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對嚴世藩說“那我問你,裕王又是誰的兒子”?

歷史是什麼


這句話是電視劇第二集的內容,大致的故事背景是嚴世蕃在浙江強推改稻為桑,搞得天怒人怨,因此遭到了嚴嵩門生兼浙江總督胡宗憲的抵制。後來

胡宗憲上了一道奏疏,指出了改稻為桑的問題,希望能暫緩推行改稻為桑。結果這一道奏疏激怒了嚴世蕃,於是便有了下面嚴世蕃和嚴嵩的這一段對話。

嚴世蕃說:胡宗憲這樣做,是想甩開我們直接向皇上進諫言。

嚴嵩說:別人不敢保證,胡宗憲決不是忘恩的人,只不過他現在的處境很尷尬,他身邊有一個裕王派去的譚綸監視他。這個譚綸是裕王的人,裕王背後就是皇上。胡宗憲現在叫停改稻為桑,他是在為我的名聲考慮。

嚴世蕃說:可是這個改稻為桑本身就是皇上的旨意啊!

嚴嵩說:胡宗憲也沒說不推行改稻為桑。關健是現在有個譚綸在監視他。如果他要照你們的那種改法搞,就會給人抓到把柄。你這是在故意刁難他。

嚴世蕃說:爹,你不要袒護胡宗憲了。我看他的這封奏疏擺明了就是在拍裕王馬屁。現在證據都擺到您老的眼前了,您老還要護著他?你還說他這只是跟我過不去。那我問你,我是你的什麼人?我是你的兒子!現在你都八十一歲了,你怎麼就不想想,哪一天你致仕了,或是百年了,除了我跟你養老送終,你老人家還能指望誰?現在你除了支持我,你沒退路了

嚴嵩說:那我問你,裕王又是誰的兒子?你們知不知道,皇上今天下午要去哪裡?皇上去裕王府,去看孫子




以上便是嚴嵩與嚴世蕃對話的全內容,那麼這段對話應該怎麼理解呢?其實,很好理解:嚴嵩與嚴世藩的這一番對話,立時就表明了兩人在政治境界上差距。嚴世蕃跟他爹相比,簡直太嫩了

嚴嵩心裡很清楚,裕王是嘉靖的獨苗,並且還剛給嘉靖生了孫子,裕王將來會繼承皇位,簡直是清晰的不能再清晰了。

第一集時,馮寶揣摩聖意,打死周雲逸,呂芳就對馮保說,周雲逸是裕王的人,這大明的天下遲早是裕王的,你打死他的人,這不是在找死嗎?於是,呂芳為了自己,也為了馮保,就讓馮寶到裕王府做萬曆的伴讀,這叫置之死地而後生。

後來,就連惡狗陳洪也懂這個道理。他靠給嘉靖充當惡犬上位的同時,還不讓忘用苦肉計向裕王示好。任憑裕王妃怎麼羞辱他,也不敢說個不字。為的就是給自己在日後留一條後路。



太監們尚且懂的道理,玩了一輩子政治的嚴嵩會不懂嗎?

嚴嵩心裡很清楚嘉靖在想什麼。皇帝重用他們這些人,是讓他跟清流黨對著幹,本質上是為了制衡朝廷的政治,也順便幫嘉靖背黑鍋。不代表他就可以把手伸到裕王那裡!

因為裕王是嘉靖的獨苗,同時裕王還有嘉靖的獨苗寶貝孫子,除了嘉靖本人,誰都不可以動裕王!這是嘉靖的政治底線。

但是,嘉靖的這條底線,嚴世蕃不懂。他以為嘉靖讓嚴黨去跟清流黨搞政治平衡,就是玩了命的跟裕王較勁。豈不知,這已經是犯了嘉靖的忌諱。

只不過,嘉靖需要嚴黨替他斂財,替他平衡政治。所以只要嚴世蕃別乾的太過火,嘉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做沒看見。

然而,後來嚴世藩遇事就把故意節奏往嘉靖身上帶,激起嘉靖和裕王的矛盾。他這麼做固然可以保一時安危,但從長遠來看,完全就是在找死。因為嚴世藩把嘉靖拉下水,嘉靖看在面子上會保他,但是對他的辦事能力也會產生懷疑,而裕王對嚴黨也會更加的不滿,雙方的矛盾更大。

