麼?如果紂王很好,那周人推翻他不就真正成為的逆賊了嗎?

喜歡的話點個關注o(* ̄︶ ̄*)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