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輪談判 安徽13種抗癌藥價格平均降幅達39.52%

歷經兩輪談判 安徽13種抗癌藥價格平均降幅達39.52%

據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網消息,9月底,國家醫保局發文,將17種國家談判抗癌藥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在確保國家談判17種抗癌藥政策落地的同時,為進一步惠及我省患者,省醫療保障局近期又針對我省使用量大的抗癌藥實施帶量採購。歷經兩輪談判,最終於12月24日成功完成了13種使用量大的抗癌藥談判議價。通過談判議價,13種藥品價格在企業自主降價13.09%的基礎上又平均下降26.43%,平均降幅達39.52%。其中,降幅最大的藥品為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吉非替尼片(薄膜衣片,0.25g,10片/盒),全國其他省份最低中標價為1584元/盒,省內大型醫院實際採購最低價為1328元/盒,我省此次談判議價結果為498元/盒,比全國其他省份最低中標價低68.56%,降幅非常明顯。比如,一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按照腫瘤診療規範,服用吉非替尼片需花費17000餘元,實施帶量採購後,可以減少患者藥品費用支出約12000元,患者受益明顯。


歷經兩輪談判 安徽13種抗癌藥價格平均降幅達39.52%


藥品價格備受社會及患者關注,省委、省政府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將省級抗癌藥帶量採購工作列入《2018年綜合醫改重點工作及任務清單》。為充分做好此次抗癌藥帶量採購談判議價工作,新組建的省醫療保障局多次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廣泛採集全國各省中標最低價,摸清談判“底線”價。談判議價前,再次召開“政策吹風會”,把抗癌藥降價意義講深講透,進一步明確量價掛鉤、以量換價的政策,爭取藥品企業主動降價。同時,為確保談判議價工作的合法合規,省醫療保障局先後召開多場藥學和臨床醫學專家論證會,組織15名專家分組談判,全程錄像,並有現場監督員全程監督,議價談判藥品及企業談判順序全部現場抽籤確定,確保談判議價程序公開、公平、公正。

下一步,省醫療保障局將聯合相關部門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醫保”要求及省委、省政府部署,不斷優化帶量採購機制,制定鼓勵抗癌藥降價落地政策,降低藥品虛高價格,將X量不斷放大,減輕參保患者負擔,減少醫保基金支付壓力,更好地發揮基金保障效用。


主編:杜喆

監製:張凌際 姜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