所以,嚴嵩為什麼要幾次呵斥嚴世藩不要把節奏帶到嘉靖身上,帶到裕王身上?他就是希望把嚴世蕃點醒。但是嚴世蕃就是點不醒,最後還是把手伸到了裕王頭上。

他先是誣陷齊大柱通倭,繼而誣陷海瑞也私通倭寇。嘉靖看著嚴世蕃得寸進尺,心中已然是不滿!再讓嚴世藩這麼折騰,是不是也要查查裕王是否通倭?畢竟海瑞是裕王推薦的人。

到了這個份上,嚴世藩想不死都不行了……


面對嚴世蕃的作死,嚴嵩無語了。他很清楚嘉靖交給他的任務之一,是制衡裕王,陪裕王練級,但是又不能傷了他。但是,嚴世藩死活就是不明白,最終玩過火了。現在眼瞅著嘉靖要處理嚴世蕃,他還得替兒子擦屁股。

於是,嚴嵩對嘉靖暗示:我不但能夠給你背黑鍋,還會給你提拔人才。我可以下臺,但是我給你推薦的那些人,可都是人才,你不能棄之不用。

言外之意,朝廷需要我的人來處理政務,維持運轉。那些跟皇帝慪氣的人,也要我提拔的人才能收拾。我的目的不是要讓嘉靖皇帝離不開我,而是讓大明朝離不開我!即使是裕王,也離不開我!

同樣的話,嚴嵩也給嚴世蕃說過:你爹之所以能屹立朝廷二十年不倒,關鍵在用人!只要用對了人,就不是皇帝離開我,而是大明朝離不開我!就算嘉靖不在了,裕王登基了也仍然要用我的人!但是這些年我把權力交給你,你看看你都用了些什麼人,何茂才鄭泌昌?這些人除了撈錢,就是出賣朋友

他們把你賣了,你焉能獨善其身?你要是被追究了,我是不是也要陪你一起玩完?

所以說,嚴世蕃和嚴嵩的政治水平,差了十八條大馬路的境界。嚴世蕃遇事總是喜歡把別人拖下水,動輒就嚷嚷沒退路了,不把裕王拖下水,他就不罷休;而嚴嵩則非常的清醒,他早就給自己留了後路,並且他也希望嚴世蕃能夠把眼光放長遠一點。

但是,嚴世蕃已經著魔了。任憑嚴嵩百般的敲打,就是點不醒。最終,他不僅坑死了自己,也坑慘了自己的爹。


Mer86


說白了,天下是嘉靖的,但未來是裕王的。

你跟裕王的人作對,就是不給自己留退路。

嚴世蕃只顧當下,不講未來,所以他說自己沒有退路。

嚴嵩看的長遠,不能得罪裕王,否則將來咋蹦噠?自己老了,但兒子還長久,所以需要兒子去靠向裕王。

反觀呂芳馮保父子,就顯得機智多了,雖然當初和裕王結下仇恨,但馮保置之死地而後生,衷心服飾裕王,最終裕王登基之後,也享得大運。

不過,最後總結一下,嚴嵩父子如果真的站到裕王這一邊,就能有好下場嗎?嘉靖的帝王之術玩的可謂是一個6,平衡一旦打破,估計嚴嵩父子下場依舊。

所以,嚴嵩父子既然鐵了心當嘉靖的狗,除了忠心嘉靖,根本無路可退。


豪說放語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有歷史,有情節,有深度的好劇,因此想要看懂一句臺詞或者一段情節,很難單純依靠其本身,而是需要一集中更前面或更後面的內容,數集前後的內容,甚至還可能需要聯繫整部情節。

正如題主所問的這段話,在第二集中,就通過三對父子之間的對話或關係來向我們闡明。

第一對,嘉靖和裕王父子

第二集開篇承接了上一集內容,久旱的京城終於降下了一場瑞雪,彷彿暫時緩解了京城內緊張的氣氛。而與此同時,宮外傳來了裕王妃產下皇孫的消息,這也是嘉靖目前存活的唯一皇孫。

嘉靖以民間傳統早早的準備了冬棗和栗子,並由呂芳口中說出了“早立子”的民間寓意,無疑再一次在群臣中奠定了裕王的地位。

但同時也親口說出了“家事、國事、天下事,朕是不敢不知!”再配合上鏡頭中特寫的高拱表情,顯然是嘉靖針對周雲逸事件,對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的敲打。

