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文|馬二

近日,優酷對網絡電影分賬規則的再次升級,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作為收益與平臺聯繫最緊密的一種影視產品,每一次平臺的動作,都對網絡電影未來的發行動向影響頗大。

就拿優酷來說,在經歷了去年以“有效VV”和“播後定級”為重點的分賬規則改革後,吸引了超過300部的網絡電影合作,其中不乏如《大蛇》《齊天大聖·萬妖之城》這樣的票房利器。

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在票房趨熱、網絡電影即將“出圈”的大環境下,優酷改革傳統的指標基數,推出新的算法規則,必然有在內容引導上的深思熟慮。

在新的規則生效(2019年1月1日)之前,影視Mirror通過多方瞭解與系統擬算,對這一分賬模式的升級進行了深入解讀,並嘗試回答以下幾個問題:新規則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與其他平臺分賬模式的區分在何?在最新分賬規則下,一部作品發行到不同平臺,收益會否有本質差異?

定級從映後到播前

口碑作品可能收益翻倍

與去年的分賬規則相比,今年最明顯的變化,是播前定級規則的出臺。在此之前,優酷對網絡電影一直採用播後定級的分賬模式,即按照“有效VV(播放次數)”來確定等級,從而決定作品單價。

而播前定級的形式,將不再統計“有效VV”,取而代之的是大數據勘定和人工評估。

這種變化,不僅讓過去所謂的“黃金六分鐘”毫無意義,也意味著網絡電影“唯流量論”在優酷的徹底失效。

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去年優酷分賬模式詳細

眾所周知,網絡電影的分賬收益一般取決於兩部分——會員有效觀看總時長和定級單價,這兩者也正是優酷此次網絡電影改革的重點。

根據優酷公佈的最新分賬公式,片方分賬收益=內容定級單價×(有效會員觀看總時長/許可作品正片總時長)+付費期3個月內累計會員拉新獎勵(如有)

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這個公式,關鍵詞有三個:“定級單價”“有效時長”“累計拉新”

先說定級單價。優酷的內容定級分為兩部分,一是依託大數據,對IP、流量、主創、演員、人群覆蓋率等方面做出預判;二是引入人工評估,在內容、題材以及價值觀上進行評定。依據這兩方面的評判,作品會在上線之前,被定級為S-A-B-C四個級別,分別對應不同的單價。

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再說有效時長。有效時長的定義是作品在“付費週期內會員用戶累計觀看影片的時長”,優酷的付費分賬期為三個月,也就是說作品上線三個月後,產生再多的觀看時長也不能算作有效

至於累計拉新,則是優酷去年拉新規則的簡單調整。將之前“每個自然月付費在線的網絡電影”改為“每自然月統計本月已付費完結獨家項目”,新增了“付費完結”和“獨家項目”兩點。這也標誌著優酷的拉新獎勵,從過去計算的每月拉新變成新版的累計拉新。

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此外,優酷還首次明確了各級網絡電影對應的站內推廣資源。播前定級為S/A/B級別的網絡電影,將得到相應的基礎推廣資源。影片上線後,優酷還會依據其在播放量、口碑、價值觀等方面的表現,依託站內推薦算法適時增加曝光。

說了這麼多變化,這次分賬模式改革究竟對怎樣的網絡電影最有益呢?

我們不妨以流著“北電”血統的學院派作品《一紙婚約》為例,計算它在規則改編前後收益會發生的變化。

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從優酷9月份發佈的網絡院線當月分賬榜可知,上線92天《一紙婚約》取得240萬的分賬票房。

按照舊的分賬模式來算,播放量1038萬的《一紙婚約》,其有效VV評級大致在E/F檔,定級單價為2/1元,計算出其有效時長為120W~240W之間。

倘若代入新的計算公式,集結了關曉彤、楊紫、張一山的《一紙婚約》,其人工評估將在A/S檔之間定級,即內容單價4/6元,加之正片長度1.5時,收益公式為4/6×(120W/240W÷1.5),可得出片方收益在320W~960W之間浮動。

由此可見,新版規則傾向於製作專業、品相優良的口碑向作品。而它的施行大抵是一個三贏的結果。

對於平臺方來說,可以有效杜絕刷量的可能促進更多類型多元化、題材創新化的精品內容出現

對於製作方來說,過去所謂“叫好不叫座”的作品,能在人工評估中取得不錯的定級,

獲得與質量對等的經濟收益

順延下來,類型多、品質好的作品一旦成了主流,觀眾被前六分鐘“騙”來觀影的現象便會逐漸減少,觀影體驗將得到大幅改善

貨比三家

其他平臺網大如何分賬?

