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真,有必要帶孩子赴港打疫苗嗎?看完這份兩地疫苗對比自有答案

紅豆媽有話說:

昨天赴港接種疫苗的文章發出來後,紅豆媽的微信簡直是炸開了鍋啊,好多人都跑來問我瞭解更多的細節。很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同樣身為媽媽,紅豆媽的初心是希望能與各位爸媽實現互幫互助。

言歸正傳,在與很多位家長溝通過後發現,大家除了關心赴港打疫苗的方法、流程、費用,到底有沒有必要帶孩子到香港打疫苗更是眾多寶媽非常糾結和關心的焦點。老實說,這個也是紅豆媽最關注的地方,赴港接種要付出相當高的時間精力和經濟成本,有沒有必要自然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父母作出實際行動的判斷依據。

據紅豆媽做了一番收集、分析對比後發現,大家一窩蜂湧去香港打疫苗除了出於安全性的考慮,還在於香港大部分疫苗的品質確實要優勝於國內,有些是保障範圍更廣泛,有些則是接種時間更為彈性。

如果不是國內疫苗事件的曝光,估計我還是那個糊里糊塗到點就帶孩子去打針的“假媽媽”。作為昨天推文的補充,紅豆媽特意再整理了這篇兩地疫苗全對比供參考,各位家長可根據自家孩子情況自行判斷到底有沒有必要帶孩子赴港打疫苗。

錯過了往期推文的朋友可移步香港打疫苗,看這一篇就夠了!瞭解更多關於赴港打疫苗的流程、方法、費用等事宜。

港真,有必要帶孩子赴港打疫苗嗎?看完這份兩地疫苗對比自有答案

一、流感疫苗

內地

三價滅活疫苗 2種甲型流感病毒抗原1種乙型流感病毒抗原

香港

四價滅活疫苗2種甲型流感病毒抗原2種乙型流感病毒抗原

流感和普通感冒其實是不同的疾病!相比普通感冒,流感病人的臨床症狀如發燒、頭痛、咽喉痛、肌肉痠痛往往更嚴重,而且出現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併發症的風險也更高。

我們常聽說的“禽流感”、“甲型H1N1”,就是甲型流感的亞型。

目前國內的流感疫苗只有三價滅活疫苗(包含2種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和1種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香港有四價的滅活流感疫苗。

四價流感疫苗除了含有三價疫苗的病毒抗原以外,還多了另一種乙型流感病毒抗原,世衛組織說預計四價流感疫苗將對乙型流感感染提供更廣泛的保護。

二、13價肺炎球菌疫苗

內地

寶寶4月齡或6月齡前必打第一針,超過月齡便不給打

香港

6周齡以上人士均可接種,嬰兒接種針數與其第一針接種時間有關

據統計,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導致全世界0-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加上身邊有不少好友的孩子也曾中招,紅豆媽不得不多留個心眼。奈何紅豆妹快2歲了,已經錯過了內地接種肺炎疫苗的時間,想接種只能考慮到香港接種了。

雖然13價肺炎球菌疫苗在國內也有,但是由於國內版說明書的限制,如果不在4月齡或6月齡前打第一針的話(各地規定不同),一般就不給打了。而根據香港版的說明書,13價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按照下面的程序進行接種:

1. 6周齡~6月齡:共4針,常規免疫程序為:2月齡、4月齡、6月齡、12~15月齡各1針。第1針最早可在6周齡時打,前3針之間間隔至少1個月。第4針建議在12月齡後打,和第3針間隔至少2個月。

2. 7~11月齡:共3針。第2針和第1針間隔至少1個月,第3針在12月齡後打(和第2針間隔至少2個月)。

3. 12~23月齡:共2針,第2針和第1針間隔至少2個月。

4. 24月齡~17歲:只需1針。

這時有些媽媽可能會有疑問,內地的疫苗本(這裡特指廣東,各地因應政策有所不同),一般會建議小孩在2歲時可以選擇自費接種23價肺炎,那如果錯過了時間,我給孩子在內地打23價肺炎疫苗不就好了嗎?

為此紅豆媽也查閱了資料,內地肺炎疫苗分為7價、13價、23價。

7價和13價疫苗是多糖蛋白結合疫苗,多糖蛋白結合疫苗能有效刺激嬰幼兒產生抗體,適用於2歲以下,滿2月齡即可接種。13價疫苗是7價疫苗的升級版,我國7價疫苗許可證已於2015年到期,目前幾乎買不到了。

與7價及13價疫苗不同,23價疫苗是多糖疫苗,刺激嬰幼兒產生抗體的能力差,且2歲以下兒童的免疫功能還未發育完善,一般適合2歲以上體弱兒童接種。

對於打過23價肺炎球菌疫苗的孩子,香港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隔1年後再打13價疫苗。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建議是,對於健康正常的孩子,即便已經過了2歲,錯過了推薦接種13價肺炎疫苗的年齡,在5歲前最好還是接種一針13價。

三、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

內地

五聯疫苗(百白破-脊灰-Hib)

香港

五合一疫苗:

百白破(3)+脊髓灰質炎(1)+乙型流感嗜血桿菌(1)

六合一疫苗:

百白破(3)+脊髓灰質炎(1)+乙型流感嗜血桿菌(1)+乙肝(1)

目前內地主流的是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分開著打,其中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屬於自費接種。