果然,嘉靖以徐階、高拱、張居正是裕王老師侍講的身份,打發了他們去裕王府賀喜,但獨獨留下了嚴嵩父子。

待三人走後,嘉靖第一句便是“家事、國事、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並問到了“周雲逸到底有沒有後臺。”

這件事嘉靖實際應該是知道的,但卻對著嚴嵩父子問出來,實際是表示了嚴嵩父子才是嘉靖自己的心腹,要幫我盯著,不要有什麼事瞞著我。

年輕的嚴世蕃差點回答出來,但被嚴嵩攔住。因為這個答案雖然大家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能說出來。一旦說出來,就是把隱藏的矛盾揭露出來,嘉靖沒有退路,嚴嵩父子更加沒有退路。

所以嘉靖需要的也不是他們的答案,所以很快就說:“今天是元宵節,留下吃各元宵吧。”

這一幕通過徐階三人遠去的背影,和嘉靖與嚴嵩父子的對話,實際還是表達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新舊兩代勢力已經形成,但現在還是嘉靖當這個家,可裕王是儲君,終究這江山是他的。

第二對,呂芳馮保父子

明朝太監喜歡收義子,分兩種,一種是宮中同為太監的義子,這種是為自己老了以後留退路的;另一種是宮外的,一般為同宗侄子,過繼來繼承自己的香火。

馮保就是呂芳在宮中的義子之一,在上一集中,馮保剛剛主持廷仗打死了周雲逸,又在降下瑞雪時繞過了包括呂芳在內的其他大太監,向嘉靖報喜邀功。

這明顯是一種遭人嫉恨的找死行為,因此呂芳罰其跪在雪中,以至於凍僵。

在救醒之後,呂芳對馮保說出了本劇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對話。

“我再教你兩句話。一句是文官說的,做官要三思。什麼是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變。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退了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錯了,往後改怎麼做,這就叫思變。”

因此呂芳將馮保安排到了裕王府當差,這對於剛剛杖殺了周雲逸的馮保來說,無異於羊入虎口,是沒有退路的,是死地。

呂芳又說:“我在教你武官常說的一句話,置之死地而後生,看我大明的氣數,這皇位遲早是裕王的,到了那一天,你才真是個死呢。我現在以皇上的名義,派你到裕王府做皇孫的大伴,你要夾著尾巴,讓裕王和他府裡的人重新看待你。如果真有一天裕王入主大內,乾爹這條老命還得靠你。”

如果說歷朝以來誰最能看清大勢,往往就是這群太監。果然,看似死路卻是一條退路,第二集不久後的一段情節也可以佐證。正是因為以皇帝名義派去的皇孫大伴,裕王雖然厭惡馮保,卻以為他是嘉靖的眼線,而不敢動他。

而在歷史上,馮保也是因為相對有文化,又表現的老實本分,在裕王府得到了裕王妃和張居正的賞識,在萬曆繼位後,相互勾連,把持朝政,權傾一時。

第三對,嚴嵩嚴世蕃父子

如果說沒有看懂前兩對父子,嚴世蕃突然這句“這世上除了你兒子沒退路,誰都有退路。”會覺得沒頭沒腦,不知所謂,但是這句話正是對應了呂芳的那一段話。

表面上,這句話是嚴世蕃向嚴嵩表示,自己才是真心實意為嚴嵩著想,擋在嚴嵩面前,為其“遮風擋雨”不會後退的人。

但當時世上最沒有退路的其實恰恰是嚴世蕃的老爹嚴嵩,還有那呂芳。他們早以被深深的刻上嘉靖親信,奸臣,舊時代代表的標籤。當有一天嘉靖死去,裕王繼位,這些腐朽的東西統統是要給先皇陪葬的,好將之前掌握的權利和地位讓給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些潛邸舊臣。

嚴世蕃並非沒有退路,但他早已將自己和嚴嵩的權利集團融為一體,主動的站立到了裕王的對立面,將自己和整個嚴家逼到了死地。

如“改稻為桑”一事中,嚴世蕃將其簡單的當成了一次派系黨爭,將代表裕王的譚綸放到了敵人的角度。實際上是已經為私慾所矇蔽,看不清大勢,所以才會以為胡宗憲投向了裕王一黨。