說完了優酷,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平臺對網絡電影的分賬規則。

愛奇藝的網絡電影合作分成模式,分為內容分成、營銷分成、廣告分成三類,其中佔據大頭的自然是內容分成

內容分成由影片有效付費點播量和內容分成單價決定,前者依據主要依據6個月裡的有效付費點播量(每付費用戶播放單一付費授權作品長超過6 分鐘,計為一次有效付費點播),後者則根據內容評估定級為準,將作品分為A~E五檔。

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營銷分成則是針對愛奇藝獨播的A、B類影片的營銷推廣分成。在內容定級中定檔A/B檔作品,可與平臺申請營銷合作,獲得相應的營銷收益。

廣告分成是影片付費期結束轉成免費播放後,製作方可以通過廣告分成的合作模式繼續在愛奇藝獲取收益。

所以愛奇藝的片方分賬收益公式為,

片方分賬收益=有效付費點播量×內容分成單價+廣告分成+營銷分成(如有)

和改版前的優酷相同,愛奇藝也是以有效VV來計數統計;不過它的分賬模式更加簡單,除了A/B檔資源特有的營銷分成之外;內容單價播前由人工評估來決定,有效VV的數量越多,片方所獲得的收益便越大

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今年10月1日,騰訊視頻也啟用最新的網絡電影分賬模式。新的分賬規則下,原有的“有效付費點播量”被“標準付費播放量”(付費用戶的每一次點擊都記為一次標準付費播放)取代,並增加了會員拉新激勵收益。

鑑於合作模式上,騰訊視頻推出成片合作類和項目合作類兩類分賬模式,在這裡,我們只談前者。

成片合作類影片的分賬公式非常簡單,即(標準付費播放總收益+會員拉新激勵收益)×分成比例,其中標準付費播放總收益=標準付費播放量×定級單價×(1-相關成本)。

優酷網絡電影分賬新規解讀:讓收益生死與“絕對流量”脫鉤

彙總來說,成片合作類影片分賬總收益=【標準付費播放量×定級單價×(1-相關成本)+會員拉新激勵收益】×分成比例。

在騰訊視頻給出的相關資料中可以瞭解,對於成片合作類影片,合作方的分成比例最高可達100%,平臺不再設置分賬比例,最終受益只與影片的播出效果有關。

不過,在騰訊視頻新版規則中,也有幾點不明確的地方。一是S~C級別的作品具體內容單價不詳,二是相關成本具體是什麼,又是如何計算的,仍然未曾曝光。

新規擬算

收益“生死”和會員基數“脫鉤”

說完各家的分賬規則, 我們不妨以規則較為清晰的兩個平臺——優酷和愛奇藝——為例,擬算一下,同樣一部時90分鐘的頭部作品,在優酷、愛奇藝獲得的分賬收益分別是多少呢?(純分賬收益,不算拉新獎勵與營銷分成)

由於每個平臺的計算基數不同,影視Mirror選取了今年上線比較火爆的十餘部影片,總結得出以下換算規律:愛奇藝的播放總量和有效付費點播量之比約為8.5:1,優酷播放總量和有效觀看時長數比為9:1

另外,由於平臺特性和起步時間不同,相同的作品登陸不同的平臺,相對應產生的播放量也不同,所以在計算的過程中,我們參考兩家頭部作品的流量比進行了換算

對於優酷而言,一部頭部作品播放總量約5500~7000萬,其內容定級為S檔,內容單價6元,則其片方收益為:

6×(611~778萬÷1.5)≈2444~3112萬

對於愛奇藝,一部頭部作品的播放總量在8500萬~1億,愛奇藝定級A檔,內容單價為2.5元,其片方收益為:

2.5×1000~1176萬≈2500~2940萬

可見,綜合考量競爭環境,在新分賬模式下,只要是符合網大創作規律的優質內容,在愛奇藝和優酷兩家平臺所獲收益相差並不大。

也就是說,只要定級合理,平臺之間用戶基數的差異,並不影響作品的分賬規模

當然,這只是個理想化的假設。

因為,每個平臺的用戶都有著不同的內容消費傾向,僅從題材上來說就存在很大區分:愛奇藝的用戶可能更喜歡懸疑、奇幻、動作,而優酷的受眾則偏愛冒險、動作、愛情,至於騰訊視頻的觀眾,則更傾向於劇情、喜劇、古裝。網絡電影的發行,自然要將這種用戶集群效應考慮在內。

不過,從這次優酷的分賬規則調整中,我們還是能讀出平臺的主流引導趨勢:為了在網絡電影“出圈”前夜積攢留得下、傳得開的樣板作品,去眼球化、流量化已經成為所有平臺的共識。

網絡電影也是電影,只有向著這一目標的創作,才能在新環境下長久立住。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編 | 鐵皮小鼓

校對 | 黃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