也可以選擇自費接種五合一疫苗(五聯疫苗),但是貨源緊張,如果想孩子少打針又得到良好保護的話,可以到香港打“五合一疫苗”(等於國內的五聯疫苗),或使用“六合一疫苗”(六合一疫苗比五聯多了一個乙肝疫苗成分)。

香港的聯合疫苗比傳統分開式注射疫苗副作用更少,針數比內地少7針,大大減少孩子所受痛苦。

四、輪狀病毒疫苗

內地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羅特威輪狀病毒疫苗 口服

香港

兩種輪狀病毒疫苗,Rotarix和Rotateq 口服

內地的輪狀病毒疫苗目前只有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的羅特威輪狀病毒疫苗,但因為沒有在國際上使用,所以在世衛組織沒有推薦使用。

香港有獲世衛組織推薦的兩種輪狀病毒疫苗:Rotarix和RotaTeq。這三種輪狀病毒疫苗都是口服的,不是注射的。

Rotarix要口服2劑,第一劑在≥6周齡服用,間隔至少4周後服用第二劑。第一劑要在16周齡前服用,第二劑要在24周齡前服用。

RotaTeq要口服3劑,常規在2、4、6月齡服用。第一劑要在6~12周齡服用,隨後的劑次間隔4~10周,第三劑最遲要在32周齡服用。

五、麻腮風、水痘或四痘疫苗

內地

麻腮風及水痘均只給打一針,但事實上補打第二針效果更好,沒有四痘疫苗

香港

可補打第二針疫苗,還可選擇接種四痘疫苗

目前國內多數地方都只給打1針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麻腮風疫苗),但腮腺炎疫苗打兩針效果更好,世衛組織鼓勵在出生後第二年到小學之間再打1針麻腮風(第二針也可以早點打,和第一針間隔至少1個月)。

國內很多地方因為說明書的限制規定水痘疫苗只能打1針,但水痘疫苗也是打兩針效果更好。不滿13歲的兒童兩針水痘疫苗間隔至少3個月,13歲及以上的人兩針間隔至少28天。

如果你所在的地方不給打第二針麻腮風/腮腺炎或水痘疫苗的話,可以到香港使用麻腮風疫苗或水痘疫苗或四痘疫苗來把腮腺炎成分和水痘成分補夠2劑。

四痘疫苗(英文簡稱“MMRV”)包括麻腮風和水痘疫苗成分。適用於1~12歲兒童,常規是打2針,12~15月齡打第一針,4~6歲打第二針。必要的話,第二針也可以在4歲前或6歲後打,只要和第一針間隔至少3個月。

提醒:在同一天打分開的第一劑麻腮風疫苗和第一劑水痘疫苗的話,發生熱性驚厥的幾率是1/2500;如果第一針使用四痘疫苗的話,發生熱性驚厥的風險會高一些,為1/1250。如果擔心熱性驚厥的話,可以第一針分開打麻腮風和水痘疫苗,第二針再用四痘疫苗。

六、流腦疫苗(腦膜炎球菌疫苗)

內地

只有二價的“A+C群結合疫苗”

香港

提供四價的“A+C+Y+W315四個血清群結合疫苗”,香港有兩種流腦疫苗供選擇

流腦疫苗分“多糖”疫苗和“多糖結合”(簡稱“結合”)疫苗兩種,其中結合疫苗的效果更好。

如果已經在內地打過二價流腦疫苗,需要先問一下香港診所能否打、怎樣打四價疫苗,因為目前還沒有內地二價疫苗和香港四價疫苗如何銜接的權威指南。

七、HPV疫苗(俗稱“宮頸癌疫苗”)

內地

二價、四價、九價三種HPV疫苗

香港

二價、四價、九價三種HPV疫苗

HPV疫苗其實不用怎麼介紹了,相信寶媽們都看過很多相關報道,而且目前海南已經可以打到九價疫苗,廣東最快於年底也能接種到九價疫苗了,喜大普奔的消息啊~

香港的HPV疫苗與內地的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注射年齡和性別上。

內地三種疫苗批准的年齡範圍不一致:二價9~45歲,四價20~45歲,九價16~26歲。三種疫苗在我國內地都只批准了女性接種。

香港三種疫苗批准的年齡範圍均是9歲以上均可接種。其中四價和九價疫苗男性也可以接種。

HPV疫苗實際上也適合寶媽接種,因此紅豆媽也專門諮詢過很多提供九價疫苗接種的香港醫療機構,但都表示暫時缺貨,到貨時間未知。

最後再提醒一下,各位帶孩子前往香港接種疫苗的父母,一定要仔細核對清楚所有的接種記錄和接種計劃,因為香港並沒有接入內地的疫苗登記系統的,在去之前要先跟接種機構確認是否可以接種(比如不同疫苗之間的間隔時間、同一疫苗不同劑次的間隔時間)。

寫下這樣的一篇文章,紅豆媽不是想鼓勵或者勸說大家都去香港打疫苗,只是想幫助大家整理國內疫苗與香港疫苗的區別,讓各位家長可以更加理性地考慮赴港打疫苗的選擇。實際上國內的疫苗安全性還是很高的,而且相信經過這次疫苗事件的大發酵,未來相關監管也會更加完善。當然,紅豆媽不是專業醫護人員,如發現文章有信息錯誤,也歡迎指正。

希望每一個孩子的家長,都不必搶購洋品牌、飛越大半個中國去打疫苗,願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健康的慢慢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