但胡宗憲哪裡是投靠裕王,就如嚴嵩和譚綸所認識的那樣,胡宗憲在大事上絕不糊塗。江浙地區是天下的糧倉,而浙江當時又是倭患嚴重,嚴世蕃一黨還想借著“改稻為桑”大肆圈佔百姓土地,謀取私利。可這樣做,一旦官逼民反,就會將數十萬百姓推向倭寇一方,就會是一場大亂。

大亂一起,這個責任誰來負?譚綸背後是裕王,裕王是嘉靖的兒子,國家的儲君,未來的皇帝。

所以嚴世蕃現在只有讓了是退路,任何其他的舉措反而是讓自己沒有退路。因此,嚴嵩才會也莫名其妙的來一句“那裕王又是誰的兒子”,同時提醒嚴世蕃,嘉靖竟然親自去裕王府看望皇孫。熟悉歷史的朋友知道,因為“二龍不相見”的原因,嘉靖是從來不會和自己的子女見面的。此行實際是表明,嘉靖已經老了,大明的氣數已經在裕王這邊,這天下也遲早是要交給裕王的了。

於是,嚴嵩將胡宗憲關於“改稻為桑”的奏章交給嚴世蕃,讓他到裕王府交給呂芳,再轉交給嘉靖,讓嘉靖在裕王府就做出決定。這實際是,嚴嵩給嚴世蕃準備的退路,大明朝的“家事、國事、天下事”還是教給老朱家他們自己解決吧。

可惜,劇中的嚴世蕃明顯沒有真正的將嚴嵩的話放到心裡,只以為自己的父親老了。此後,在“改稻為桑”的浙江一事上與裕王一黨依然步步緊逼,最終將自己逼上了真正的絕路。


潘不安講究史


嚴世蕃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把嘉靖和裕王分開來看。他把裕王和徐高張等人聯繫一起,一直想打壓裕王。

當時朝廷主要是三股勢力,以嚴嵩為首的嚴黨、以裕王為首的清流、以呂芳為首的司禮監。嚴格來說,呂芳的司禮監還不算是一股獨立的勢力。呂芳自幼跟隨嘉靖,雖然位高權重,但是個人沒有太強的權力慾望,他必然是聽嘉靖的。所以他主要的作用便是執行嘉靖的意思,嘉靖重用嚴黨,他便幫著嚴黨。嘉靖要罷黜嚴黨,他便幫著裕王。

這樣大明朝實際上主要是嚴黨和清流之間相互鬥爭。嚴黨的優勢在於他們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從朝廷到地方,到處都是嚴黨的人,樹大根深,盤根錯節。更重要的是,嘉靖需要嚴黨。一方面嚴黨擋在前面,給嘉靖弄銀子蓋宮殿,替嘉靖背黑鍋以及懲治跟嘉靖作對的人。另一方面,嚴黨中還是有很多有能力的人,比如東南的封疆大吏胡宗憲,平定倭寇必須要靠他去完成。


清流主要是以裕王為首,加上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他們的優勢主要有兩點,一是裕王是嘉靖唯一的兒子(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在世子誕生以後,他必定是大明王朝未來的接班人。二是他們這些大臣相對來說,要知道嚴黨的核心人物嚴嵩已經八十多了,未來時日必然不多了。

當然,清流不會傻傻的等著老嚴嵩去世,無論是周雲逸事件,御前會議,還是後面的改稻為桑,清流都在不遺餘力的攻擊嚴黨。

他們之所以這樣,一方面來說也是形勢所逼,另一方面這也是嘉靖有意為之。畢竟他們兩撥人在朝廷裡面鬥,嘉靖只需要在中間維持平衡就可以了。


不過,他們幾個人也不是鐵板一塊。大明王朝1566中有一句臺詞說得很好,官場無朋友。無論是裕王、徐階、高拱,還是張居正,他們之所以團結起來,是因為他們的共同敵人是嚴嵩。

裕王其實又和徐高張不一樣,畢竟裕王是要繼承大統的。所以裕王和嘉靖應該是父子一體,他們才是一夥的。

可是嚴世蕃卻不這麼想。比如周雲逸事件背後的主使人是裕王,嚴世蕃一直要把這件事情搞大,牽扯上裕王。嚴嵩就懂這個道理,所以他才會不借著這個事情打擊裕王。

當嚴世蕃知道胡宗憲上疏請求朝廷延緩改稻為桑以後,他便立刻認為胡宗憲是要賣主求榮。嚴嵩雖然年邁,但是對很多事情的認知還是比嚴世蕃老辣一些。憑藉他對胡宗憲的信任,他不斷的替胡宗憲說話。

這就讓嚴世蕃非常不爽了,估計是吃胡宗憲的醋了,畢竟他爹明顯更喜歡胡宗憲,更相信胡宗憲。這個時候,嚴世蕃立刻以兒子的身份來威逼老嚴嵩。這明顯是讓嚴嵩在做一個選擇題,你兒子和學生同時掉在水裡,你到底救誰?

這個時候嚴嵩便提醒嚴世蕃,裕王是誰的兒子。為什麼嚴嵩能夠不倒,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嘉靖護著他們。嘉靖已經暗示了裕王要做老朱家的接班人。比如賞賜世子“棗栗子”,親自去裕王家看孫子,賞賜李妃十萬匹絲綢都能看出來。

裕王就是嘉靖,嘉靖就是裕王,所以嚴世蕃不應該把裕王對立來看。

按道理來說,嚴世蕃應該奉承裕王才對。畢竟狠毒如陳洪還照樣倒向裕王,誰都明白以後天下是誰的天下。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很燒腦的電視劇,裡面的臺詞真的需要多看多琢磨才能明白其中的含義,而想要弄清第二集關於嚴嵩對嚴世蕃說的這句話的意思,就必須要明白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首先介紹一下這部電視劇中的三方勢力,一方是嚴嵩,嚴世蕃為首的嚴黨,一方是以裕王,徐階,高拱,張居正為首的倒嚴派,還有一方就是以呂芳為首的司禮監,而呂芳本質上是嘉靖皇帝的代言人,所以司禮監代表的就是皇帝。


那麼本劇演繹的就是這三方勢力的角逐,開頭就是倒嚴派周雲逸被廷杖至死,將嚴黨和倒嚴派的矛盾表現的十分激烈,接著就是內閣和司禮監到宮中召開“御前會議”,討論本年的國庫財政問題,結果由於這一年國庫虧空太大,尤其是嚴世蕃的工部虧空最大,所以掌管戶部的倒嚴派徐階不肯簽字報銷,由此引發兩派之間劇烈的爭吵,最後在呂芳和稀泥下,徐階簽字了,而嚴世蕃也趁機提出在浙江改稻田為桑田,多織絲綢,遠銷海外以增加國庫財政收入的辦法並得到嘉靖皇帝的認可,於是因“改稻為桑”所引發的一系列事件成了這部劇接下來的主要發展走向!


改稻為桑”首先帶來的問題就是老百姓不願意,但這又是皇帝親批的,所以杭州知府馬寧遠申請調動了軍隊“踏苗”,強迫老百姓改種桑田,但此舉引發了一部分百姓的不滿與阻止,再加上馬寧遠以“通倭”的罪名抓了幾個為首鬧事的百姓,導致更多的百姓聚集在浙江總督府門口,要求釋放被抓的幾個人。當時的浙江總督胡宗憲在江南織造局太監楊金水的逼迫下,決心向朝廷上奏疏,要求朝廷督促鄰省借糧,並直言“改稻為桑”的利害得失,希望朝廷謹慎行事。









胡宗憲雖然是嚴嵩的門生,但他卻一心為國,不與嚴黨同流合汙,是個難得一見的好官,當這道奏疏送到嚴世蕃手中時,嚴世蕃痛罵胡宗憲這是要與他們劃清界限,給自己留後路,因為在嚴世蕃眼中推行“改稻為桑”的就是自己人,而以任何藉口推遲或反對“改稻為桑”的就是敵人。裕王,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些人自然而然就是敵人,需要打倒,而胡宗憲是嚴嵩門生,本應該屬於嚴黨,支持“改稻為桑”,可如今胡宗憲卻上了這麼一道奏疏,脾氣耿直暴躁的嚴世蕃自然而然的就認為胡宗憲已經倒戈了。


但老成持重的嚴嵩很信任胡宗憲,他清楚的意識到此時的形勢對他們很不利,由於裕王生了皇孫,嘉靖帝龍顏大悅,從此裕王一派將受到皇帝更多的信任與倚仗,在這場權力爭奪中,不管是裕王還是嚴嵩,都只是皇帝的棋子而已,榮譽富貴也只是皇帝的一句話。在此情況下,屬於裕王系的譚綸被派到浙江,名義上是充當胡宗憲的手下,實則是監視浙江“改稻為桑”的進展情況,因為裕王系堅信嚴世蕃提出“改稻為桑”一定是要為自己謀取私利,派譚綸去浙江可以更好的蒐集嚴黨的罪證,為將來的倒嚴做鋪墊,而嚴嵩也明白譚綸去浙江的真實目的,所以他才堅信,胡宗憲上這道奏疏是對的。


但是嚴世蕃還是執意的認為胡宗憲已經倒戈,不明白嚴嵩為何老護著他,在他看來護著一個白眼狼很危險,最終他氣急敗壞的說了一句“這世上除了你兒子沒退路”,意思就是說“這世上只有我們父子同心同德,才能和衷共濟,全身而退!”,希望嚴嵩不要輕易相信胡宗憲,可是嚴嵩反問“誰都有退路,那我問你,裕王又是誰的兒子?”,嚴嵩的這句反問更是在對嚴世蕃說:“做人做事不要太張狂,胡宗憲能明白如今已經不是嚴黨的天下,你為何不能夠明白?不管以前我們做過多少惹人怨的事情,如今都要謹慎行事,不要再落人口實,這樣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以後任何事情都不能再一手遮天的去做,裕王給皇帝添了皇孫,他將會得到皇帝的信任與重用,裕王是皇帝唯一的兒子,將來早晚要繼承大統!你若再如此執迷不悟下去,你我父子二人遲早會死無葬身之地!”。




然後他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皇帝今天要去哪兒?去裕王府,看皇孫”,而這句話的意思更為透徹,皇帝賜恩於裕王,於皇孫,這祖孫三人才是大明朝的天,我們鬥不過天,更不能逆天行事,還是想想退路吧!

嚴嵩已經看到了末日危機,而嚴世蕃卻依舊執迷不悟,幻想著還能如從前那般無所畏懼,卻不知嚴黨倒臺之日已經隨著皇孫的誕生和“改稻為桑”的推行越來越近了。


鹹魚閒聊


1.《大明王朝1566》是很好的一部很好的電視劇,從裡面的明朝服飾,人物所有的言語還有一大群老戲骨,可以看出來這部電視劇是經過精心製作的,很多東西都是細心摳出來的;

2.這部電視劇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海瑞都嚴嵩,嚴嵩的兒子嚴世蕃想董海瑞,以回擊裕王身邊的徐階、張居正、高拱等人;

3.小編的這個問題,嚴世蕃說自己為了嚴嵩一直遮風擋雨沒有退路,但是嚴世蕃也忘了,嘉靖皇帝也只有裕王一個兒子,不管到了什麼時候,嘉靖帝也會保住裕王也不會保住嚴家!


千山暮雪


其實嚴嵩父子只是替嘉靖背鍋的,嘉靖在臨死前一定會處理掉嚴嵩父子以留聖名,帝王心術而已。嚴嵩父子唯一的出路是不讓預王登基,另找傀儡,可惜以嘉靖的手腕這是完全不可能的,清流也好嚴黨也好閹黨也好,他們不過是嘉靖的工具而已,而且嘉靖要的就是他們水火不容。誰幹事誰背鍋門清。。


2水哥


嚴世藩驕狂強勢,嚴嵩深知其子德行,雖說嚴世潘也是閣老,但嚴嵩一倒,嚴子必倒,而且嚴子作惡比老子多,其狂態早被滿朝憤恨,如其一倒將死得更慘,嚴嵩此言是為了提醒兒子,裕王可以接帝位,而你能接我的位嗎?


手機用戶張12345678


凡事不要做絕吧,呵呵,畢竟是一種提醒,或者是警告。

權臣能把持朝政,說明和皇帝相處很好,嚴嵩的兒子與他比起來簡直就是敗家子,要是嚴嵩和當今皇帝不在了,嚴嵩的兒子就得父債子還,甚至得把過去的一切都吐出來。

奈何,坑爹啊,最終連嚴嵩都沒躲過去這個必死環節。

天下是皇帝的,即便權傾朝野的權臣也深知這一點,HOLD不住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隨口胡謅,請多指教。


鴻哥iouyh福小鋪


反正己無路可退只能硬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